扬州小吃话饺面

时间:2022-05-15 07:36:55

在中国,除米饭外,面条应该是人们最常食用的一种主食了。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各具特色的面条成为当地的著名小吃。如:北京炸酱面、上海炒面、山西刀削面、重庆担担面、武汉热干面、陕西臊子面、兰州牛肉拉面、镇江锅盖面等,品种繁多,不胜枚举。

扬州是四大菜系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扬州人会吃、好吃、讲究吃,由来已久,在面条上也能作出花样,吃出特色来。常见的有:汤面、炒面、干拌面、凉拌面四类,每一类又有若干个具体的品种,每个品种也都精致味美。如:阳春面、饺面、雪菜肉丝面、腰花面、蟹粉煨面、虾仁煨面、鸡丝煨面、野鸭煨面、三鲜煨面、刀鱼羹卤子面、双冬炒面、芹菜香干炒面等。可谓要繁则繁,要简则简,或繁或简,随心所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扬州饮食文化的丰厚底蕴。作为土生土长的扬州人,也想谈谈扬州面条中最常见的特色品种——饺面。

饺面是扬州城里最贴民百姓的一种小吃。扬州人平常就有所谓“吃早茶”和“吃下午”的习惯,而此时很多人又都喜欢来上一碗饺面。所以在扬城,卖饺面的小吃店随处可见。除闻云南昭通有“酸辣饺面”外,其他地方似乎并不多见。饺面花钱不多,能让食客同时在一个碗里吃到两种食品,既有荤又有素,故民间流传:“饺面饺面,有饺有面,荤素皆有,一碗二口。”可谓两全其美。

饺面是扬州老字号“共和春”与“蒋家桥”的传统特色品种,长期以来深受扬州人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原教场内的“九如分座”也擅作此吃。何谓“饺面”,从字面上看,就是饺子加面条,其实不然,装饺面的碗中并没有饺子。扬州饺面中的“饺”并非北方人所说的“饺子”,而是指“馄饨”。因为,在淮安、扬州一带,时常有人把馄饨叫做“淮饺”,所以,将淮饺与面条合在一起煮而食之,就简称“饺面”了。至于饺面的来历,目前说法有二:一说是以前,扬州开面馆的并不卖饺面,馄饨和面条是分开卖的。后来,有一个在扬州卖生姜的山东人,经常在教场面馆里吃面条,而且每次都会再买一碗馄饨,朝门口一蹲,一手捧碗,一手执筷,吃得津津有味,因分开食用感觉不便,就干脆把面条和馄饨并到一个碗里来吃。时间久了,面馆老板为了方便顾客,也为了增加品种,索性把面条和馄饨合在一起煮,装在一起卖,自此饺面才正式进入扬州百姓的生活。又一说是清朝末年,有淮阴人在扬州卖油炸饺子。他们制作肉馅很特别,先用竹板子把肉拍烂,然后剔除瘦肉上的筋膜,再用刀剁细。用此法处理过的肉馅,非常细嫩。扬州开面馆的就跟他们学做这玩意儿。不过扬州人喜欢汤汤水水,不喜欢干巴塞噎的。开面馆的为了迎合本地人的口味,变油里炸为水中下,再配以少量的面条,就有了饺面。两种说法究竟哪一个准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饺面已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小吃流传至今。

扬州饺面所以好吃,关键是做法颇为讲究。

一是精心制面。面条要用上好的面粉和面,和面时必加少量碱水,由人工跳压、擀制、刀切而成,扬州人称之为“水面”。“水面”中为何要加少量碱水?据说是为了“有劲”和“增香”。馄饨皮制面犹如面条,但面团调好后必经饧制,然后再用面杖擀压成圆形,先后擀压4~5次。每擀压1次摊平后要撒小粉(干淀粉),防止起黏。擀好的馄饨皮,用刀切成小正方片,皮薄而有韧性,有孔隙,能渗透调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大多采用机器压制,效果似乎也不错。

二是精心制馅。馄饨的馅料,必选新鲜的猪后座肉,去皮去骨,快刀剁细,辅以虾籽(也有添加开洋末和鲜冬笋末的)、姜米、葱花,酱油、精盐、黄酒等调料和匀,再徐徐添加适量清水搅拌至肉泥发黏上劲,放麻油调匀即成。

三是讲究调味提鲜。饺面煮制必提鲜,提鲜必以伏天晒干的高邮、邵伯两湖出产的湖虾籽为佐料,虾子熬汤,旺火开汤,先下馄饨,后下面,馄饨不破不裂,面条不烂不黏;出锅时,碗里放扬州三和四美的酱油(或虾籽酱油,或黄豆酱油),再用胡椒粉、青蒜花、香菜、精炼熟猪油等几种调料调味,开汤一冲,先叉面条,后盛馄饨。馄饨形似雀头,边似荷叶,底若金钱,个个头向上,又状若朵朵荷花。透过很薄的皮儿,可以隐约看见裹在里面的肉馅。食用时,馄饨馅嫩味鲜,面条劲道爽滑,面汤鲜醇味香。饺面吃完后,碗底内还留有少许虾籽,可谓货真价实。真是应了扬州的一句顺口溜:“虾籽鲜味汤,胡椒青蒜香,馄饨馅心嫩,面条入口爽。”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扬州传统饺面店的服务也很有特色,比如端上桌的饺面多是以“海碗宽汤”为主,夏季可用来解渴,冬季可用来保暖。食量小的老人和孩子要“扣面”(每碗一般是10个馄饨、100 g水面),有特殊要求的顾客还可以享受免青(冬天不放青蒜)、免辣(不放胡椒粉)、重辣(多放胡椒粉或辣椒粉)、宽汤、半汤、双咸(多放酱油)、脆面、保一勺(多油,干拌时另放一碗汤)等种种不同的待遇。

扬州炒饭很有名,扬州煨面也很有名,期待扬州饺面也能名扬四方,流传各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道美食。

上一篇:酒战趣事 第2期 下一篇:略说熘菜用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