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

时间:2022-05-15 12:11:20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

【摘 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用更加开阔的主体间性视野认识研究思想政治灌输教育存在的缺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平等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关键词】 主体间性;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方法创新

长久以来,思想政治灌输教育被人看作是教条式的强迫性说教,灌输内容和灌输效果很难达到传递与实现,灌输方法与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主体间性”理论在近些年来从哲学、文学等领域逐渐进入教育领域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与前沿话题,为灌输教育提供了更科学与更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以“主体间性”作为介入点,研究灌输教育,是理论创新的新途径,也是灌输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的新视野

1、主体间性的涵义与背景

“主体间性”一词是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作品《笛卡尔的沉思》 中首次提出,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这些自我拥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世界既是我的也是你的,他的,自我与他我通过拥有共同的世界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单一的主体性也因此过渡到主体间性。他还认为主体性原则具有自私、个体主义之义,而主体间性原则包含互相帮助、集体主义之义。“主体间性”这个新的概念由国外传到国内,国内哲学家普遍认为,“主体间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中体现出的相关性。”[1]主体性是主体间性的基础,主体间性将自我与他我联系起来,是对主体性的发展和超越。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

二十世纪末,主体间性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间性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关系:第一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一样,是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从客体转变成为主体。从而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及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二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这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共同客体(教育内容)为中介的一种关系,体现为“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即:“任何单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即‘主体—客体’关系,都不过是‘主体—客体—主体’结构的一个片断和环节;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就载负着、实现着‘主体—主体’交往关系,并受其牵引和制约。”[2]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来自于交往、实践。“交往指以语言、符号为中介,通过对话进行知识和感情的交流,以达成共识的行为。交往蕴涵主体间性的民主、平等精神,对于交往的参与者来说,只要一进入交往过程,交往双方就进入了互为主体的状态。”[3]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动的、双向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实践活动。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也是一种互动的、相互影响的交往方式。

二、传统灌输教育的主体间性缺失

“灌输教育法是指由外界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播或由受教育者自身系统地学习某种思想理论体系的方法。”[4]在“主体间性”这个视域中审视灌输教育,有些学者认为“灌输的弊端在于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漠视了发展中的个体作为潜在的或现在的到的活动的主题所应有的人格尊严”。[5]我们发现传统灌输教育确实具有许多弊端。

1、传统灌输教育手段陈旧,形式僵硬

在传统灌输教育中,老师上课基本是照本宣科,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不自觉的就会提高自己主体性地位,对学生采取打靶式的单向教育——“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压你服”,学生自然而然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平等,二者之间不应该是对立关系。教育者的权威性使他抢先具有话语权,形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制约和控制的关系。传统灌输教育对受教育者单向射击的直接后果是人被绝对主体化和客体化,能动性和受动性一分为二 。“它使人的价值异化,把知识看作实体性的财产,不与自身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发生联系”[6]

2、传统灌输教育脱节现实,缺乏实践

传统教育的灌输长期形成了呆板、僵化的教育模式,容易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枯燥乏味的教条主义,压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形成“两张皮”现象。教师单纯的授课,很难具备说服力。学生对于灌输的内容由于被动接受,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灌输内容的理解具有片面性,甚至是误解。传统灌输教育长久以来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利益需求,更多的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脱离了现实,更多地强调泛政治化。

3、传统灌输教育内容乏味,缺乏互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在进行枯燥的说教,致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假、大、虚、空”的厌恶之感,不再相信和接受灌输内容。第一种,灌输教育的过程是主客体的互动过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能动参与,灌输教育只是单方面的。第二种是传统灌输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与交互性,因而是片面的、静态的,在这种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离互相尊重、彼此影响的理想状态还有一段距离。

三、主体间性视域中的灌输教育的实现路径

“主体间性”在传统灌输教育活动中出现严重的欠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低下。这种现状强烈要求灌输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达成平等交流和相互沟通。

1、注重平等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教育者受制于教育者,教育者具有话语权和权威地位,受教育者处于被动、低级地位,主客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地位。主体间性的核心理论在于平等、交往、沟通的实现,体现着主体间人格的平等和互相尊重。因此,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灌输教育,坚持以主体间的“平等互利”为原则,以语言、内容为中介,进行多层次和角度的人际来往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主体间的认同和相互的理解。但二者的平等地位不代表教育者需要对受教育者一味的妥协让步,思想政治的教育者通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正确方向,对受教育者实施引导作用,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内容中,体现出能动性。

2、注重互动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灌输教育的主阵地,“灌输”教育现如今还处于主要地位,但授课效果往往并不显著。因此将灌输教育转变为对话式教育显得刻不容缓。灌输的方法忽视了实践性,达不到“知”与“行”相统一,主体间性的平等对话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再是客体的“我—他”,而是主体的“我—你”的平等关系。“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7]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沟通与对话。通过对话,老师在沟通与理解中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与老师进行默契配合,二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

3、注重实践性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灌输教育必须具有实践性,灌输的内容不能仅仅限于教条的说教,脱离现实实际,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将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上课内容不再枯燥乏味。将灌输的内容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使其在实践中进行认知,而不是强迫性的进行灌输。另一方面,灌输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理要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化枯燥为生动,切实可行地解决学生所面对的问题。使受教育者不仅满足了自我需求,而且增强了政治工作的信任感。

【参考文献】

[1] 李杰.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道德教育范式[J].黑龙江:教育探索,2006.10.

[2]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人民出版社:2003.57.

[3] 曹大生,宋新宇.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模式[J].北京:教育与职业,2011.7.

[4] 樊华清,唐波微.对技工院校学生德育方法的探讨[J].湖南:湖南农机,2009.3.

[5]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3.

[6] 毕红梅,张耀灿.关注交往: 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换[J].湖南: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7] 庞光学.完整性教育的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98.

【作者简介】

朱文婕(1988-)女,2011级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卞 敏(1989-)女,2012级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浅析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开展 下一篇:浅谈东盟博览会商务口译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