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就业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2-05-14 04:09:24

关于农民就业的理性思考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然而在我国就业问题受到关注时,作为就业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就业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提到就业就是城市居民就业,很少涉及农民就业问题。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具有迫切性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民就业;隐性失业;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32-01

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并且首次明确地把增加就业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这是我国针对目前十分突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矛盾做出的正确决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 农民就业的定义及其内涵

农民就业是指社会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使劳动者能有效地和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效能。如果说农村劳动者没有工作岗位或者和其它生产要素不能有效地结合,难以发挥劳动者应有的作用,就为农民失业或就业不足。

农民就业的最基本目标,就是满足农民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达到温饱,增加收入,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农民无论就业在农村还是城市,就业在第一产业还是在第二、三产业,如果说农民获得了预期收入,那么就达到了农民就业的目标。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是农民就业选择于城市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用工制度、法律保障的约束,农民在城市就业的目标往往不能很好地实现。

农民就业究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笔者提出双最原则,是指就业最大化和就业最优化有效组合。农民就业的最大化原则,以提高就业数量为目标,结果造成了农业、农村典型的“隐蔽性失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极低,为零甚至为负。农民就业最优化则是以提高个体农民收入为目标,避免闲置农民和隐性失业农民分享即定利益。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富余劳动力超量过剩,如果单纯考虑就业最优化,必将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繁荣。笔者认为,农民就业应该同时遵循就业最大化和就业最优化,将二者统一考虑,即以提高个体农民收入为基本,充分创造其他就业机会,使闲置农民或隐性失业农民有业可就,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

二、农民就业的特征

(一)空间有限性

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形成和整个发育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逐渐过渡,新旧体制转换背景中溶化出来的,是半市场经济半计划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就业于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空间,不免受到半计划经济就业封锁的排挤,同时农民还受到半市场经济就业压力的严重冲击,从而使农民整体就业空间十分有限。

(二)就业低酬性

农民就业的低酬性表现有三:其一,自身就业层次低。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素质较差,就业中以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导致了农民在就业中表现出低酬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二,克扣农民应得利益。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缺乏有效性法律条例和政策规定,导致了农民在就业中的应得利益受到剥削。但是由于宏观调控的失调和制度的缺失,用工单位和个人往往不能很好履行义务,经常通过包含吃住、工作失职、上缴培训费用等方式,对劳动者进行克扣。其三,农民就业无社会保障。农民就业的低酬性,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的薪金低,对农民进行种种不合理克扣,却容易忽视其他的社会保障。农民就业不象城市居民就业可以获得公费住房、养老保险、公费医疗等社会福利措施,因此为了生存需要,这些费用都要从微薄的收入中支出,这是导致农民就业低酬性的深层和潜在原因。

(三)就业反复性

农民就业现在体现的另一个特性是钟摆式的区间反复。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在农忙时节,在农村务农种地,当农闲时节,家里的农活便交给老人、妇女和儿童,奔赴城市务工,这种就业特征表现为季节性强、区域性强。

(四)就业受斥性

由于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层次日趋降低。农民希望就业于高层次的岗位和行业及心目中的“上等”工作,已经被大学毕业生抢占无几。农民就业来自另外一个排斥和抢占的群体是下岗职工,我们一方面肯定政府制定的不利农民的歧视性就业保护政策和法规条款,另一方面也要承认下岗职工中大部分人有技术、有技能。农民在农村经历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耕作,很少有人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只会“抡膀子耍锤使蛮劲”,这种状况根本无法同下岗职工形成竞争。除了大学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就业排挤,还或多或少的受退伍转业军人的冲击。

三、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迫切性和重大意义

(一)农民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广大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化肥、农药、柴油、水、电等农用物资费用的持续上涨,而农副产品,特别是粮油价格的持续走低,致使农民种田效益低下。2004年2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1号文件”,明确将农民增收,特别是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列为首要抓的问题。然而,农民增收仅靠降低农用生产资料费用,提高粮食价格还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入世时间的推移,国外农产品必将对中国的大宗农产品产生强烈的冲击。如果要想使农民增收,更应该考虑农民的就业和充分就业,历史因素遗留下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早已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隐性失业农民在即定土地上边际生产率为零或为负,其实使这部分农民在农村其他产业或城市中就业,并不会影响其他农民的总产出,但分享利益的农民基数变小,可使农民增收。对就业于其他领域的农民而言,由于开拓了眼界,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自身的非农业收入,因此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将导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二)就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的需要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差距过大,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城乡差距过大政策性、历史性因素有很多,然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农民就业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以往提及就业只是针对城市居民,就业给予了他们养老保险、公费医疗、公费住房,直到改革开发之后,失业下岗的城市居民还可以得到底线的基本生活费。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就没有这样或那样的待遇,因为对农民没有就业的提法,就算是从事农业的基础工作,也只是被称作种田务农,不是就业。农民就业的权利被剥夺的同时,也被剥夺了很多福利待遇。由于这种重工轻农,忽略农民就业的倾斜政策,致使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因此,要想实现城乡经济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必须抓好农民就业,这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农民就业是城市发展的有效补充

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人力资本。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需要大量的建筑、运输、服务和清洁等人员,由于这些工作往往属于3D(险、脏、难)的工作,城市居民往往无暇眷顾。农民文化素质低,竞争要求较高的工作难度大,但是他们吃苦耐劳,可以从事上述辛劳的工作,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原材料供应。城市一直是一个大的消费市场,作为消费市场的供应方生产市场(农村),提供了原材料供应,然而充分发挥第一产业的基础性作用的条件则是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的稳定发展,这就有赖于农民去从事相应的工作。农民就业无论在人力提供方面还是在原料提供方面,都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证。

(四)农民就业是提高农民自身适应市场能力的需要

贫困的农村地区封闭落后,面对市场许多农民不知道该种什么、养什么,迫切需要信息指导。随着农民的就业,信息渠道拓宽了,他们也知道了这样跟着市场走,就业的劳动力,特别是外流的劳动力等于去接受了大市场的免费培训,能够准确、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农民以往祖祖辈辈固守土地、土里刨金、思路狭隘、科技文化素质极低,与致富奔小康的需求极不相称,更别说适应市场。但是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一旦就业,走出家门,经过闯荡、摔打、锻炼,本事就会不断提高。经过风雨,见多了世面后会使他们思想大解放,破除“小富即安”,“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等传统观念,学到很多致富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 兢.农民的就业权利与中国社会的发展[J].中共宁夏党校学报,2003(11).

[2] 仇建涛.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3).

[3] 高 明.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

[4]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 阮茂荣.我国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考[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3(10).

[6] 张 琦,王秀清,冯梦晓.中国农民就业新探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7] 赵淑琴.农地征用制度与实践:问题及征用补偿方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4(4).

上一篇:我国畜产品出口水平的灰色关联分析 下一篇:性格色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