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研究

时间:2022-05-14 10:06:08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2010年3月至2012年是本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对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病毒基因型和血清病毒载量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记录,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结果 通过对100例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基因型进行检测, 其中B型有36例, C型有56例, BC型有8例。C型病毒基因患者HBV-DNA为(7.01±1.16)log值, HBeAg为66.7%, 均比B型病毒基因患者高, 而C型病毒基因患者 HBeAb阳性率为33.3% , 比B型病毒基因患者低。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多为C型, 乙型肝炎病毒C型基因患者血清病毒载量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病毒B型基因患者, 临床上依据血清病毒载量, 明确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关键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

临床研究表明, 乙型肝炎病毒可分为A至H8个不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具有不同的在血清病毒载量, 对预后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 医务人员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检诊疗时, 可通过血清病毒载量, 明确病毒基因型, 为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肝病科于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基因型和血清病毒载量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0年3月至2012年本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4例, 女47例, 患者年龄在16~68岁之间, 平均32. 7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有45例, 原发性肝癌有18例, 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有3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和临床诊断后, 均确诊为乙型肝炎感染患者, 并将重叠感染患者排除, 且所有患者在检测前, 未采取任何抗病毒预防和治疗措施。

1. 2 方法

1. 2. 1 检测试剂 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血清病毒载量实验中, 所需的检测试剂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荧光试剂盒、乙肝三系试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引物及探针等。

1. 2. 2 检测方法 ①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血清病毒载量主要通过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 而乙肝三系则主要通过具有化学发光作用的为微粒子型免疫仪进行检测。②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检测。提取乙肝病毒基因与PCR检测条件设置。检测人员必须按照具体的操作要求, 将乙肝病毒基因有效的提出。PCR检测条件:使乙型肝炎病毒模板及其PCR 检测液在PCR检测扩增仪中进行有序循环, 具体如下, 在温度为94 ℃条件进行5min预变性后, 按照温度94 ℃条件预变性30s——温度50℃条件预变性30s——温度72 ℃ 条件预变性30s的顺序进行循环, 共需循环35次, 最后再将其放入温度为72℃条件下进行延伸, 时间为5min。基因芯片杂交及显色。当把PCR反应检测形成产物放置到温度为98 ℃进行5min变性后, 快速将其放置到冰浴中, 时间为5min, 然后取出2L变性物, 把适量杂交液加入变性物后混匀, 并取适量滴至基因芯片中的杂交舱内, 然后将基因芯片快速放置到温度为39 ℃的保温箱中, 时间为30min, 即可完成基因芯片杂交试验[1]。将基因芯片取出, 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清洗后, 将剩余液体清除, 然后再向芯片杂交舱添加适量的现实液体, 放置到温度为39 ℃的保温箱中, 时间为40min, 最后将芯片杂交舱清除, 同时用蒸馏水对芯片显色区域进行有效的清洗, 放置到温度为39 ℃ 条件下进行烘干, 最后利用芯片检测以及相关软件, 读取芯片检测数据。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对 PCR扩增后的产物和p GEM-T载体之间的连接;与大肠埃希菌间的转化;与菌落间的筛选等进行有效的鉴定, 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有效检查和分析, 最后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基因型芯片测试结果进行有效的对比。

2 结果

2. 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通过对100例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基因型进行检测, 其中B型有35例, C型有57例, BC型有8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结果与其基因芯片测试结果相符合。

2. 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病毒载量关系

由表1可知, C型病毒基因患者HBV-DNA为(7.01±1.16)log值, HBeAg为66.7%, 均比B型病毒基因患者高, 而C型病毒基因患者 HBeAb阳性率为33.3% , 比B型病毒基因患者低。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能够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变异进行有效的反应, 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预防和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并形成一定的区域性特点。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进行研究后, 发现大多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基因型主要以C 型及B 型较多。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基因型进行检测, 发现B型有35例, C型有57例, BC型有8例。充分说明了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结果与其基因芯片测试结果相符合[2]。

不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存在的差异性, 导致血清病毒蛋白表达受到一定的影响, 同时不同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其病毒复制情况、血清病毒载量及发病机制也将有所不同, 从而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病症表现、预后效果均有所不同。现阶段很多医学研究者认为,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容易对患者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预后效果较差。有关研究表明, 乙型肝炎病毒B基因型抗原体系中的血清更换几率较高, 发生时间较早, 病毒复制时间相对较短, 而C基因型则相反, 因此容易对患者肝脏造成严重损害[3]。本研究结果显示, C型病毒基因患者HBV脱氧核糖核酸为(7.01±1.16)log值,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率为66.7%, 均比B型病毒基因患者高, 而C型病毒基因患者HBVE抗体阳性率为33.3% , 比B型病毒基因患者低。证明了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患者存在较高的血清病毒载量, 并对病毒预后结果造成严重影响, 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总之, 大多数的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均为C型, 且乙型肝炎病毒C型基因患者血清病毒载量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病毒B型基因患者, 并对病毒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临床上依据乙型肝炎病毒血清病毒载量, 明确其基因型, 做好相关预后, 以保证病毒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成进.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职业与健康, 2011, 9(8):89-90.

[2]汪文明,简芳,杨夕,等.乙型肝炎患者3种血清标志物模式HBV DNA含量比较.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12(19):76-77.

[3]韩立兵,庞晓鹰,于立新等.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水平的相关性.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3(23):54-55.

上一篇:老年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会阴切开术与未行会阴切开术患者产后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