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加强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建设

时间:2022-05-14 07:21:34

浅谈关于加强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建设

【摘 要】 目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农民增收,抑制农民消费,阻碍着农村市场化的发展。本文从渠道关系、流通业态、流通技术与流通手段、政府政策支持五个层面浅谈关于如何加强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农村 商品流通渠道 商业模式 市场

引言

目前,一个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村流通体系正在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农村商品流通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农民增收,抑制农民消费,阻碍着农村的市场化的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已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和企业的生产方式,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及地位。将现代流通推广到农村,必定对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村流通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构建现代化农村商业模式。

1. 我国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主要有“农户+批发商”模式;“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通过与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还存在诸多弊端,农产品流通渠道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快速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农产品流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和实践界在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方面作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讨。比如构建以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从加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易条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革新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提高市场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入手,完善批发市场、构建农产品新型营销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零售业态和交易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渠道结构信息化、主体组织化及联盟化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思路。

2. 如何加强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建设

在目前条件下,要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运行的绩效的关键,应该针对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从渠道关系、流通业态、流通技术和手段、政府政策支撑体系等五个层面进行创新。

2.1渠道关系创新

迄今为止,渠道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以效率和效益为重心以权力和冲突为重心以关系和联盟为重心的演变。而以关系和联盟为重心正是渠道关系学派研究的重点。根据我国农业现实,可考虑从资源优势的角度发挥三个联盟主体(农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用,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农产品渠道联盟模式主要应涵盖生产、加工、流通三方面的内容。合作社(协会)指导下的农户生产联盟主要是以农户间共通性和互补性资源,建构产业群聚体系,整合农户间专业化技能、信息和生产设施等关键性资源,以一致性的定位,推动农产品生产技术化和规模化,推行横向渠道联盟。比如:蔬菜联盟、水果联盟、谷物联盟、西瓜联盟等。他们采取共同采购种苗、共同育苗、共同租地、共同采购种子、农药、肥料,共同采购农用机具进行农产品生产。因为农户的分散性和弱组织性,这种联盟应在合作社或者其他农业协会的指导下,遵循积极引导、操作透明和农户自愿的原则进行。

基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可考虑利用“龙头”加工企业农业生产技术和食品加工优势,通过建立“企业加工联盟体”,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这种联盟纵横模式都存在,但主要应该发展横向联盟的虚线矩形部分,使农产品物流基地的企业按照专业化的原则组织农产品物流活动,依靠整体优势和优势互补,形成一定的综合效应和规模效应,进而促进农产品物流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而且在存储、运输、装卸、加工、信息管理,中介等领域进行有机结合和集成,从而在基地内可以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农产品物流体系,以其更有助于加速农产品流通速度。

2.2流通业态创新

商务部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努力提高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中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因此,流通业态的创新成为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关键。流通业态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经营方面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业务,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发展有利于引导销售的超市化、配送集中化,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使之促进农产品物流向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最后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农产品物流体系。

2.3流通技术和物流手段的创新

业态的创新必须以流通技术和物流手段的创新作为支撑,它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技术保证。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5% ,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要想减少流通损耗,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流通绩效,应该从实现物流系统高效率入手,把传统的物流途径简化为由生产者经配送中心到达零售终端,从而推动物流技术和物流手段的创新。

2.4政府政策支撑体系创新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政府主要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政府非市场化手段盛行。因此,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变“管理者”为“服务者”,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平台和政策保障。

一要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政府要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并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加强农村信息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问题探索机制,识别真假信息;大力培训农村信息化管理人才。

二要转变对农产品流通主体支持方式。对农产品龙头企业而言,要将支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出口创汇、产业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转到发挥其对农户、特别是中小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上。财政支持要取消无偿支持的方式,改为全部通过贴息,或建立担保基金的方式进行。对农合组织,要加大对其在财税、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比如税收减免、政策优惠、专项资金支持、信贷支持等。

三要完善农产品流通立法。国家要尽快制定有关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公平交易等法律和法规。

结语

现代流通不仅促进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一切国家或地区的生产与消费都具有世界性,同时也使流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力量。而农村商品流通是我国现代流通的主要部分。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变革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渠道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流通的成本与效率,进而影响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进行流通渠道的变革和创新无疑将会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财金系)

上一篇:试论农村能源保障与能源开发利用 下一篇:对MFS(2000)与SNA(2008)中金融主体识别与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