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时间:2022-05-14 07:03:57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师要抓住物理实验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实验前教师都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例如,学生做电学实验时,为了避免学生将电表“+”“-”号接反,教师先做示范操作,将电源的正极和电表正接线柱先做上特殊标记,然后用红色导线把电源的正极与电表的正接线柱连接起来,用黑色导线将电表的负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接,教师演示后,先由一名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这样为学生实际接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总结归纳方面做得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得到表扬的学生能够再接再厉,尽善尽美,没有表扬的学生也在暗暗使劲,在下次的实验中认真观察,做得更好。每一个物理实验都如此认真对待,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的归纳能力将越来越强。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对于物理实验,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认真分析后,明确实验侧重于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例如,常用的测量仪器使用,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例如,电磁打点计时器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个实验中都会用到。在做第一个实验时,由于学生对仪器比较生疏,操作时会很缓慢,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教师要及时纠正,对取得的点滴成绩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在做第二个实验时,要求学生对仪器的安装及使用不应再有原则性错误,熟练程度及速度应比第一次好,在具体细节上可以出现一些偏差。第三次实验,就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将实验安装并调好。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如,学生做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等。这样的设计实验难度很大,考虑的方面很多,重点要围绕该实验的目的,展开实验。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物理实验和其他学科的实验一样,学生的每一次积极参入,都不同程度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能够将教材中的理论直观化、鲜明化,增强内容的可信度,增强学生对内容的识记。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些原理的生成过程,加深了对原理的理解,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当中,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高中物理“出声思考法”教学探析 下一篇:进行科学复习,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