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提升

时间:2022-05-14 01:18:11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提升

摘 要:目前,建筑业投资不断增长的同时,安全事故也不断涌现。在安全事故中,很大程度上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关。高层建筑因其显著特性是“高”,从而引发出诸多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点来。本文以高层施工中的实际工程事故为例,详细阐述高层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注意事项,可指导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措施;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尤其是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高层建筑在地基基础、上部结构、装修标准、消防疏散、使用功能以及施工组织、现场管理等方面,与多层建筑相比,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事业的生命,应该把提高高层建筑工程质量作为今后建设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规模庞大、功能繁多、系统复杂、建设标准高,所以其施工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1.1 规模庞大,工期成本高

高层建筑体量大,建筑面积达数大,所需投资往往比较多,这样建设单位的资金压力非常大,资金压力体现在工期成本高,一旦工程延期往往会急剧提高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

1.2 基础埋置深,施工难度大

由于建筑结构稳定和开发地下空间的需要,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都比较深,而深基础施工周期长、施工安全风险大。

1.3 结构高,施工技术含量高

高层建筑较其它建筑最为显著的区别是高度大。目前高层建筑高度已经达到828m。高度的不断增加和造型的奇特都会增加高层建筑结构施工难度。

1.4 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高

高层建筑是垂直向上伸展的建筑,这一特点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施工只能逐层向上进行,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施工组织的难度非常高,必须有效利用作业时间和空间,提高施工效率。

1.5 建设标准高,材料设备来源广

高层建筑多为设计标准比较高的建筑,有些属城市标志性的高层建筑尤其如此。业主和建筑师为了打造精品,往往采用比较先进科技成果,这对总承包管理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管理前潜胜要求相当高。

1.6 工期长,冬雨季施工难以避免

高层建筑体量大,施工周期也长,我国全部竣工的建筑单栋平均工期为10个月左右,规模大的高层建筑施工工期甚至超过2年。因此,施工过程中冬雨季恶劣天气不可避免。特别是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作业环境更加恶劣,风大、温度低都给结构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1.7 材料设备垂直运输量大

高层建筑体量巨大,施工人员上下的交通流量比较大,垂直运输体系的效率对提高施工速度影响极大。

1.8 功能繁多,系统复杂,施工组织要求高

现代高层建筑往往功能繁多。为了实现建筑功能,系统也就非常复杂,除了建筑结构外,还包含强电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消防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等。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这些系统的施工,对总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 提升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地勘质量,夯实地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委托勘察设计时,应该核查勘察设计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和资质等级。同时,要加强对中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协调管理,监督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勘察单位应严格遵守建设部《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承揽和开展勘察业务活动。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已通过施工图审查的,要及时联系原审查机构,并将修改后的施工图文件报原审查机构审查;已开工建设的,应及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通知施工单位立即停工,采取补救措施。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图审查要求,对勘察报告和施工图审查文件进行复查,发现有违反强制性规范和安全隐患的,应要求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整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应及时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2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三线”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2.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也不一定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的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2.4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按合同到位并认真履行职责

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按合同到位履行职责和实施工程监理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有些高层建筑施工,名义上由一级企业承包,合同规定施工管理人员是高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实际派驻的管理人员素质很低,加上甲方代表临时凑合,结果事故不断发生。

2.5 减少设计变更

高层建筑常常是城市的标志和景点,涉及面很大,其结构安全固然十分重要,但环境规划、交通布局、消防疏散、装修格调也同样重要。因此,决策者在工程设计审定前应充分酝酿,尽量减少在施工中途的设计变更。

3 高层建筑钢筋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工程体量大,框架、剪力墙节点多,且节点钢筋相互交叉错综复杂,钢筋布置很密,而这些节点是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部位,应当引起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在施工之前,必须严把钢筋的质量关,绝对按设计要求标准、规格进料,材料质量要经化验,以化验单为依据,不合格品一律不准使用。要加强自检、互检、抽检工作,对绑扎完毕的钢筋,一定要与设计图纸相核对,不得有任何误差。高层建筑钢筋的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相邻钢筋接头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同时重点检查直螺纹接头的形式检验报告,每验收批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级别的性能要求。重点检查剪力墙洞口的加筋和连梁的配筋及钢筋的锚固长度,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框架柱核心区箍筋的加密位置,顶层框架柱、梁的边角,节点钢筋的锚固,当建筑工程有转换层等重要部位构件时,钢筋绑扎成型后应会同设计、监理单位共同进行验收。

4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关社会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作为建设参与者,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责任的精神,切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为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姚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2]邓淑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钱国文.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2005.

上一篇:浅谈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控制措施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