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13 05:03:52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69-02

《现代汉语词典》对“口语交际”的定义是:“口语交际主要是在特定的语境里,运用标准口语并辅以态势,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感情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显然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既受主观意识支配又受客观条件控制的动态过程。因此,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表述为:交际双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言资源来口头表达言语意义即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

一、培养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人际交往的扩大,它已经成为现代人一项重要的生存能力。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生活在当今时代,在个人的成功中,技术和能力的因素只占15%,而交际和口才的因素却占85%。”初中学生如能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就能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可行性,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必然性。因此,在《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初中生(6―9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一是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说话时态度大方,口齿清楚,音量适中,语句流畅;二是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能在交流过程中大胆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表达时,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语得体;三是能根据已定主题和有关要求作10分钟左右的演讲,做到中心明确,感情真实,条理清晰,语句顺畅、连贯,有一定的感染效果;四是能依据辩论主题,有针对性地发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说理得当,用语文明。

目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查一直未能进入升学考试的内容,而且考查时技术处理、标准的设定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现今的口语交际教学是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许多老师更乐意将时间花在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实际上处于自由放任的境地,以至于不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羞于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神情忸怩,或在与人交际中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或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直接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必然途径。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首先,立足课堂,多渠道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频次,养成口语表达的习惯。

以朗读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语感。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它们都可以成为口语训练的经典材料。而朗读是学生口语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我们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教师范读,通过把握语音轻重高低的变化、处理节奏快慢,尽力做到字正腔圆、流畅通达、声情并茂,进而感受语言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会表达语言。

以复述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复述课文是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把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教学时,可根据课文内容、体裁特点、学生的实际和口语交际要求,确定复述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复述段落,也可以复述全文;既可以详细复述,也可以简要复述;既可以按照原文复述,也可以创造性复述。复述课文要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复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重点内容,详略得当,还要有条理、有感情,尽量使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典型句式。学生复述时,教师还可以进行必要的提示,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回忆故事内容和情节,从而降低复述的难度,促使学生形成复述的能力。

以提问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思维性。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不同思维程度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仅仅是关于课文内容梗概的概括,就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若是关于归纳文章主旨或人物性格特征等综合理解性问题,则可要求学生要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言之有据。

其次,依托文本,多维度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内涵,激发口语表达的兴趣。

根据文体不同,加强不同的朗读训练。不同的体裁,适合采用的朗读的方式各不相同。古诗文教学,就可以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若是小说教学,且角色多,人物语言描写多,那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以体会语言来贴近人物进而把握主旨。

另外,扎根生活,多角度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提升口语表达的素养。

一是贴近生活的选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每堂语文课之前,我安排学生进行三分钟的口语训练――演讲。为了让演讲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笔者在几年的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现状,分层确定交流的题目。如:预备年级以介绍自己相关的内容为主。如:自己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侧重让他人了解自我。初一年级以分享自己的感受为主。譬如好书分享、佳片介绍、我崇拜的一个人、侧重与他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初二年级则以谈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为主。譬如对近期发生的一事进行一议,如“中国式过马路”之我见、“我看双休日补课”等等。

二是营造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有话会说。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所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我在初一年级的学期初向学生征集“那些让你为难的与人打交道的事”,如:怎样表达自己的拒绝?怎样让父母同意我参加娱乐性的活动?怎样的批评让同学可以接受等等。汇总之后再开展相关的口语情境训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模拟训练,学生出主意,教师做相应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说话的一些艺术。

三是模拟生活中的角色,让学生有话好说。为了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机会,也为了将口语交际教学能与语文的其他方面的学习做一个融合,我还采用了扮演社会角色的口语训练项目来加强口语训练的广度和效果。

随笔分享的“主持人”项目。每周的随笔是学生习作的成果,对它们进行讲评是语文老师的工作。过去一般的操作方法无非是由老师宣读范文,指出其长处与不足,基本是教师一言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我尝试着由学生自己来分享佳作、提出修改意见。整个过程,“主持人”的作用特别重要。他需要将此次随笔内容进行分类,加以一定的点评,以串起整个佳作分享过程。

下面是一次学生的随笔分享主持人的发言记录稿: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你的随笔我来读”节目,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火山。今天的节目分为三个版块。

现在先进入第一版块:浓情巧克力。有时候,读一篇好文章就像品一块巧克力,它会让你感觉兴奋、喜悦,那么下面有请芋艿同学给大家带来这块巧克力吧!

听完了以后,大家有没有感觉嘴里甜甜的,心里暖暖的?……好,让我们带着这份温暖进入第二板块:我们的家――初二(6)班。我们初二(6)班是一个大家族,这里充满着“传奇”,每天上演着或快乐或痛苦、或温馨或爆笑的戏码。这不,最近一句“今天你吃早饭了么?”在初二(6)班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是在早晨的教室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下面有请王宇楷同学带来他的《饭团风波》……

当食物充满整个胃的感觉是令人愉悦的,但当该背的课文充满在书上,而无法进入头脑中的时候,我们还能镇定吗?那我们来听听潘淼同学对复述的看法,有请潘淼带来她的《复述》……

最后进入第三版块:忧愁时光。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很文艺了吧,那么让我们安静聆听周颖盈同学带来的小清新文章《第一瓶牛奶和最后一瓶牛奶》……

大家听完这些佳作有什么感受呢?(让下面同学交流)

我发现今天几位佳作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点,随笔的取材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鲜活之事,在叙事时加上生动的描写,于是就有了让我们深有感触,十分难忘!这可以借鉴一下哦!

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但回味是无穷的,除了上述这些同学之外,大家还可以关注一下其他随笔写得好的同学,他们是……

最后送大家一句:珍惜现在,浓情在我们身边,忧愁也将走向快乐!谢谢大家。

三、实践效果与反思

数年来我坚持在语文课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使许多学生从怯于口语表达到乐于参与交际,从说话磕磕绊绊到明白流畅,从说话干干巴巴到气韵生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下面是我的几位学生在反馈中提到的参与口语交际训练后的体会:

“参加了课本剧表演,不仅让我们对课文有了新体验,也让我们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还使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陈慧

“在语文课口语训练中,我曾经向同学们介绍过新书,推荐过喜欢的音乐,还主持过随笔点评。经过锻炼,我变得语言流畅了,面对大家人也不再紧张。”――熊晓毅

“语文课上的口语交际训练发掘了同学们的语言和交际潜力,使我们提高了生活能力,让我们受益无穷。”――张雯静

另外,由于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语言表达的更清晰。而当他们流著于笔端,形成书面语言文字的时候,也可明显地看出学生的作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上一篇: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下一篇:例谈“导学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