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护岸类型

时间:2022-05-13 05:01:07

浅谈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护岸类型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形成,人们心目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识不断增强。作为城市中独特线性景观,传承着城市历史文化,展现着城市风韵的河道规划变得尤为重要。人们开始对于城市河道护岸的景观性、生态性、文化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修复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科技、环保等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对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与河道生态护岸的类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护岸技术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生态修复是指以生物修复为基础,强调生态学原理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修复中的应用,是多种修复技术的综合。人类的主动性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往往是停止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辅以人工措施,对现有已受损的生态体统进行修补和改进。进而恢复和加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结构和功能,这个过程的关键目的在于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进行修复,使其能够完成自我维持,并逐渐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近年来,大量的城市河流面临流域内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河道生态环境恶化、防洪堤坝受破坏等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河道护岸的生态涵养和城市景观的作用,使得城市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2 生态护岸的含义

传统意义上的河道护岸是以河道的坡岸的稳定性和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上出发的,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周边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在种类上,传统意义上的河道护岸类型主要分为现浇混凝土护岸、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岸三种类型。

生态护岸则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措施以及一些非生命的材料相互结合,从而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以减轻其不稳定性和侵蚀的一种新型护岸类型。生态护岸是现代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是以河流生态系统为中心,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的新型水利工程[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升高。作为能够快速提高城市形象,强化城市识别性的城市河道护岸建设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3生态护岸与传统护岸的区别

从外部形态、使用材料以及功能上来讲,生态护岸与传统护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传统护岸使整个河道平滑,在提高排洪能力的同时使河道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护岸在平面上是蜿蜒曲折的,能够极大程度的增强生物的多样性,促进能量、养分的转化。2.传统护岸的使用材料多为浆砌石和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缺少一定的透水功能,反而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而生态护岸的则多为天然材料如石块、植物等,在增加动植物活动场所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蓄水能力。3.传统护岸在功能上仅仅局限于防洪、排涝以及航运等常规情况;生态护岸却能够在满足传统要求的情况下,将城市园林景观等一系列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元素融入其中,增进了人们与河流之间的交流。

在当今社会,生态护岸在人们之间的认可度正快速提高,使这项技术得到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对于生态护岸的建设,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由乔、灌、草,水生植物、动物及近岸水体等共同组成的河坡立体生态体系统。

4 生态护岸的类型

随着生态护岸的逐步推广,我们根据护岸材料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4.1自然原型生态护岸

自然原型生态护岸在外貌上几乎同原生态的自然堤岸相同。但在形式上,则充分考虑和利用不同的空间形式和光照条件,使用乔灌木混交,充分发挥其自身生长特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乔灌木发达的根系为巩固堤岸,增强堤岸的抗冲击能力提供了保障。

这种类型的护岸会优先选用具有喜水特性且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如柳树、白杨以及芦苇等,而在坡面上一般会撒播草种或铺上草皮。从整体效果上来看,此类型的护岸能够非常完美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是其抗冲刷能力较差,所以比较适合水流速度较为缓慢,水流量不大的河道。

4.2 自然型生态护岸

自然型生态护岸通常在使用植被作为护岸元素的同时,辅以具有一定抗冲刷能力的材料用于保护坡脚。同样的,这些材料粗糙的表面能够给微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附着环境,材料之间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场所。

此类型的护岸由于使用材料与土体之间结合的并不是非常的紧密,故并不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但已可以满足较大流速的城市河道。

4.2.1 山石护岸

山石护岸通常直接取材于当地的乡土天然石材,不经过专项的加工便置于其中,一眼望去有着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的感觉。这些山石的尺寸一般在1.0-1.5m左右,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不要求用胶凝材料填塞饱满,而是巧妙的利用碎石和泥土填充,尽量形成气穴,为水生动植物创造生存空间,并能够形成土体与水气之间的相互交换与循环。

4.2.2 卵石护岸

卵石缓坡护岸用于防止缓坡坡面基部崩塌,保持水土。雨水或渗水可以无遮拦的流出,达到保护坡面的作用。同时,拥有“扇形”断面的卵石护坡安全性更佳,同时可以为两栖动物提供活动空间,再结合水生植物的种植,自然生态的感觉便应运而生。

4.3 多自然型生态护岸

多自然型护岸是建立在自然型护岸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生态护岸型式。由于其使用了混凝土、钢筋等一系列材料使它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在能够抵御较强洪水的同时也同其它生态护岸一样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自净效应以及生态效应。所以它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态护岸型式。

通过大量硬质材料的运用,护岸的整体稳定性、抗冲刷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不受堤岸坡度的限制。因此,此类护岸适用于大流量、高流速的河道。

4.3.1 SG生态砌块护岸

SG生态砌块护岸采用无砂混凝土预制加工,骨料粒径满足强度及孔隙率、表面空隙率要求。上下排布生态砌块错缝搭接砌筑,每砌完一排背面进行天然土的回填、碾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其抗冲能力,每竖排的生态砌块以φ6的钢筋捆绑,顶端焊接通长的钢筋增加其整体性。砌块孔内回填种植土并种植水生植物,在净化水质的同时满足景观效果。

4.3.2 生态袋护岸

生态袋护岸具有抗紫外(UV),抗老化、无毒、不助燃,裂口不延伸的特点,同时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既能够防止填充物(土壤和营养成分的混合物)流失,又能实现水分在土壤中的正常交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得到了有效的保持和及时的补充,使植物穿过袋体自由生长,达到绿化的效果,形成自然生态的边坡。

5 结语

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独特的历史,而河流便是这段历史的载体。河流文化是人类利用和开发河流水源和水利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沉淀的文化财富,与河流的自然存在共同构成完整的河流生命[2]。在对于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工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河流已经形成的动态平衡,在不打破这种平衡的前提下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河流的水资源支撑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对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工程在完善其生态系统的同时,城市的文化也随着河水的流动而延续下去,民族的文化也随其进行着传承。

参考文献:

[1] 李明慧,生态护岸技术在清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A]. 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10

[2] 王盼.河流自然生命的概念及其意义[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

胡承江,男,(1988——),山东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

李雄,男,(1964——),山西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休闲农业的理论基础浅谈 下一篇:ROUGH N T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