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对策

时间:2022-05-13 02:44:56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对策

【摘 要】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具体而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容易造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失控现象,本文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失控原因的分析,提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目前,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着技术和经济相分离的状况。从笔者所做过的工程项目及所收集到的工程实例来看,结算超预算50%以上的情况普遍存在。

一、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失控的原因

1.合同条款欠严密

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是双方(或数方)当事人关于建设项目事宜依法订立的有关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协议。该类合同包含:用地协议,合同,勘察、设计合同,审图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材料、设备供应合同等等。其中内容最复杂、标的最大的要数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安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合同。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三方面控制的主要依据。一个完整、科学、合理的施工合同具体内容均体现在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包括:合同文件的组成与解释顺序,具体、明确的工程实施范围,工程数量,总造价的组成,计费方式及费率,浮动率,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工程的变更、签证等规定,工程结算、工期、质量的约定,检测、检验费,索赔、风险责任,保险,甲供材料和设备,分包工程等等。上述各项内容如稍有不明确或确定不合理,即可对造价造成很大影响。

2.施工组织设计欠优化

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是即方便施工、又能提高进度、而对造价又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有时施工方便和造价却是矛盾的,如基础土方采用大开挖当然施工简单易行,这针对基础比较密的工程造价肯定是节省的,但如果基础间距比较大,如果采用大开挖恐怕要比单个基础开挖增加很多土方量,对造价控制不利。承包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从方便施工的角度出发,所以如果监理工程师和甲方现场工程师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审核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就容易造成造价失控。

3.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现场签证管理混乱。有些现场工程师的业务素质差,对合同、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不应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有的现场工程量问题不经核实随意签证、确认,或者工程量该签立方的签成平方,又不标明厚度,等造价师发现时工程已隐蔽,给最后结算留下隐患,有的承包商为获取高利润,设法巧立名目,弄虚作假,有意扭曲合同的界限含义,以少报多,高估冒算,如遇上业务差或不负责的监理或甲方人员,就容易蒙混过关,造成造价失控。

4.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想当然的会认为加快项目进度,早一点进行销售或投入生产,资金就能早日回笼,不想这样做却是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如果采用赶工的方法缩短工期,承包商的人工、机械及一些周转材料都会增加,从而加大工程造价。

二、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失控的原因,现提出以下造价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1.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及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跟踪与管理

在国际惯例中,业主常常聘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施工单位进场后以工期紧、场地狭小、品牌型号不明确等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杜绝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从而影响工程造价。

2.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

(1)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

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全局,抓住主要矛盾,遇见薄弱环节,实事求是地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合理的合理安排。实际编制的过程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

1)重视施工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

2)进度计划安排上的均衡原则。

3)作业地高效性。

4)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

5)施工技术以提高经济效益,简化工序为原则。

(2)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

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应先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和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对各种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最后选定最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既项目投资最低的方案。

3.正确处理工期、质量、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1)合理地实施求是地确定项目建设的实施目标

一般来说,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目标往往是项目建设的短工期、低造价和高质量。

项目建设目标的理想状态是同时达到最短工期、最低造价和最高质量,但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由项目的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势必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制定项目建设目标时,应该先对各种客观因素和执行人可以采取的可能行动及这些行动的可能后果进行综合研究,实施求是的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经过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制定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

(2)正确处理工期与造价的关系

缩短施工工期,可以降低施工企业的固定成本,有益于降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但是,如果采用赶工的方法缩短工期,便需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施工机械,需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措施,因而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就会增加,加大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3)正确处理质量与造价的关系

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当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工程质量标准是从工程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的。在工程建设中,只有质量合乎要求的工程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才能发挥投资效果。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把降低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整个建设过程的每项工作中去。

1)深入分析工程的功能,合理确定质量标准。

2)择优选用施工方案。

3)降低质量成本。

4.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和索赔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情况变更,经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施工进度变化,以及发包方与承包方在执行合同中的争执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而不得不改变施工项目或增减工程量。

5.做好市场材料及设备的询价,建立询价体系

建设工程的材料及设备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以上,显然控制材料成本是控制施工阶段造价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企业应系统关注机构公布的价格,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还要进一步建立与商家及厂家的经济往来关系,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要控制材料的采购单价,还应在系统价格的基础上,定期绘制主要材料的时间——价格曲线图,分析材料的周期变化规律,结合技术曲线的分析及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委托人的通货膨胀及通货收缩状态,研究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短期及中期走向,在参照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理性分析的因素,把握材料的走向趋势,将其分析成果应用在开发生产中。

以上几个方面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以有侧重,不可有忽视。

上一篇:小议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治理方法 下一篇:浅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