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三案六环节“有式”中的“无式”

时间:2022-05-13 12:32:24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三案六环节“有式”中的“无式”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市教育局强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三案”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主要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等六个环节。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要经过按步实施、完善巩固和创新升华三个阶段,涉及备课、上课、课外辅导等方面。我有幸参加几节针对“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生物研讨课,感觉在尊重人本、崇尚个性的今天,我们有相同的教学内容却不一样的课堂。“三案六环节”的教学模式,其实是让我们教师领悟其中的精华,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地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把机械的模式化教学融合到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中,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该模式教学的精髓。

例如,教学“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一课,教师首先展示了“蜜蜂跳舞”的图片,然后设疑:“蜜蜂之间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食物源信息的?”如此,教师能很好地把握学生求知欲望的心理,通过自然界有趣的现象,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不难想象,在教师的启发调动下,通过小组的热烈讨论,这个问题轻而易举地被学生解决了。同一天,也听了另外一位教师同课题的授课,该教师一进课堂,全然不顾教室中挤得满满一堂的学生和来自全市的教师,拿着手机拨通了一位朋友的电话,东拉西扯地讨论着一些与教学不相关的内容。这种局面,估计是所有教师授课生涯中没有遇见过的,当时教师一片哗然。接着,该教师一边打着电话,一边打开多媒体投影,在异常的气氛中镇定从容地出示了本课的教学课题——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然后设疑:“刚才老师打电话的过程,是不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师生恍然大悟,暗叹开题之巧妙,别具匠心。毫无疑问,这节课的效果和刚才那位教师相比应该是不相上下的了。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学会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在教室上,也可以到野外上。如一位教师教学“人与生物圈”一课时,他首先巧妙地利用了地球的立体图像,展示宏观的地球,给学生们一个宏观的感性认识。然后,他展示一些景色秀丽的图片,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再展示一些认为破坏下被污染的生态系统,提出相应的问题“该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教学把“三案六环节”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整个过程,教师只是予以启发,大多数时间给学生讨论探究,最后通过几个和教学紧扣的问题,强化了学生对该知识的认知。

我想,“三案六环节”是我们教学中宏观科学的指导思想,而该模式中有关步骤不能机械地套用,要发挥其强大的功能,取决于教师对该模式的深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投影仪等手段,使课堂教学更有灵气、活力。比如,高中“细胞有丝分裂”一课,以前教师对全体学生讲课时只能从板书到挂图,即使通过实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也只是静止的分阶段图象,无法把活的生命现象以动态展现在学生面前,更无法把微观结构真实地展示出来。一位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向学生播放了鹿细胞和癌细胞有丝分裂的录像;另一方面,利用Flash制作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把生物的图像展现在屏幕上,根据教材、课程进展的需要,调节和控制图像,使其能静止或连续滚动播放,分开或合并、前进或后退,再配上文字、色彩,让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分离有一个形象的概念。这样的实时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丝分裂的有关内容,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统一与发展。

有人曾经把一堂好课比喻为“凤头、猪肚、虎尾”,即开头要像凤凰那样引人入胜,可见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上述几节课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课始的质疑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质疑的方法是不固定的。整个教学过程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就能很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题的内容中来;通过多变的教学手段、多元的教学思想,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设计得比较“新奇”,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推广,目的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的学。“授之鱼而不及渔也”的意思也表明最终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学习。只要我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拘一格地采用任何教学手段都是行之有效的,最关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学模型”的嵌入 下一篇:农村中职学校生源流失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