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

时间:2022-05-12 09:33:01

浅析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

摘 要: 作者针对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了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如何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索、不断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 教学现状 改革

在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第一,理论课。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一个演员,自始至终唱独角戏,包打天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喉干舌苦;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上课缺乏热情。第二,上机课。学生就像一台“复印机”,把老师讲的东西照抄照搬,在操作了几分钟后就没有兴趣,就开始想聊天、打游戏或是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第三,从教室到电脑室的先理论后上机课。在教室讲解理论,然后到电脑室上机实践,导致的结果是连在教室听课最认真的学生,到了电脑室都忘记操作步骤,很多时候又得重新讲解。

我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和学生管理,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要求,对职业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做了初步的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谈一下对职业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和管理的初步探索。

1.学生特点

由于中职学生生源的原因,呈现出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厌学情绪浓等现象,每个班里都存在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不想学习,不会学习。这无疑会造成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但是现在的中职学生一般家里都有计算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针对学生的现状,在教学方面主要采取特殊的方法激励学生,让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充分地利用起来。

2.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需求,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这里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1)明确教学目标。所有的计算机课堂教学首先都要让学生“学得会”。所谓“学得会”是指学生在付出一定努力的情况下,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可以理解与掌握的。学生为什么首先希望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学得会的?这背后反映的实际上是当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课程太多、教学内容太难,学生学不了、学不会。正因为学不会,课堂教学中消极的学习行为才随处可见。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主题的选择恰当与否,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前提,它既关系到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又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应给学生展示利用这门学科的知识创作的实例,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哪个领域(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领域),让学生意识到掌握课本与实际操作是相辅相成的,从而引起学生们的注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新知识的强大功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养成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及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分析并解决问题。我认为任务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是计算机课应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想、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的任务。而情境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在自主参与到知识获得过程中,增强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比如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查找与替换这个操作时,我让学生先手工查找替换文章中出现较多的同一关键词。由于替换次数较多,操作起来麻烦且重复,学生要我提出问题:有没有简单的操作方法,能够预先设置好查找和替换内容,一次性全部替换完成了。此时我引出新课讲授的内容,查找与替换操作。这样引出讲授的内容要比直接提出查找与替换操作要好。这两种教学方法,教师扮演了“导演”的角色,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动了起来,对计算机学习就有了积极性主动性。

(4)有活力的计算机课堂。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而且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而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学生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他学生的羡慕,将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完成某一实例后,抽取某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适当利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被表扬的学生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趣盎然,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3.反复强调和巩固课堂管理制度

当然,职业高中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比较调皮,上课自制能力差,学生在机房见到面前的计算机会表现得非常兴奋和活跃,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影响正常上课。针对这一情况,我做出了以下方法加以克服:①认真监控。在课堂上仔细认真地观察课堂活动,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②制定专门的学生上机座位表,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③及时恰当地处理问题。教师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将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阻止问题向更坏的方向发展。这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如有些学生坐在位置上不听讲,打游戏或睡觉,等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而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公开指责,而应是给予信号,邻近控制。若没有效果,采取课后处理的方法。

中职学校需要的是学得会、有价值、有活力的计算机课堂。职业教育工作者应低下身来,细心倾听学生的声音,感悟他们对计算机教学的需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应从始至终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使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

[2]伍新春,龚双江主编.中职素质教育,2009.

上一篇: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改造C650车床 下一篇:中西方体育文化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