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颜氏家训》中的为官之道

时间:2022-05-12 05:19:44

摘 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地论述了仕宦家训的主要内容、意义和方法,在中国家训史中堪称经典之作。其中的为官之道内容十分丰富,本文结合文本,分别从人生之道、技能之道、处世之道、以及修身之道四个方面详细阐释其内容及意义,从而体现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颜氏家训》 颜之推 为官之道

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颜之推,生于乱世,播迁南北,历经坎坷,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颜氏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为了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得传继后世,教导训诫后世子孙,从北齐武平三年(572)起至去世,颜之推花费了近二十年时间著成《颜氏家训》一书。全书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颜氏家训》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地教导子孙如何读书治学、经世致用、为官从政等,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清人王钺在其《读书丛残》中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颜氏家训》中涉及修生、治家、为学、文学等诸多思想,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为官之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人生之道:守道崇德,谦虚自抑

颜氏家族以儒传家,颜之推自小便接受儒家传统教育,儒家思想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学本是一门经世之学,儒家极其关心社会,积极参与政治。在仕途上,颜之推自己坚持并教育后人要谨守“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①的入仕之路,这种入仕思想正是儒家所谓“君子遵道而行”,“君子依乎中庸”思想的现实反映和表露。在他看来,君子应该坚守正道,增强自身修养,蓄养身价名望,等待合适的机会,而不应当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违背道德。“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②同时他列举了三种人:一种人不顾羞耻地主动奔走索求,和别人比较才能功绩,整天怨声载道;二种人以宰相的短处相要挟,以获得官位;三种人在世人面前哗众取宠扰乱视听,以求早日被遣派官职。颜之推认为这三种人即使获得官位,也是有失道德的,就像偷吃别人的东西,偷穿别人的衣服,是不足挂齿的。在颜之推看来一个人的时运若是来到,即使不去争取也是可以得到的,“不知时运之来,不求亦至也。”③

同时,为官者应当谦虚自抑,不可骄奢淫逸,从而可以减少祸患。《颜氏家训・止足》篇中:“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④颜之推强调中品位置的官位是比较稳妥的,可以避免耻辱,又不容易倾覆。他自己也是一直铭记先祖靖侯的教诲,为官十分谨慎:“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⑤颜之推所强调的为官者要“守法度”的思想,实质反映的是一种不偏不倚、不虚不实、不远不近、不谄不疏的中庸之态。颜之推不仅将儒家思想加入家训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是照其而为的。

二、技能之道:应世经务 不尚虚论

颜之推十九岁步入仕途,其一生尝尽各种心酸苦难,多年来颠沛流离,对于民生疾苦更是有着深刻的体悟。在《颜氏家训・涉务》篇中,颜之推首先提出为官者贵在能够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不能只会高谈阔论,无事研习琴书,这样只会虚耗君主给他的俸禄官位。“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⑥作者还严厉批评了当时一些文官,“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⑦

同篇,颜之推提出自古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人民就无法生存,所以为官者更要重视农业劳动,亲自参加农业耕作,从而体验务农的艰辛,体会百姓的疾苦。“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I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⑧与此同时,作者从反面举例说明江南朝廷的官员忽视农业,从不参与农业生产,实在可悲呀!在为官之道上,他始终教导子孙要奉行“民本”思想,贵谷重农,体察民情,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处世之道:避祸保身 慎言尽职

颜之推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这是一个政治黑暗混乱的朝代。国家分裂,战乱频繁,改朝换代风波迭起,社会秩序急剧动荡,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生活在这样动荡的社会中,人们经常感到生死无常,因此人的个体生存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省事》篇曰:“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⑨此言意为处在谏诤之位的官员,是负责纠正君主过失的,必须在该说话的时候,尽到匡正辅佐的责任,不能苟且偷安,或假装不知。同时侍奉君主也要讲求一定方法,考虑问题时不要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正如:“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⑩这种自守求安的思想,也是为使子孙在乱世中求得自保,免遭灾祸。

此外,作者在《颜氏家训・涉务》列举了当时国家任用的六类官员:“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11}他指出每个人总是有长处和短处,只要这些官员对各种工作都通晓大意,并能做好其中一个方面就可以无愧了。“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12}颜之推向后世子孙灌输的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可以避开政治漩涡,免受灾祸,另一方面又可以积累一定社会财富,避免因国家灭亡而无以聊生。

四、修身之道:励志勉学 有所专业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很多人当官从政之后,往往忙于政务应酬而忽视了学习。作为儒家思想的遵从者和践行者,颜之推首先强烈要求子孙多读书,勤学习,这自然是要实现一种“学而优则仕”的人生价值观。学习的目的在于开发心智,提高认识,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即“开心明目,利于行耳。”{13}为官者亦如此,作者提出师法古人,“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敛容抑志也;”{14}通过学习,可以知道如何坚守职责,如何忠心劝诫,如何节约克制,从而更好地约束自我,悉心从政。

其次,为官者在学习时也并非要面面俱到,主要专注自己政务方面的学习,“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谷,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凤之术也。”{15}例如宰相就不仅仅会秉承旨意、统领百官、为国储粮积财,同时也要知道如何侍奉鬼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举荐贤能等,其他地方官亦如此。总而言之,学习是为官之基、为官之途,是为官者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必由之路。

《颜氏家训》一书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的为官之道更是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为如何从政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培养了一批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治国人才。

颜之推为人正派,廉洁自律,其丰富全面的为官之道影响并带动了当时及后代各级官员。为官者既然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信赖,担任了公职,就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在人民身上,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关心人民疾苦,了解人民的所想所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为官者应当多花一些时间在学习上面,以身作则,提高个人修养,严格按照法律规章办事,不放纵,不越轨,杜绝任何利用职权发财的邪念和恶念,做一个真正为民着想、奉公廉洁的官员。只有这样,才能使吏治进一步清明,社会进一步安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传播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文化与教育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儒学传统思想受到了玄学、道教、佛教的冲击,其独尊地位发生了变化。当时官方的儒学教育几乎空白,而民间儒学传习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家训作品中。《颜氏家训》中的“应世经务”“中庸保身”“修身勉学”等充分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了士大夫的行为,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家训使得儒家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拓展,也为儒学在此后的再次繁荣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自古“家”“国”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家训的作用不仅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更会产生巨大影响。《颜氏家训》中的为官之道,最具价值的是其告诫子孙后代为官时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要为了高官厚禄而不择手段地到处经营。但作为封建时代文人训诫子孙的家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看出其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其中浓重的明哲保身、全身免祸的思想。其实保全自身本没有什么错,但也要权衡失去原则的利弊得失。如果凡事都庸俗地奉行明哲保身,成为一个“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自私者,最终并不一定能真正保全自身。所以为官者应当果断选择应有的行为,勇于承担责任,善于趋安避危,从而保全自己。

注释:

①②③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07.

④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19.

⑤⑩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16.

⑥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90.

⑦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92.

⑧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97.

⑨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06.

{11}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90-291.

{12}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91.

{13}{14}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60.

{15}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57.

参考文献:

[1]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王仲.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徐少锦,等.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4]秦元.颜之推研究.齐鲁书社,2012.

[5]卓志锋.颜之推思想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洪卫中.颜之推的中庸处世理念论述――以《颜氏家训》为中心.东北师大学报,2012.

上一篇:试论《一步之遥》中的“元电影”意蕴 下一篇: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