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5-12 04:50:39

对小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其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就目前来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理性分析了不利于小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了使小学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师 职业幸福感 分析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其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关注这一主题,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就目前来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理性分析了不利于小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了使小学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一、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

什么是幸福?幸福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生活、境遇称心如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满足感,是人们对个人生存状态的主观感受。从小学教师的职业方面来讲,幸福感就是小学教师在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符合自身的物质和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从而获得了一定的精神满足感。[1]

二、理性分析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失落的原因

1、据笔者调查,目前小学教师中,绝大部分都是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而且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注重技能技巧,忽视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在教育理念上,多数小学教师比较落后,不能与时俱进,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改革不适应,在园本教研路上困难重重,步履艰难,非常苦恼。[2]

2、学校领导为了尽快提升办校质量,很周密的制定了一系列教学教研、常规等管理制度,并实行每期量化考核评价制度。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发现他们的教学工作受到越来越繁复和越来越具压迫性的控制。教师的前途取决于评审,教师的薪酬与晋升要跟教学表现挂钩,只有通过评审而被认为有良好表现的教师,才会有机会在基本的职位阶梯上跳升。

3、小学教师的待遇也是其职业幸福感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工资政策的调整,绩效工资在小学中实施的并不普遍,老师们并不安心本职工作。笔者所在小学的多数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待遇上有所提高。据相关资料显示,多数小学教师生活水平并不高,付出大量劳动,待遇却偏低,小学教师自会心理失衡,怎能拥有职业幸福感。[3]

三、提升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分析

1、主观方面

1.1、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健全自身的人格,就心理层面而言,个体必须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潜能、长处和优点。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值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大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缺口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反映了个体期望值与成就感之间的“缺口”。缺口是指个体的期望值与成就感之间的差。期望值往往高于成就感。两者之间的差越小,个体就越幸福,产生高水平的幸福感,成就感超出期望值也产生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

1.2、锻炼正向思维,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

正向心理学(又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经常思考一些消极的事件或某一事件的消极面会使人变得越来越不快乐。而经常思考一些积极的事件或事件的积极面就会使人们体会到更多的快乐,而变得更为快乐。因此根据该理论,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快乐,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花一些时间想象一些会令你快乐的事件,或者每天提醒自己要积极地看待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因此,多从积极面来看待和思考事情会渐渐地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2、客观方面

2.1、改革学校管理制度

改革学校内部管理,实行开放的民主管理。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它对教师的幸福感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强化学校的教育改革和管理改革,努力提高教师幸福感的校内保障系统。要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与更大的自由度。教师越来越多地参与学校生活的决策,教师也就拥有了更多地自。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的新见解,并且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这样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同时还要正确合理地运用奖惩措施,提高教师心理满意度。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以区别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竞争精神。[4]

2.2、提高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在小学教师群体中女性占有不可争辩的多数,女性在职场竞争中的不利处境时时存在。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全社会要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包括在职进修、工资待遇、住房福利及休假晋升等,使小学教师能真正解除后顾之忧。

2.3、丰富小学教师的工作

针对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的机械和繁琐,可以通过工作丰富化使教师获得幸福感。工作丰富化应该和职务内容的扩大相区别。职务内容的扩大是企图用职务工作内容有更多变化的办法,来消除因重复操作带来的单调乏味感。它意味着职务工作范围的扩大,只是增加了一些与此类似的工作,而并没有增加责任。在工作丰富化里,则是企图在工作中建立一种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如在决定某些事情,如教育方法、活动时间和进度安排等方面给教师以更多的自由;为教师创设轻松和谐的微观工作环境,班级教师搭配科学合理等等。[5]

2.4、通过各种专业培训提升职业幸福感

通过一些专业培训可以帮助小学教师完善自身人格因素,掌握情绪调控的技巧。许多研究者相信,人格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幸福感的指标之一,它与人的幸福感水平有着很高的相关。幸福感的提升除了有赖于外部条件的改善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调整和适应来提升。这样,各种培训包括职业、心理、教育、美学、文化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将会给小学教师有很大的指导性,使其在职业幸福感的培育和提升上有着很好的方法,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卫慧.龙南小学――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打造温馨和谐团队[J].上海教育,2009(14).

[2] 陆莉玲.重塑教师职业幸福[J].学校管理,2009(1).

[3] 胡艳华.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研究――以石家庄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3).

[4] 武立荣.立阳光事业 做幸福教师――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着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J].山西教育(管理),2013(3).

[5]李蕾.关注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高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J].文教资料,2013(3).

作者简介:李英梅,(1971―),女,职称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唐山市先进教学工作者,现任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西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多篇。

上一篇:晕痣合并白癜风一例报道 下一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