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市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5-12 03:06:05

新疆阿勒泰市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目前,新疆阿勒泰市的草地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现象。资料显示,草原牧区的牧民人均纯收入80%以上来源于畜牧业生产,草地退化严重影响了牧民收入的增加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建设。因此,研究草地退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影响程度的强弱,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防治草地退化与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

关键词:畜产品;草地退化;阿勒泰市

中图分类号:FS8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103-02

新疆阿勒泰市草地为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新疆畜产品供给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阿勒泰市草地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建设,关系到新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疆畜产品供应的保障。阿勒泰市草地退化防治刻不容缓,责任重大。

一、新疆阿勒泰市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阿勒泰市虽然拥有广阔的草场资源,但是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并经过不断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草场退化。这除了外在的人为原因外,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草原生态系统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势必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草原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不可消除的脆弱性。因此,气候以及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都会引起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降水偏少、气候干旱

阿勒泰市因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大区、干旱大区气候带,虽然水资源丰富但降水较少。在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阿勒泰市的气候呈现明显变暖、增温的总趋势。在这种干旱、极端干旱区,气候变化主要通过对水资源配置变化的作用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因为干燥,空气湿度低,云雨少,使得地面植被相对稀疏,一起风就尘土飞扬,尤其是戈壁滩上时时有风沙弥漫。这使草地生产经常处于一种受干旱威胁的不利状态。这种缺水严重的状况给牧草生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草地畜牧发展常常受挫。因此,当水资源极度缺乏时,就会直接打破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加剧草地退化的进程。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阿勒泰市面临较为严重的缺水困难。

2.草原生物灾害

2010年5月,新疆阿勒泰市1 900万亩草场发生鼠害,给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二是虫害。新疆草地类型复杂多样,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均有与之相适宜的虫害发生,2000年新疆草地有害虫种类150种左右,阿勒泰市的草地有50多种,这导致草原生态平衡破坏,产草量降低,草场退化。三是草害。在可食牧草大量降低时,对牲畜有害和适宜性差的牧草大量侵入,使草地利用率下降。一旦牲畜采食了有毒有害植物后就会引起中毒,严重的会很快死亡。

(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1.人为破坏

随着人口逐年增多,人为破坏行为却屡禁不止。人们对草原进行滥垦、滥搂、滥挖、滥采、滥伐等破坏,造成了草原大面积灌木死亡。

2.超载过牧

目前,阿勒泰市夏牧场超载率12%左右,春秋草场超载率在20%—35%之间,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

阿勒泰市草地实际承载牲畜的数量远远大于理论上承载牲畜的数量,是理论承载牲畜数量的1.85倍。临界承载牲畜的数量是218 000个羊单位,理论上承载牲畜的数量大于临界承载牲畜的数量,实际承载牲畜的数量也大于临界承载牲畜的数量,理论超载率为267.19% ,而实际超载率为578.97% 。实际承载牲畜的数量为1 480 154个羊单位,比理论承载量超载了679 616个羊单位,超载率为85.01%。比实际超载量超载1 262 154个羊单位,超载率579.24%。所以,在利用草地时出现的严重超载现象。

3.滥垦及滥伐

原本土壤肥沃、草地植被生长良好且平整的土地被当作宜农荒地,不断开垦,用来种植粮食作物。阿勒泰市处于半干旱地区其自然条件比较恶劣,而且草地被开垦以后,多为粗放耕作。因此,过度开垦缩小了草地面积,增加了草地牲畜的负荷量,又引起草地植被的退化。据调查,阿勒泰市的河谷林面积为1.31 万hm2,由于人们毁林开荒、超载放牧,还有砍伐林木用以取暖、做饭,导致了河谷林面积锐减。由于河谷次生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热等生态条件随之产生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加速了河谷沙化、盐碱化进程,从而引起草地退化。

4.开矿

阿勒泰市是我国西北边陲重镇,素有“金山”之称,全国六大找矿区之一、新疆重点有色金属开发带,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但是,开采这些地下资源的过程中,频繁的车来车往,人类活动,以及废矿、废弃物等堆积于草原上,对草地也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采矿使得大面积草皮被破坏,草场上出现大量的坑穴、沙堆,形成大块“斑秃”。

二、 退化草地的治理和改善的对策建议

(一)以草定畜,合理放牧

牧民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利益,由于传统习惯和一些技术上的原因,所以,一直以来牧民都只能通过扩大、增加养殖牲畜的规模和数量的方式,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收入。但是,这种方式的结果就是“草畜不平衡”。

(二)实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

轮牧是经济有效利用草地的一种放牧方式,是按季节草场和放牧小区,依次轮回或循环放牧的一种放牧方式。休牧是指短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种在一年内一定期间对草地施行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禁牧是指长期禁止放牧。

(三)减少人为破坏,禁止滥垦滥伐及减少开矿的损害

对严重退化的草地,在加强治理的同时,可以采取生态移民的方式,减除对草地的破坏,缓解草地的压力,使草原能够得以休养生息。与此同时,开矿也会造成草地退化,针对这一方面可以采取尽量减少损害、损害后及时修补的方法,以此来治理和改善草地退化。

(四)发挥草场夏秋优势,大力发展季节畜牧业

阿勒泰市是在冬春季节牧草严重不足的地区,冬春季节枯草期长,畜草矛盾突出,应大力提倡和发展季节性畜牧业。通过充分利用夏秋季草场牧草繁茂以及营养丰富的饲草优势和幼畜生长、增重迅速的生理优势,大搞牲畜育肥。在冬春季节,根据牧草产量及其变化情况,有计划地控制和压缩牲畜数量。这种经营方式不仅符合牧草生长的自然规律,减轻冬春草场压力,防止过牧,缓解畜草矛盾,也符合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规律,加快畜群的周转时间,提高牲畜商品率,实现保护草场和增加牧民收入“双赢”的目标。

(五)人工草地建设

人工草地是一种高产的牧草生产系。通过“增草”来实现草畜平衡,缓解生态压力。要以恢复草原植被、提高牧草产量、改良牧草品质为重点方向,不断提高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此促进草畜平衡,增加牧民收入,最终促使生态得到改善。阿勒泰市经济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阿勒泰市新增人工草料地3.01万亩,种植高产苜蓿1.43万亩、青贮玉米4万亩,分别完成计划101%、102%和100%;改良草地2万亩,新建青贮窖98座。在640台地实施2万亩补播改良。对10个草地类型共 19个样地57个样方进行了草地监测。

(六)草地改良

草地改良是指在不完全破坏原有天然草地植被的前提下,对草地施以划破草皮、施肥、灌水、补播牧草、除莠等一种或多种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良的天然草地。可以通过浅翻轻耙、松土补播、封育和等措施进行草地改良。

(七)实行生态补偿

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可以尝试把环境财政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注重资金的安排使用,应着重向草地保护方面倾斜。与此同时,应积极探索保护草地、防止草地退化的生态补偿方式,从体制、政策上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草地健康、持续地利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人工草地,实行草地可持续发展战略。

(八)充分发挥法律效

目前,草场的产权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草场产权界定不清、承包期较短以及草原流转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实行草场家庭承包经营是草地生态建设和牧区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所以,固定草地使用权,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把草地使用权长期固定给牧民使用,就会激发牧民建设草地、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周华坤,赵新全,等.层次分析法在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研究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5,(7).

[2] 王关东.我国草地退化加剧的深层次原因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7).

上一篇: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及战略选择 下一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评问题及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