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12 12:10:01

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河南省生产业存在着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专门人才、缺乏统一规划、企业盈利能力较差以及经营风险偏大等问题。河南省应通过营造适宜生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确定生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完善生产业统计调查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措施,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河南省生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719.1 [文献标识码] B

河南除坚实稳定的农业发展,为国家提供大量丰富的优质农副产品外,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进一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重点培育和支持生产业,是促进河南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一、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业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

目前,河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偏前阶段,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但生产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服务业比重的上升。截至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2%,其中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2%,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43.5%。200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2%,尚达不到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同期河南省的这一比重仅为29.9%,比全国水平低10.3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河南省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增加值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徘徊不前,见表1所示。

在全国31个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排名中,前六位分别是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它们的服务业竞争力得分分别是:79.30、78.04、77.46、72.20、67.70、66.73;河南省服务业排名第17位,得分是41.97。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当前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其竞争力,从而实现河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生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众多充满活力的竞争性企业参与。2008年,河南省主要生产业吸纳就业人口超过690万人,其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占主导地位,吸纳就业610.56万人;其他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软件外包、金融证券等新兴生产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发展明显滞后,见表2所示。

(三)生产业从业人员较少且缺乏专门人才

生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河南省的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机关团体、金融运作等部门,多数现代服务行业是专门人才稀缺。据河南省人才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因市场经济应运而生、极具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服务行业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从业人员的比重除科研技术及地质勘察业有三成以上外,其他非公有制现代服务行业中的比重普遍较低,见表3所示。

(四)企业盈利能力较差,经营风险偏大

从总体上看,河南现代服务企业除了所有者权益报酬率6.47%,略高于全国0.37个百分点外,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为0.44%和3.84%,比全国低0.68个和6.03个百分点。影响河南现代服务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的盈利能力低。河南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是0.24%、0.86%和1.01%,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3.6%、13.4%和2.2%;河南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是1.54%、2.49%和4.41%,仅为全国水平的21.1%、20.6%和20.0%。河南现代服务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经营风险偏大。主要原因是金融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9.97%,经营风险很高,比全国水平高4.49%。此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资产负债率55.11%比全国水平高2.83%,见表4所示。

(五)现代服务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河南省现代服务企业发展存在着各自为战的局面,因规模小而影响效率,且存在资源浪费情况。河南省现代服务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省政府部门的信息量有待充实。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于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

二、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营造适宜生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生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好的物质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商务楼宇,更要有好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从经济学上说,提高城市厂商控制力的关键在于这个城市有比较低的交易成本,低交易成本和生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具体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制的解除。目前生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管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管制,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邮政电信、银行利率等,都有明显的价格管制;二是审批资格管制,如文化、音像制品、电脑制版、律师、会计师、建筑师等营业执照的管制等。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将经历从管制逐步向解除管制的转变。为此,要形成有利于生产业发展的体制性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一方面河南要加强向中央政府的政策寻租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既有政策下寻求局部的创新与突破,这需要发挥政府与企业的合力。

2.人才战略的实施。生产业所包含的多数行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如信息咨询业、金融保险业、专业技术服务、研究与开发等。要利用高等学府的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也使得中外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不断涌入河南,为生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人力资源的支持,要逐步形成人才集聚河南的“乘数效应”和“规模效应”。在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应该为人才才智的发挥提供长效机制保障。

3.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其他产业一样,优惠政策的支持对于降低中介机构市场进入门槛,推动生产企业的初期发展十分重要。支持政策应该是一个相互关联促进的体系,它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扶持、产业布局、产业技术等组成部分,涉及到财政政策、融资政策、土地政策、激励政策等诸多方面。

(二)确定生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

生产业的行业可以进一步的细分为金融、保险、会计、管理咨询、科研、通讯、软件、物流等十多个门类,对于这些生产业需要根据河南的资源禀赋、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区别对待,才能使有限的生产要素发挥最大的市场价值。对此,笔者建议,河南生产业要重点发展国际金融业、商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

1.金融业。不断优化河南省的金融发展环境,构建功能丰富、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河南。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发挥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扩大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

2.商务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引导。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确立商务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应由行业总会履行的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三是加强监管,规范商务服务企业行为。四是联合重组,鼓励商务服务机构“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支持服务企业同时取得多种资质,开展多项服务;鼓励对外对内开放,包括引进国外同类企业到我国设立代表处,支持国内企业联系国外业务。五是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现代物流业。河南物流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较落后。除在市场、设施装备、制度等方面受到约束外,物流业发展尚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系统规划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对现有路网、传统物流节点等开发和改造力度尚显不足,物流资源没能充分利用。目前我们要紧密依托新郑机场、铁路和公路枢纽等重要的物流集结点,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物流设施,着力打造物流配送、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融资结算等功能的现代物流业,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一批专业化的物流园区,构建完善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确立郑州、洛阳在河南乃至覆盖豫西及周边省份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地位。

4.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一是依托于邮政和电信基础业务,在改善传统业务的同时,发展增值业务,开发新兴业务,促进普遍服务。二是立足于电信业务结构调整,发展互联网产业。三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法律环境、信用和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在线支付服务平台。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推广面向中小企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四是推进电子政务。整合网络资源,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交换中心、数字认证中心,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发基础数据资源和办公资源,完善重点业务系统。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互动的门户网站体系,依法开放政务信息,促进办事程序规范。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

5.旅游业。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使旅游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将河南建设成为包括游客集散、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信息咨询在内的中原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发展各类旅游公司,组建旅游集团,提高旅游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开发民间手工艺品、名胜古迹纪念品、地方特色产品旅游商品;提高商务酒店档次,完善旅游交通、导游、信息、安全、咨询、投诉服务系统,形成旅游咨询服务网络。

6.文化、体育产业。此类行业虽然目前总量不大,但成长性强,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品位影响较大。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掘传统中原文化精华,做好重要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开发,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区级文化馆、乡级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壮大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创作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河南省文化中心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

(三)高度重视宣传河南形象,加大招商引资

知名度是一种可贵的无形资产,是吸引外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引子”。河南省以历史文化名城享誉海内外,近年来,河南省的快速发展态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到河南投资,这既是河南省加大宣传力度的结果,同时他们本身和他们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也是河南形象的宣传员,对宣传河南形象的作用不可低估。要坚持“省外即外”,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吸引更多投资者投入河南建设,在为河南省建设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扩大河南的影响力。

(四)建立健全决策体系,完善生产业统计调查和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协调领导和办事机构,理顺政府管理部门职能,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出目标,确定主攻方向,把目标分解到单位,把任务落实到人,加强跟踪监测和督查考核,狠抓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

加强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对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完善行业运行状况的监测系统、抽查方式和统计网络。确定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渠道,建立对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社会福利业、体育和娱乐业12个行业大类正常的抽样调查制度,按省、市两级总体分步实施。完善指标体系设置,弥补数据缺口。强化统计调查手段,摸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貌,搞准现代服务业的调查统计数据,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正确决策提供及时服务。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服务业投资总额比重、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比重、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等为核心指标,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考核。

[参 考 文 献]

[1]河南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专题研究报告之七.河南工业产业集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河南统计网,2007-12

[2]河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中国统计网,2010-01

[3]王军虎.对我国现代服务业投入产出分析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8(11)

[4]吴现立,郭俊良.洛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分析与展望[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4)

上一篇:金融业在支持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