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工作研究

时间:2022-10-04 07:59:50

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工作研究

[摘 要] 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是帮助大学新生由高中教育转向大学高等教育的辅适应教育。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和掌握知识转变为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生活方式由完全高中的家长老师的管理变为自我管理,这种转变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并需要一定的指导。大学新生适应的基本特点是适应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适应时间的长期性,适应影响的多重性。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基本沿袭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主学习精神。适应期教育可以针对较为普遍的适应性不良问题开展活动,开展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为成人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 G523 [文献标识码] B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级新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情况,通过(选取200名2011级同学为样本,包括100名理工科、100名经管类新生,其中有效问卷196份)与个案访谈相结合,深入探究造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的内容及方案,对较为普遍的适应性不良问题开展预防教育。

一、新生适应的相关定义

(一)大学新生适应的涵义

作为一种转折期适应,大学新生适应是人生全部适应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适应。它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

关于适应期的划分,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是在入学第一学期,我们认为第一学期主要是新生感受大学生活,初步自我调整;第二学期开始时,新生对大学的生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考试、集体生活、学生社团、学生干部、贫困生、入党积极分子评选、课余生活的安排基本全部体验,问题的发现与调整主要集中第一学期期末和第二学期。因此,我们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期教育主要是指大一一学年的时间。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基本特点

第一,适应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每个人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具有明显。有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调查显示,大一入学新生从“陷入迷茫”到“走出困境”,46%的学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完成;43%的大学生则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而另外11%的大学生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第二,适应时间的长期性。从角色转变到完全适应的过程来看,一段时期内,大一新生的负性情绪体验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所增高。第三,适应影响的多重性。大学是半个社会,大学是一个开放的教育机构。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教育以外,课堂周围的社团、协会、学生会、以及半社会的教育培训结构(诸如各种考证培训班),以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兼职或者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对其适应大学生活的影响也变的多元,这些元素都影响着大一新生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

二、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内容及适应情况

(一)自主学习精神缺乏

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基本沿袭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而大学阶段,学习模式转变为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灌输式的教学变为启发式和自主研究为主。知识的输送量猛增,相关知识和科目的关联性、跳跃性增大,而且检验方式多样,竞争性不强,学习压力大大减弱。大学注重自学与自我研究,这些显著变化让很多高校新生较难适应,具体表现为自控能力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积极性不高,很大一部分新生不知道如何计划和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二)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困扰

中学的教育模式会让每个班级有自己固定的教师,因此同伴关系就有了相处的平台,而且因为高考的原因,教师对学习的学习非常的关心。而大学的同学首先来自不同的地域,其次会有不同的家庭、经济和教育背景,再加上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新生在建立自己新的交际网之前会有孤独感,无处倾诉,过度的自闭会更难以适应大学新环境的人际关系。

(三)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对大学入学适应有一定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25%的学生“不怎么习惯”或“很不习惯”大学的管理模式,21%的新生选择没什么感觉,基本适应大学的管理。不习惯的学生主要认为大学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效果没有高中好,速度快、互动少,内容枯燥;另一些学生则认为辅导员老师管得太少,有事找不到人,没有高中班主任那样事无巨细的管理到每一名同学,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对专业学习感到失落。不仅对专业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因为专业课程的设置分布在大学四个学年,而且专业课的教师与负责管理的教师又各有分工,学生对专业认证和对将来的就业感到茫然时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引导。这表明大学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教学细节上、管理者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尤其是辅导员教师队伍的素质对大学新生适应有一定影响。

三、适应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开展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

1.新生入学教育。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情况介绍、专业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以及时间安排,通过参观校园、图书馆、学习《学生手册》、宣扬寝室文化、举办新生讲座等形式重点指导学生注意大学的生活节奏,调整作息时间和学习、生活的生物钟。从而使新生逐步达到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充分发挥导生、学生组织的作用引导大一新生正确分析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尽快熟悉大学的学习方式。

2.专业介绍以及学习方法的教育。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截然不同,高中教育要求学习掌握大纲规定的知识,而大学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创新和科研能力。因此,针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介绍以及学习方法的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式,培养专业认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专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的就业前景问题。教育部要求高校必须从大学第一期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只是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是不够的,应该从大学新生就开设就业指导课,越早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新生确定学习目标。

3.引导大学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对于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新生的了解状况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学新生入校就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引导新生培养自我意识,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将自身特点同专业方向结合,培养个人能力就会有具体的方向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还有利于帮助新手规划四年的学习和具体时间段的计划,防止出现因大学自由时间多无从安排导致的空虚无聊感。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助于新生完成社会人、职业人的观念与技能的培养,使其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逐步完成其社会化,逐步掌握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与劳动能力,为走向社会、步入职业生涯做好积累与准备工作。

4.开展丰富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何帮助引导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由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学校应该有整体规划,针对容易出现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端正思想,了解大学生活与高中的不同之处,需要作出那些调整和适应,以应对新的挑战。在我们的调查中,大一新生对于主题教育活动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对于学校针对新同学开展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系列指导活动,他们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学校应该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便帮助新生尽快、顺利地度过适应期。

(二)针对具体不适应问题开展具体适应性教育

1.因适应性不良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当今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大学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开展起来。但是因为心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员来开展教育,因此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大面积的课堂授课,只有出现严重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才会开展好心理咨询工作。由于大学新生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心理方面的教师及时、有效的开展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要组织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验,获得第一手资料,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出现问题的新生进行跟踪,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时期。其次,加大心理教师的培训和安排,对适应性不良问题开展专项的咨询服务防范于未然,保障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发展。

2.开展团体辅导,引导新生积极适应。由于每一个大一新生都面临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问题,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团体辅导就想预防针一样可以提前对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开展教育和指导。有一些问题如果在较长时间内仍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属于新生的普遍问题,那么就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去予以解决。团体辅导最好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是每个人都能了解集体中其他成员的状况,对比自身的状况调整人际关系、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最重要的是通过团体辅导,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分享他人的经验,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完成角色转变,尽快解决适应性不良问题,融入新的大学生活中。

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是帮助大学新生由高中教育转向大学高等教育的辅适应教育。大学是一个人由青春期走向成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如果高校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做的比较好,那么高校新生在后期的大学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就比较顺畅,对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也具有积极意义。另外,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个体的每一次适应新的环境实质上是个体社会化过程,而个体社会化成功与否以及社会化的程度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大学新生适应不仅对个体发展有重大作用,也对社会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张国防.浅析大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3)

[2]周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韩毅.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4]李远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研究[J].世纪桥,2011(9)

[5]吕素珍,程斯辉.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上一篇: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研究 下一篇:非营利组织执行力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