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时间:2022-05-12 08:57:57

【前言】125例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3 标本采集 宫颈分泌物。 1.4 试剂及方法 珠海迪尔生产的支原体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按说明书要求操作。a.用无菌吸头吸取培养基100ul加入检测卡C-空白孔;b.将采集的试子插入培养瓶,在靠近液面上方的瓶壁挤压旋转试子,使试子中样本渗入,充分混匀接种标本的培养基...

125例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摘要】 解脲支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致病性比较弱的条件致病病原体,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125例解脲支原体的药敏试验,探讨解脲支原体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耐药性

解脲支原体又称解脲脲原体(uu),是一种原核微生物。基本为球形,也可呈球杆状或丝状。因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呈针尖大小,又称微小支原体,高度多形性,无细胞壁及前体,由三层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膜样结构及一层类似毛发结构组成,细胞器极少。解脲支原体基因组为环状双股DNA,全长200-300万bp,革兰氏阳性细胞含量为25.5%。几乎所有ATP合成都是尿素水解的结果,产生一个产能的电化学梯度。解脲支原体不编码某些高度保守的eubacteriac酶,包括细胞分裂蛋白Ftsz,Chaperonins,GroEs及GroEl和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解脲支原体有6个密切相关的铁转运体,其是通过基因复制产生,提示其有一种在其他小基因细菌所没有的呼吸系统。解脲支原体分为14个血清型,根据分子学特征分为两群:生物一群和生物二群。生物一群包括1,3,6,14基因组较小的血清型(0.75-0.87mb),生物二群包括其余10个基因组较大的血清型(0.88-1.2mb)。有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以生物一群为主,而且是以生物一群中的1.3.6.型的单纯感染为主,解脲支原体菌株的分群有助于阐明生物群或血清型与疾病之间的可能联系,但具体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原理 培养基中含有支原体基础肉汤、马血清、酵母提取液、酚红指示剂、混合抗生素、生长因子、尿素和精氨酸等物质,当解脲支原体生长时,尿素和精氨酸分解生成的碱性物资引起PH上升,培养基由黄色变成红色。培养基内加有抑菌剂,可抑制生殖道中的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1.2 检测对象 2012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125例女性患者,年龄19-53岁。

1.3 标本采集 宫颈分泌物。

1.4 试剂及方法 珠海迪尔生产的支原体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按说明书要求操作。a.用无菌吸头吸取培养基100ul加入检测卡C-空白孔;b.将采集的试子插入培养瓶,在靠近液面上方的瓶壁挤压旋转试子,使试子中样本渗入,充分混匀接种标本的培养基,取100ul加入检测卡的各孔中(C-孔除外);c.各孔滴加2滴无菌矿物油,盖上检测卡盖,置37℃孵箱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2 实验结果及分析

125例检出解脲支原体≥104cfu的患者,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如下:

3 讨 论

解脲支原体赖其特殊的终端结构,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其产物可损伤细胞,并进入宿主细胞内,可引起寄宿部位的炎症。细胞壁的缺失使解脲支原体在革兰氏染色中不易着色,细胞较小易与标本中组织碎片相混淆,天然耐受所有β-内酰胺类,磺胺嘧啶和利福平。我国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是:①抗菌药物应用指针太松;②过度应用为主要倾向:重复使用;过大剂量使用;过长时间使用;过多联合使用;③对药物及细菌了解不足:抗菌活性、细菌耐药;抗菌谱;药代药效特征;毒副作用;④利益驱使;⑤抗生素自由购买;⑥非人用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这些滥用抗菌药物的后果是:药物灭活酶的产生: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主动外排泵的作用,结果是耐药菌株的产生。上表中可以清楚看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到了100例,远大于克拉霉素的52例,第三是司巴杀星的31例,第四是阿奇霉素29例,第五是左氧沙星28例,第六是27例,第七是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26例,第八是强力霉素10例,第九是四环素和美满霉素8例,第十是交沙霉素1例。临床医生应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基本原则:①抗菌药物应用必须具有明确适应症;②根据细菌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抗菌药物;③根据抗菌药物特点应用;④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抗菌治疗方案。 四环

素 左氧

沙星 红

霉素 交沙

霉素 强力

霉素 环丙

沙星 氧氟

沙星 美满

霉素 罗红

霉素 阿奇

霉素 克拉

霉素 司巴

沙星

TET LEV ERY JOS DOX CIP OFL MIN ROX AZI CLA SPA

敏感

例数 116 27 91 124 114 9 21 111 99 96 73 54

中敏

例数 1 70 7 0 1 16 78 6 0 0 0 40

耐药

例数 8 28 27 1 10 100 26 8 26 29 52 31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闻玉梅.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第一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3] 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叶顺章.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第一版.科学出版社.

[5] 王贤才,编译.当代性病诊断与治疗.第一版.青岛出版社.

上一篇:探讨基层卫生机构定期随访对高血压防治的影响 下一篇:多吃素食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