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1 10:28:19

125例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资料,寻求降低其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收治的125例小儿急性中毒资料。结果: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小儿急性中毒好发年龄,通过消化道吸收中毒为主。结论:避免或降低小儿急性中毒发生的关键在于预防。

【关键词】小儿;中毒;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9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27-01

小儿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是导致小儿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儿中毒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差异大,病史采集困难,容易延诊、误诊。发生急性中毒,应该立刻进行治疗,拖延时间往往失去抢救的机会[1]。现将我科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25例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81例(占64.8%),女44例(占35.2%);年龄4月~13岁,其中0~1岁15例,~3岁49例,~6岁38例,~14岁23例;农村儿童112例,城镇儿童13例。

1.2 中毒原因及种类:食物中毒23例(占18.4%),包括桐子、马桑、毒蕈、亚硝酸盐等;药物中毒20例(占16.0%),包括异丙嗪、硝苯地平、卡马西平等;农药中毒24例(占19.2%),包括菊酯类杀虫剂、百草枯等,;鼠药中毒13例(占10.4%);消毒剂中毒5例,包括高锰酸钾、过氧乙酸;樟脑丸中毒1例;驱蚊药中毒3例;酒精中毒1例;汽油中毒1例;一氧化碳中毒6例;蜂刺中毒28例。

1.3 中毒途径:经消化道吸收中毒90例;经呼吸道吸入中毒6例;经皮肤吸收中毒29例。

1.4 就诊时间:30分钟~10天。中毒后

1.5 治疗转归:住院天数1天~25天。其中,101例治愈出院,23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

2 讨论

小儿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毒物迅速进入人体内产生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2]。近年来小儿急性中毒已成为儿科急诊的常见疾病之一,通过对本组资料的病因分析,现将中毒原因分析如下:

1)患儿方面:①中毒好发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吸收中毒,这与该年龄段患儿活动范围逐渐增大、对周围事物好奇、安全意识差、对危险事物识别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喜欢用嘴识别物品、模仿他人服药或误当零食等有关。②本资料中因受责备而自杀性服毒3例,可能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溺爱或关爱不够、受挫能力差、学习压力大等有关。③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可能与男孩胆大、活动范围广有关。

2)监护人方面:①安全意识差,看护不严,将药物放在小孩可接触范围,对危险事物警惕性低未及时移除或远离。②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增加,小孩主要由老人带,使得小孩被溺爱或关爱不够、心理卫生教育被忽视。③缺乏医学常识,如给患儿服用成人药物或超剂量服用小儿药物、杀虫剂用于人体、误喂毒蕈、烧木炭取暖等。本组资料显示中毒后

3)地区特点:我们所处地区以农业为主,除草剂、杀虫剂及灭鼠药的使用较为广泛,常与食物拌放,故农药及鼠药中毒较多;植被丰富,植物性食物中毒有桐子、马桑、蓖麻子等。蜂刺中毒主要集中在9~11月份。故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小儿中毒发病率明显高于城镇。

4)医药卫生管理方面:①基层医生不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开药,给患儿服用成人药物或粗心大意致小儿服用药物超剂量。②药品监管不力,在药店可随意购买处方药或明令禁止销售、食用的药。

综上可见,避免或降低小儿急性中毒发生的关键在于预防,监护人在生活中应尽到对小孩的监护责任,提高医学常识,合理用药,加强对药物、农药等的保管,教育孩子远离毒物, 加强对小孩的心理卫生教育。中毒后早期发现,及时就诊以减少急性中毒引发的伤残与死亡。

参考文献

[1]诸福棠.s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18.

[2]郭心爱,张海燕,刘俊兰.引起急性中毒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09,6(5):111。

上一篇: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136例手足口病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