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玄机”

时间:2022-05-12 07:57:12

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玄机”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投资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略升4%,部分7天期理财产品因高收益受到投资者追捧。不过,银行却在兑付期限上设下“玄机”,下调了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据银率网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中长期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在收益表现上存在分化。其中,中长期产品收益率呈大幅下滑态势,而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依然保持在较高位。1个月(含)以下期理财产品的市场平均收益率为3.83%。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的市场平均收益率达4.33%。

值得一提的是,7天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最为突出,其发行主体多为城市商业银行及少数股份制银行。以平安银行为例,其多只7天期理财产品收益超过4%。据平安银行人员称,该行推出的这类产品销售情况火爆,常在半天内哄抢而空。

不过,投资者真的能在短期内如期获得高年化收益吗?—位李婆婆购买了一款7天期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时实现了预期收益,但利息却延迟了3天到账。说好的7天理财变为10天,到账利息却仍以7天计算。3.56%的年化收益平摊到时间成本上,其实并未那么高。

原来,某些银行在宣传理财产品时,往往强调年化收益率,而忽视告知投资者申购期和清算期的利息计算。理财产品的买卖过程包括申购期、产品期、清算期,而资金在申购期和清算期的两个阶段是没有利息的。

以某银行发行的7天理财产品为例,50万元以下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1%。产品申购期为1天,产品期为7天,清算期通常为3个工作日左右。在产品申购当天购买,资产被冻结1天,清算期间,同样不计入利息日,银行实际占用投资者资金共11天左右。而若产品在清算时,恰逢遇上双休日,则兑付期很有可能变为5天。产品从购买到收益到账共达13天。但仍以7天计息。意味着投资者以7天的收益率投入了一只13天的理财产品。

另外,某些商业银行偶尔也会巧踩“时点”,在国家法定假日前发售超短期理财产品,当产品到期时遇上法定长假,清算日则会继续顺延,银行兑付期进一步拉长。而产品标榜的高收益率,也因银行占用资金的时间过长大打折扣。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指出,出现兑付期拉长的现象,与银行通过理财资金揽储有密切关系。银行理财产品在每月26日至月末会出现集中到期的现象,即月末这几天会有大量理财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回到银行。通过对兑付期的时间安排,这些资金就能作为存款,帮助银行通过月末的贷存比考核。

“兑付期延长,银行能将资金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本银行。一方面能扩大存款基数,应对指标考核;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约资金使用成本,因为这一部分资金不用支付利息。”曾韵佼表示。

目前,银行监管部门还未出台明确的、对银行理财产品兑付期天数的规定,因此商业银行的此番做法未违反相关规定。商业银行的态度则是,一切按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支付利息。

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尽量购买投资期限较长的产品,投资周期较长的产品收益较高且相对稳定。此外,即使将清算日平摊在较长的产品期限内,投资者损失也较少。不过,对于产品投资到期日至收益到账目这段空白地带的计息问题,还望监管部门出面予以保护。

上一篇:杨元庆巅峰危机 下一篇:艺术电影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