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痤疮的中医证候研究

时间:2022-05-12 12:15:04

大学生痤疮的中医证候研究

摘要:大学生群体是痤疮高发人群,痤疮这一疾病的危害性在这一特殊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但其治疗现状并不理想,因痤疮的中医证候辨证较混乱,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证候研究仍然是片空白。

关键词:大学生;痤疮;中医证候

痤疮[1],又称青春痘,是临床上常见的损美性疾病,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初起为针尖大小,可发展成脓疱、结节、囊肿,甚至形成疤痕。痤疮的出现不仅影响大学生们的容貌更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引发不良情绪,例如焦虑、自卑、抑郁等。《中国痤疮治疗指南》指出目前我国痤疮发病率为70%~87%。陈莹等调查广州2252名不同学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大学生[2],其痤疮患病率为85.3%,现患率为36.4%。现代中医对痤疮的分型趋向于多元化,但是没有一个可靠统一全面的标准。中医对痤疮的辨证多囿于热而忽视寒[6],所以本文旨在整理出痤疮的证候类型。

1 辩证要点

1.1热盛型[3]

1.1.1肺经风热 多因生机旺盛,血气充沛,阳热偏旺,热盛伤肺,肺热熏蒸,蕴阻肌肤[4]。症见:除共有症状外,痤疮多长在两颊,且会伴有痒痛;面部或皮肤爱出油,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光发亮,喜食肥腻或辛辣之品[5]。

治法:泻肺清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药用枇杷叶、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桑白皮、地骨皮、制大黄、南北沙。

1.1.2心火亢盛 心经伏热,恋而不去,心火亢盛,积热上冲颜面而发。症见:除共有症状外,痤疮以前额为主,心烦,小便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治法:清心泻火。

方药:泻心汤加减。药用生地黄、赤芍、丹皮、黄芩、丹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4]。

1.1.3肝火亢盛 病多由性情急躁,或情志不畅,肝失疏泄,郁久化火,肝火亢盛,外泛肌肤而成[6]。症见:除共有症状外,痤疮以两颊为主,易烦躁易怒,胸闷不舒,目赤口苦[7]。

治法:清肝泻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8]。药用龙胆草、黄芩、山栀、生地黄、柴胡、车前草、泽泻等。

1.2脾胃湿热型 症见:除面部粉刺外,还有较多的红色丘疹,以及内有脓液的脓包,面部以唇周、下颌为主,舌红,舌苔厚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9]。

方药: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6]。

1.3痰湿凝结型 症见:痤疮为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很大很硬,摸上去疼的结节、囊肿或已形成“凹坑状”瘢痕及色素沉着;皮色暗红或仅有凹坑状瘢痕,与皮肤颜色近似;体型偏胖,有嘴里经常有黏黏腻腻的感觉,尤其是早晨起床后;舌苔白腻[10]。

治法:化痰祛湿。

方药:消痤饮加减(方药)或海藻玉壶汤[8]。

1.4脾虚寒湿型 近年来发现一些痤疮患者的症状呈一派寒象的特点,不能用清热的治法,应该采取温阳健脾,利湿化痰的治法。

症见:痤疮皮损色红不鲜,皮疹以脓疱、结节、囊肿、疤痕为主,皮肤、面部爱出油,食欲不振;精神不振;嘴里经常有黏黏腻腻的感觉,尤其是早晨起床后;常感觉身体沉重、肢体倦怠无力,嗜睡,或经常手脚冰凉,尤其是秋冬季节,即使衣服穿得比一般人多,仍然感觉手脚发凉;稍进油腻之物就拉肚子,或大便次数增加,苔腻,脉滑等。

治法:健脾温阳,利湿化痰。

方药:当归四逆理中汤加减。

1.5肝气郁滞型 症见:爱生气激动或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大;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或不由自主叹气;女生在经期时有胀痛不适的感觉、在经期有痛经。

治法:疏肝理气散结。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11]柴胡、枳壳、赤芍、白芍、生甘草、香附、丹皮、栀子、连翘、夏枯草等。

1.6阴虚型 症见:痤疮表现是除粉刺外,还有一些红色的丘疹,伴有小脓疱、小结节;面部皮疹为鲜红色;口干口渴,腰膝酸软、手脚心热或晚上睡觉后出汗,大便干或便秘,眼睛容易疲劳,出现干涩、酸痛、视物不清,不易入睡或醒的早、稍有动静就会醒来,舌红苔少,脉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一贯煎、酸枣仁汤加减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阿胶、鸡子黄、芍药、黄连、知母、酸枣仁、茯苓、川芎等[12]。

1.7冲任不调型 症见:痤疮反复发作,月经前加重,经后减轻,在经期时有胀痛不适的感觉,在经期有小腹隐隐疼痛或无痛经现象;月经不调。

治法:调和冲任,理气和血。

方药:金菊香煎剂加减和逍遥散加减[13-14]。

1.8痰结血瘀型 症见:痘痘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很大很硬,摸上去疼的结节、囊肿或已形成"凹坑状"瘢痕及色素沉着;皮色暗红或仅有凹坑状瘢痕,与皮肤颜色近似;女性月经色暗红,发黑,月经带血块,舌红,舌上有瘀斑,或舌下两条青筋紫黑、粗大。

治法:活血化瘀,凉血消痈。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赤芍、苏木、当归、川芎、丹参、半夏、陈皮、茯苓、浙贝、生牡蛎、紫花地丁等。

2 结论

综上所述,痤疮的中医辨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风热、湿聚和血热三型,提出了从心、肝、脾、肾论治及湿热、痰凝、寒湿、气滞、血瘀、冲任不调、阴虚等辩证观点,并且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群体面临就业、升学等压力,对容颜越发在乎,对痤疮疗效就越发重视,所以深入研究大学生痤疮的特点和临床辨证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33.

[2]郭潋.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2,6(6):759.

[3]孙洁.中医古方辨治痤疮临床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8).

[4]吴胜利.痤疮的治疗难点和中医辨证思路[J].新疆中医药;2013.31(5):103-105.

[5]刘吉凤.青春期寻常痤疮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医研究,2010,23(7):30-33.

[6]涂h.程桂英教授治疗痤疮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1,17(2):7-8.

[7]夏梦.段行武老师从肝论治痤疮经验举隅[J].现代中医药,2011,31(1):6-7.

[8]傅佩骏.马绍尧脏腑辨证法治疗痤疮经验撷要[J].江苏中医药,2005,26(10):11-12.

[9]杨彩虹,曹立虎,高晓雯.岳仁宋教授从脾论治痤疮经验简介[J].新中医,2012,44(7):215-216.

[10]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65-1169.

[11]邱桂荣,何斌,许来宾.疏肝解郁行气法对痤疮之肝郁气滞型患者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18.

[12]李惠林.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体会[J].新中医,2011(1):131-132.

[13]徐爱琴.徐宜厚诊疗痤疮经验[J].中医杂志,1998,39(2):80-82.

[14]张志礼.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上一篇:美宝湿润烧伤膏在宫颈LEEP刀术后应用 下一篇: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防治的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