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性质探析

时间:2022-05-11 08:15:49

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性质探析

摘 要: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理论问题,也是对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进行研究的前提问题。通过对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分析,阐释其相关五种法理依据,从而对该请求权的性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性质认定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54-02

一、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

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以下简称“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是指第三人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请求保险人直接给付保险赔偿金的权利。其中存在两层法律关系:被保险人基于侵权或违约行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及被保险人基于海上责任保险合同对保险人享有保险赔偿金的给付请求权。前者称“责任关系”,后者称“责任保险关系”。依责任保险中分离原则,这两种关系应严格分离[1]。分离原则的法理基础在于合同相对性原理。第三人无法直接向保险人请求损害赔偿,即依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因此该原则是第三人权利保护的一大桎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合同的相对性原理已发生演变,其意义仅在于约束合同当事人履行义务,而非排斥第三人取得合同上的权利或利益[2]。此突破是第三人直接请求权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完全打破了海上事故中“第三人—被保险人—保险人”传统顺序理赔模式,第三人越过被保险人直接向保险人请求保险赔偿金;反之,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发展实际是该原则逐渐受限的过程,有利于海上责任保险目标的实现。因此,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对合同相对性的突破是对该原则自身缺陷的最好弥补。

二、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法理依据

目前学界关于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理论依据有多种观点,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以下几种。

1.债权人代位权说

在海上责任保险中,债权人代位权理论的适用模式为:因被保险人的侵权或违约使第三人对被保险人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债权),第三人为债权人,被保险人为债务人;赔偿责任被依法确认后,被保险人基于合同对保险人享有保险金赔付请求权(债权),被保险人为债权人,保险人为债务人(次债务人),该保险赔偿金为到期债务;被保险人怠于行使对保险人的债权时,第三人有权代被保险人之位以自己的名义向保险人行使债权请求权。

依该说行使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并不能切实保证第三人利益,原因如下:首先,我国代位权制度规定于《合同法》及其解释中,而海上责任保险中普遍存在的是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侵权之债,如碰撞责任、油污损害等。该侵权之债可否由第三人代位行使依赖于代位权制度可否扩张适用于整个民法领域这一问题的解决[3]。其次,债权人代位权行使要求债务人既不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又不向次债务人主张到期债权,导致债权人债权无法实现。因此第三人对被保险人的损害赔偿请求应确定。但现代海上责任保险的发展使得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可以绕过被保险人,无须取得对被保险人确定的赔偿请求,这可从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7条看出。再者,债权人行使代位权须通过诉讼方式,而不能直接行使,第三人只能向法院请求以自己名义代位行使债权。这不但没有简化索赔程序和节省诉讼成本,反而使第三人索赔过程更加复杂,与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的目标不符。因此,该说与海上责任保险发展趋势及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的设计理念并不吻合。

2.法定权利说

法定权利说是指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取得及行使要件和范围等都由法律和责任保险合同直接规定,属于法定权利。

有的学者认为,该说无法解释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与被保险人的保险给付请求权之间的关系等[4]。笔者持相反意见,因为受合同相对性束缚,传统民法理论并不能赋予第三人以直接请求权,必须借助于法律直接明确的规定,法律如此规定也是基于社会公平考虑(更好地保护第三人利益)和对效率的追求(避免重复诉讼等)。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可分为附抗辩事由和不附抗辩事由两种。海上强制责任保险中为不附抗辩事由的直接请求权,保险人不能以对抗被保险人的理由来对抗第三人。由此,法定权利说有其积极意义。

3.原始取得说

在法定权利说基础上,日本学者发展出原始取得说,认为“受害第三人于损害发生的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原始取得与被保险人当时所拥有权利同等内容的、完全独立的权利。”

和法定权利说比较,两种学说都强调法律对直接请求权的直接赋予性,但也有差别:法定权利说强调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法定”既包括法律规定,又包括合同约定,因此可以解释附抗辩事由的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原始取得说则主张严格法定性,强调第三人直接请求权仅因法律规定产生,因此不能阐释第三人依合同取得直接请求权的情形,无法解释为什么该请求权需受保险合同本身约定的限制;且严格法定性要求第三人和保险人之间法律关系都必须有法律明确规定,加重立法负担,因此也不宜采取原始取得说。

4.权利转移说

该说认为,被保险人依保险合同享有保险给付请求权,并可依法律或协议将其转移给第三人,第三人从而取得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根据该说,第三人权利与被保险人依保险合同所获权利直接相连,第三人向保险人索赔的数额、范围、途径等皆可直接援用现有规定,就像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索赔一样,从而减轻了立法负担。

但从反面来看,该说对第三人极其不利。它强调第三人权利与保险合同间的关联,第三人因权利转移取得的直接请求权在性质、内容和行使等方面都应与被保险人权利相同,且这种转移须在法律规定或协议约定下才发生,也仅转移保险给付请求权,因此第三人行使请求权的范围不能超过约定范围,且受被保险人对保险人义务的限制。这意味着,若保险合同约定了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抗辩事由,则保险人可对抗第三人而不承担保险责任,即形成了附抗辩事由的直接请求权[5]。例如,若被保险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则保险人可对抗第三人而免责。因此,该说必将随着法律越来越淡化海上责任保险单纯作为被保险人损失填补的初衷,转而更注重第三人权利保护而受到越来越直接的挑战[6]。

5.责任免脱给付说

该说与权利转移说相反,主张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实质是第三人对保险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而非保险给付请求权。尽管该说体现了对第三人利益的充分保护,但它却以民法中的连带保证原理作为理论基础,保险人对于第三人而言是法定连带保证人。这就与该说具有的创设第三人独立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功能不合,因为若第三人对保险人享有独立损害赔偿请求权,其不需借助连带保证来主张权利。因此,该说有自相矛盾之虞。

通过对以上五种关于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法理依据的逐一分析可见,法定权利说能相对较好地阐述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无论是否附有抗辩事由,都应承认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是第三人向保险人请求保险金给付的直接、法定的请求权,即使是合同约定取得情形下,也仍是来源于法律对合同效力的承认。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界定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

三、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认定

如前所述,法定权利说是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合理法理依据,从而可进一步分析出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性质:无论海上强制责任保险或任意责任保险中的第三人直接请求权,都非继受被保险人对保险人的权利,而是一种独立的法定权利。即无论是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第三人直接请求权,都是第三人向保险人请求保险金给付的直接、法定的请求权,具备独立性,既独立于第三人对被保险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又独立于被保险人对保险人的保险给付请求权。笔者之所以对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作如此界定,原因如下。

其一,第三人直接请求权与保险给付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同。首先,三者的权利义务主体不同。在海上责任保险中,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是第三人向保险人行使的一项权利,权利人是第三人,义务人是保险人;保险给付请求权是第三人的损害赔偿额确定后,被保险人基于保险合同向保险人主张的权利,义务人同是保险人,而权利人是被保险人;损害赔偿请求权则是海上保险事故发生后第三人向加害人被保险人请求赔偿的权利,第三人是权利人,义务人是被保险人。其次,三种权利产生的依据不同。根据法定权利说,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是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产生的;保险给付请求权根据权利转移说,是依据合同约定产生;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产生依据则是侵权或违约事实的发生。因此,三者相互独立,只要不违反不重复填补的原则,一方请求权行使不影响其他请求权实现。

其二,现代海上责任保险已由最初纯粹填补被保险人损失的目的逐步向保护第三人利益的立场转变,发展到今天以保护第三人利益为目标,加之国际公约与各国国内立法纷纷赋予第三人以直接请求权,这种国际趋势成为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独立性的现实基础。随着海上责任保险制度日益发展,将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界定为一种独立的、法定的权利,能更好地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出现是海上责任保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与海上责任保险越来越关注保护第三人利益的目标理念相适应的。研究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明确其性质问题,而性质的界定又有赖于对其法理依据的理解。关于其法理依据的种种学说,各有利弊,综合权衡后以法定权利说作为其法理基础更合理,在此基础上相应地可将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界定为一种第三人向保险人请求保险金给付的直接、法定的独立请求权。这一性质的界定与海上责任保险愈加关注第三人利益的目标理念也是相吻合的。

参考文献:

[1]杨佳元.保险对损害赔偿责任法之影响[J].月旦法学杂志,2001,(6).

[2]柳强,安馥,刘颖娜.论海上强制责任保险中直接请求权问题[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1).

[3]李可.海上责任保险及其发展趋势[D].上海海事大学,2005.

[4]韩冰.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

[5]马炎秋.论第三人对责任保险人的直接诉讼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林春红.第三人对船东互保协会的直接诉讼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

上一篇:从综合实践活动中探寻语文教学迷失的本真回归... 下一篇:关于如何推动生活科学教育进大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