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健离职:国投瑞银“创新”标签难再留

时间:2022-05-11 06:27:49

尚健离职:国投瑞银“创新”标签难再留

如果给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国投瑞银”)贴一个标签,“创新”应该是这家上海滩基金公司留给外界比较直接的印象。然而已连任两届的总经理尚健的离职,使得这个标签能否继续贴住,成为一个大问号。

11月7日,国投瑞银公告称,总经理尚健因个人原因正式离职,由国投瑞银现任副总经理刘纯亮代任总经理。刘纯亮2007年加入国投瑞银,曾先后担任中国证监会稽查员、博时基金公司监察法律部负责人、督察长。

最近两年,基金公司已经有超过半数总经理离职。离职往往伴随着高层的震荡,国投瑞银是否能摆脱这一魔咒,现在尚不清楚。该公司有关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目前看高层没有大的变化。”

国投瑞银的前身是2002年6月由河北证券、国信证券等五家公司成立的中融基金公司,该公司成立后,股权多次变更,2005年6月瑞银集团以49%的持股比例入驻中融基金公司,中融基金公司由原来的中资基金公司变更为由瑞银集团和国投信托共同持股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

“创新”标签难再留

2006年5月,尚健加盟国投瑞银。

正如国投瑞银对外所称,自2005年合资以来,公司展现出快速发展的蓬勃朝气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与总经理尚健密不可分。

尚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金融学博士,加盟国投瑞银之前,先后担任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处长、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战略委员会副总监、华安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银华基金公司总经理。

从最早在证监会工作,到后来在上证所、华安基金、银华基金,尚健的工作大都与产品设计有关。这包括从开放式基金框架的搭建,到ETF、期权产品、增强型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分级产品等,尚健均参与设计,并与上证所合作设计了“上证基金通”。

尚健担任华安基金公司副总时,分管产品开发,国内首只增强式指数基金华安180的问世,与其密切相关;担任银华基金总经理期间,在尚健的各方疏通下,银华基金公司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在国内基金业第一个推出“上证基金通”产品,与此同时,其把分级概念引入货币基金。

担任国投瑞银总经理之后,尚健在产品创新上更是不遗余力。

2007年7月,国投瑞银发行了国内的第一只创新型分级公募基金产品,开启了分级基金发行的序幕。尤其是2009年以来,国内分级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9年国投瑞银又发行境内首只创新分级指数基金——国投瑞银瑞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

创新为国投瑞银带来新的增长,并成为业内最具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的基金公司之一。

据Wind数据显示,2006年二季度末,即尚健加盟国投瑞银的季度末,该公司基金总份额44亿份,总资产规模54亿元,排在49家基金公司第26名。截至2012年9月30日,国投瑞银的资产管理规模为355亿元,排在可比的70家基金公司第23位。

尚健的离职虽然不能等同于国投瑞银整个团队的没落,但是尚健为国投瑞银贴上的“创新”标签,要继续保留存在一定的难度。

投研人员开始流失

国投瑞银旗下基金业绩大多处于中上游水平,但业绩分化比较明显尤其是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初,最近三年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中,除了国投瑞银核心企业和国投瑞银成长优选外,其余4只基金业绩均排在同类基金前二分之一,其中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取得6%的正收益。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自今年9月15日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国投瑞银旗下有三位基金经理先后离职。投研团队一向比较稳定的国投瑞银,在总经理离职前投研人员开始频频流失。

9月15日,国投瑞银公告,国投瑞银货币市场基金经理李达夫因个人原因离职,同一天,国投瑞银稳定增利基金经理韩海平也离职。韩同时兼任国投瑞银固定收益部副总监,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5月加入国投瑞银,曾担任融鑫基金、国投瑞银双债增利基金、国投瑞银货币市场基金、国投瑞银稳定增利基金经理。

10月30日,国投瑞银再次公告,国投瑞银核心企业基金经理之一的黄顺祥因个人原因离职,黄自去年8月份开始与綦缚鹏共同担任该基金经理,然而,该基金业绩一直不好。

最近三年,国投瑞银旗下最差的基金便是国投瑞银核心企业。今年以来,该基金净值损失了4%,在同类290只基金中排第236位;近三年,净值共亏损了30%,在同类172只基金中排第150位。Wind数据显示,该基金连续近三年排在同类基金的后二分之一。

目前国投瑞银核心企业由綦缚鹏单独管理,其同时单独掌管的国投瑞银成长优选,两只基金今年业绩均不理想。资料显示,綦缚鹏曾任华林证券研究员、中国建银投资证券高级研究员、泰信基金高级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助理,2009年4月加入国投瑞银。

上一篇:瞄准千亿抗衰老市场 如新业绩大增23% 下一篇:德国好声音 蒂勒曼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