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焦虑倾向的矫正

时间:2022-05-11 05:09:30

小学生焦虑倾向的矫正

[关键词]焦虑 小学生 心理障碍

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不是先天的遗传,更不是其自身的性格特点,它受学生所处的心理环境,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带来的影响。问卷调查发现,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学生在学校与人相处时感到不够适应,如他们感到“冷漠无助”“生活缺少知心朋友”“不被人理解”,等等。这些明显表现出学生对人焦虑的心理障碍。

如何及时消除学生焦虑的心理障碍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

1.主观方面

(1)自卑。怀疑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旁人相比欠缺。在学习或生活中害怕担风险,缺乏信心,从而导致难与周围同学相处,限制了交往范围。

(2)腼腆。好多同学不敢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总习惯独自躲在角落里。学习上碰到难处,宁肯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也不愿求助于老师和同学。长此以往割断了与身边同学的接触和联系,阻塞了信息沟通的渠道,使其产生对人焦虑的心理问题。

(3)多疑。个别学生(女生多见)整天疑心重重,怀疑一切,看到其它同学聚在一起总以为是在议论自己,浑身感到不自在,这样的学生经常处于惊恐不安之中,缺少知心朋友。

2.客观方面

(1)心理负担过重,学习动机过强,总希望自己处于领先地位,加之父母要求过于严格,达不到要求便会遭到斥责,久而久之便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结果造成焦虑。

(2)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靠突击,没有真正掌握知识,遇到问题就容易产生焦虑。

分析了心理问题的成因,要适时适度进行指导。通常采用渲泄法、角色替换等方法,针对其病因多方位进行治疗。

对存在焦虑倾向的同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辅导教育:

1.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对人存在焦虑倾向的学生多数对获得良好的交往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鉴于所处的环境和对他人过分的多疑、自卑等情绪,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体贴和帮助,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诉说,有人能帮助他对内心矛盾作出解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渲泄法疏导有心理障碍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困苦,来缓解情绪压力。同时,还可以运用角色调换法,变向将合理的思维方式取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信念替代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减少不合理信念给学生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2.建立正确思维方式

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重新建立与人和谐相处的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行为习惯。在建立正确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多接触周围同学,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

对存在学习焦虑倾向的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

1.减轻心理负担

教师应教给学生放松的技能:通过短暂的休息,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和思想,伸展四肢并变换身体的位置,做几次缓慢的深呼吸,并在呼吸时说:“放松”。对于来自家长的压力,可以通过日常游戏中的角色替换法来克服,游戏中可以由学生扮演家长,体会其身份、地位及心理,减轻对父母威严的恐惧,增强亲切感。

2.家长应改变教学方式

家长应调整他们对于孩子过高过严的管教,从细微之处关心孩子,使其能够对家长产生信赖。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也不过分斥责,而是与孩子一起找出不足,帮助其加深印象,争取下次有所提高。

3.降低日常测验试题难度

在日常测验中,试题以中下等水平出现,并在考试前以类似的方式适当出现,降低其难度,使学生能取得好的成绩,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减轻自卑感,为其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表扬为主,对学生取得的细微成绩,及时予以表扬。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与辅导,学生的心理障碍会得到逐步消除,使其更加健康、蓬勃的成长。

上一篇:浅谈“柔性管理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下一篇:义乌职校生同性恋现象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