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带教对生产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质性研究

时间:2022-05-11 02:43:58

人性化带教对生产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质性研究

摘 要:目的:分析护生在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人性化带教对生产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在我院实习的10名护生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将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论:对生产实习护生实施人性化带教,能提高护生临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有待改进及完善。

关键词:生产实习护生 人性化带教 实习效果 质性研究

人性化带教模式是将人性化的观念融入教学,充分尊重护生的人格和个性,激发学习主动性,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向临床过渡。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作为教学医院,如何在保障患者利益的同时,让实习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挖掘其潜能,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次研究设计的中心问题是:人性化带教对生产实习护生的实习效果的质性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的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招募至今有半年以上生产实习经历,并愿意参加该项研究的实习护生,对初步入选者根据年龄、学历和性别进行目的选样,最后选取10名护生。年龄19~22 岁,平均年龄20岁,中专学历3人,大专学历4人,本科学历3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7人。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现象学研究。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

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每次访谈结束后,及时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转化成书面材料,反复阅读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采用类属分析法,归纳出关于人性化带教对生产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主题概念。

二、结果和讨论

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以下六个主题:

主题一:人性化带教提高了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管理模式只是机械执行一些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教育以强制和惩罚为主,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受管理者、受监督者,在心理上产生压抑感和惧怕感,容易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其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主题二:更早实现角色适应

通过对刚刚走出课堂,接触临床实践护生实施人性化带教,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融洽、宽松愉悦的临床实习环境,给予他们强大的心理支持和专业指导,缓解压力,迅速而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完美转换,使其更早地适应护士这一角色。

主题三:语言沟通能力增强

刚进入临床实习,由于环境的陌生,护生往往表现出沉默、寡言少语的现象,很少与带教老师以及患者进行沟通。因此,带教老师用诚恳、体贴、安慰、鼓励性的话语与护生沟通,主动带领护生参与护理查房,增加了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机会。

主题四:促使师生关系、护患关系融洽

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师生感情,减少隔膜,拉近心理距离,对护生持友好态度,不带有任何偏见和歧视心理,让师生关系转化为朋友关系。

主题五:护生的不满之处

“ 老师让我们做打杂的事情太多,比如:下楼更换物品(电梯很难等)、为老师取包裹、打饭等”,A同学说:“希望老师能多体谅我们一下,每天上班,分内的工作,已经让我们浑身疲惫、有点吃不消了,恨不得好好休两天,睡个懒觉……”。

三、小结

自从2010年5月,我院实行人性化管理以来,对护生实行了人性化带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培训护生树立人性化关怀理念,让其在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就对关怀这一概念产生深刻印象。用这样的理念,为患者服务,有助于促进护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交流及互动,既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又为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实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教学制度管理与人性化带教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护生的个性心理和人格特征健康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挖掘他们的智慧与才干,为临床输送高质量的综合性专业护理人才打下基础。同时,对护生实行人性化带教、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其潜能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的一项关键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云微.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剖宫产产后护理带教中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8)

[2] 李巍.护理核心能力的提高应从护生教育开始.护理研究,2007(6)

上一篇: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谈德育在陶艺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