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获取的黄山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时间:2022-05-11 11:03:09

基于开放获取的黄山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摘要:以具有黄山地方特色的电子图书、古籍和地方志文献资源为例,对基于开放获取的黄山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方文献;开放获取;黄山

1黄山及其地方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

1.1黄山地方概况

黄山市属于我国6大行政区华东地区的安徽省,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的最南端,古称新安、歙州、徽州。1987年以前称为屯溪市,此后以境内著名的黄山命名设立地级市,下辖3区4县。黄山市是全球首个旅游景区类的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境内汇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和文化经济遗迹。同时,它也是中华3大地域文化-――古徽州地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徽商遍天下和无徽不成镇之说。正是由于黄山所特有的历史、地理和经济特征,使得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大量珍贵而丰富的地方特色文献,这些文献不仅记载了黄山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的轨迹,也蕴含着黄山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些黄山地方特色文献往往散步于互联网的各处,有些是仅存于本省的文献,有些则是国内外独有的孤文章献,所以它们具有科学研究、历史考证、文物收藏和现实参考的多重价值。

1.2黄山地方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黄山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作为黄山高校图书馆,就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外学术开放获取运动的大好形势,通过数字化文献资源的零成本方式,将那些散布于互联网各处的地方文献资源予以集中,采用不同的文献分类标准予以筛选,形成便于检索和利用的黄山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因为毕竟如果通过购买商业性数据库文献资源,不仅需要花费巨额的经费,而且文献类型也不尽丰富。因此,黄山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将其中与本地区有关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予以筛选、归纳、集中,建设成为具有黄山地方特色的各类开放获取文献资源数据库,与其他非开放获取黄山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一起,共同承担起为用户提供黄山地方文献资源服务的任务。这些具有开放获取性质的黄山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可以成为黄山高校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黄山地方特色开放获取图书资源建设

作为黄山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各类具有黄山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由于作为图书馆资源首选的文献类型是电子图书,因此,需要首先建设黄山地方特色开放获取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电子图书资源收录的范围,应该包括黄山地方出版社出版的可用于开放获取的电子图书资源,以及虽然为非黄山的其他出版社出版,但主要内容涉及黄山的、且可用于开放获取的黄山电子图书资源。将这些开放获取电子图书资源予以集中建库,即可形成具有黄山地方特色的开放获取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如以开放获取电子图书资源网站中的“中国数字图书馆”为例,其中可以在线阅读利用黄山书社出版的《安徽历代名人》等电子图书资源86种,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的《中国黄山旅游:分析与展望》等3种,以及法律出版社的《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华艺出版社的《中国黄山》等。又如通过“浩扬电子书城”网站,可以下载获取到黄山书社出版的20种PDF格式和10种TXT格式电子图书资源。通过“E书联盟”开放获取电子图书网站,可以下载获取PDF格式的《黄山市志・方言》,DOC格式的《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PPT格式的《黄山奇松》等10余种电子图书资源。这些电子图书资源都可以成为黄山地方特色开放获取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些黄山地方特色电子图书资源,用户均可以实现各种格式的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利用直接下载获取利用、保存副本下载获取利用或截屏下载获取阅读利用。

3黄山地方特色开放获取古籍资源建设

我国古籍文献是指清代及清代以前的文献,即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出版的文献统称为古籍,并以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编定撰写的经、传、说、记、诸子书等视为古籍文献的上限,其中包括印刷本、刻本、稿本、手抄本等。而在这些古籍文献中,那些具有较高价值(包括学术和文物价值)、且流传稀少的古籍则被称为善本书,简称善本。由于古籍文献中记载了大量重要的历史信息,而这些信息在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古籍是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由于黄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留存下不少的古籍文献资源,其中部分已经被转化为数字化文献资源,为了进一步扩大利用率,其中许多古籍文献已经实行开放获取。如涉及“黄山”的古籍开放获取文献,在“殆知阁”网站中有2469部,在“汉典古籍”网站中有宋朝的《黄山记游》等,在“搜韵”网中,有涉及“黄山”的诗词1097篇。这些黄山地方特色开放获取古籍文献资源,均提供在线阅读利用方式和截屏下载获取利用方式。

4黄山地方特色开放获取地方志资源建设

目前黄山市下辖的地区有3区4县,3区为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区,4县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中国历代地方志集”网站收录有涉及黄山的地方志20种共241卷。网站提供两种开放获取利用方式,即PDF格式的在线阅读利用方式和截屏下载获取阅读利用方式。

4.1黄山3区地方志开放获取文献资源

目前共有10种129卷。其中徽州区地方志共有7种75卷,如《嘉靖徽州府志》22卷加卷首1卷共23卷,作者为明何东序,汪尚宁纂修;《徽州府志》共16卷,作者为赵吉士,版本为清代康熙12年修,光绪29年重刊本;《徽州府志》16卷加序及卷首1卷共17卷,作者为夏,版本为清代道光7a刊本;《弘治徽州府志》12卷加图1卷共13卷;《道光徽志补正》1卷,作者为清邵棠纂,版本为清代嘉庆10年刻本影印;《嘉庆重修一统志:徽州府》3卷加图及表1卷共4卷;《道光徽州府志辨证》1卷,作者为清黄崇惺纂,版本为清代同治年间活字本之抄本影印本。黄山区(原太平县)地方志共有3种54卷,其中《太平县志》共34卷,包括卷首1卷、艺文(上、中、下册)3卷,作者为戚学标等,版本为清代嘉庆15年修,光绪22年重刻本;《[嘉靖]太平县志》8卷,版本为明代嘉靖刻本影印;《[嘉庆]太平县志》12卷,作者为[清]陆仁虎、孔传薪纂,[清]曹梦鹤等修,版本为清代光绪34年真笔版重印本影印。屯溪区原属休宁县,故其地方志列入后者。

4.2黄山4县地方志开放获取文献资源

目前共有10种176卷。其中祁门县地方志共有2种38卷,其中《祁门县志》36卷加序及卷首1卷,共37卷,作者为汪珊,版本为清代同治12年刊本;《光绪祁门县志补》1卷,清代倪望重纂,版本为清代光绪年间稿本的影印本。黟县地方志共有2种27卷,其中有《黟县三志》16卷,加卷首、卷末各1卷共18卷;《嘉庆黟县志(道光黟县续志)》共16卷。歙县地方志共有2种37卷,其中《歙县志》20卷,加卷首及序1卷共21卷,作者为刘大樾,版本为清代乾隆36年刊本;《安徽省歙县志》共16卷,作者为许承尧,版本为民国26(1937)年铅印本。休宁县地方志共K4种74卷,其中《弘治休宁志》38卷,加卷首1卷共39卷,作者为明程敏政纂修,欧阳旦增修;《道光休宁县志》24卷,加卷首1卷共25卷,作者为清方崇鼎纂,清何应松修,版本为清代道光3年刻本影印本;《休宁县志》8卷,加序1卷共9卷,作者为汪晋徵等,版本为清代康熙32年刊本;《休宁孚潭志》1卷。

上一篇:浅谈高校网络型多媒体教室的设备维护 下一篇:人性化UI界面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