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时间:2022-05-11 10:46:22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摘要: 我校新图书馆根据新建图书馆楼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各种信息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做好基础工作和针对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我校师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全面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关键词: 延安大学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83-01

1我校新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合理的配置各种信息资源

借鉴国内、省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总体布局和运营经验,并结合本校、本馆的实际情况,创新了管理模式,对全馆总体资源统一规划,实行对各专业文献资料集中管理下的“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具体说来就是将所有的图书文献资料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进行书刊的排架,并设置三大阅览部和三个电子阅览室开展服务工作。新馆重新调整了资源布局,新组建的各借阅室,形成了“大开间、大开放、大书市式”的馆藏格局,打破了藏书区、借书区和阅览区之间彼此分离的界限,各借阅室布局若干网络接口,无线网络覆盖整座大楼,师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即可随处方便地登陆校园网和互联网与外界进行交流。这样就打破了印刷型资源与数字型资源相互分离的界限,实现了书库功能阅览室化,阅览室功能书库化,馆藏印刷型资源与数字型资源有机融合。

2新馆的基础与针对

我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设计,都是以读者或读者群的需求为依据,要以服务的有效性和资源的利用率为目标,努力实现服务管理制度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人性化,服务内容个性化,以整体的优质服务履行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基础与针对是图书馆工作的两条腿,是它们带动了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

2.1 做好基础我馆配齐各个专业所必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相关专业的图书、期刊和电子文献。在总结专家选书的基础上,不断改善馆藏结构,不仅要以现有的学科和专业为主线,还要有效扩大人文社会学的资源,提高文献采购质量,提供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服务,在为学生服务上,提高学生入馆效率,尽量延长开馆时间,尽量多提供阅览座位,尽量改善通风、采光条件,方便学生阅读和获取所需要的文献信息。我校新图书馆在3、4、5、6楼层分别设立中外小说、教学参考(计算机类、公共外语类)、报刊、社会科学1(马列、哲学、社会科学总论、政治、军事类)、社会科学2(经济、历史类)、社会科学3(教育及语言文字、体育类)、社会科学4(文学、艺术、综合类)、外文、自然科学借阅室,提供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服务。我馆从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入手,帮助新生尽量早了解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快速领会图书馆借还手续和借阅规则,为高年级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不定期举办数据库利用讲座,提高读者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新馆在2010年4月初请来了万方、书生之家、新东方等单位的专家讲解利用这些数据库的讲座,并在每一个借阅室设一台电脑供师生查找馆藏文献信息,开设文献检索培训室2个,不定期地为同学开设文献检索课,提高读者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在图书馆自身建设上,寻求高效手段来提高馆藏资源的整序能力,帮助读者尽快查找、获取和利用所需信息,不断增加借阅室的开放力度和时间,加强读者建议的调研和反馈工作,并借此改进各项服务工作。

2.2 重视针对针对研究型读者群的阅读要求,我馆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馆藏建设,技术平台建设和能力平台建设。在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基础上,加强重点学科、新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加强专家选书制度,有效提高馆藏针对性,构建馆藏文献特色体系,合理配置资源,不断优化馆藏。新馆设有课题研究室及论文答辩室5个,2楼有研究生自习室,10楼设有学术报告厅,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图书馆的发展经验,引进现代图书馆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便利的信息资源服务。

针对教学型读者群的阅读需求,建立教学研究成果数据库、精品课程书据库等一系列教学参考资料源,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文献资料,注重文献资料、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完善信息检索技术,与书商合作,在1楼引进读者书店,对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基地提供图书文献信息保障。

针对休闲型读者,在服务上,提供简易交流场所,定期在多功能报告厅组织学术报告、培训活动、文艺表演、演讲等活动,营造多中心合一的心旷神怡阅读氛围。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我校新图书馆转变服务观念,树立全程最优化服务观,并运用到新馆的实际工作中去。根据新馆大开间的空间优势,按中国图书分类法,合理地布局各类图书。这种服务的好处在于,①师生可以在同一类书中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图书,然后借阅;②由于借阅册数的限制,读者可以在借阅室里细细浏览而不受时间限制;③以较少的复本量更多的读者服务,从而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同时我们不断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活动,研究影响读者阅读心理的因素及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以解决服务与管理之间的矛盾,提高图书开架借阅的服务艺术与服务质量,使工作更加深入和主动。运用心理学规律,针对读者的几种心理学类型——盲目型、增长型、研究型、消费型,尽量为读者提供各种方便,以满足他们的借阅需求。我们还延长借阅时间,每天除上午从8点开到11:30点,下午从2:30一直开到晚上10点(临考试前延长到晚11点),星期六白天和星期天白天和晚上也开放,为师生借阅提供最大的方便。另外全馆各借阅室及自习室共可提供读者座位6036席,可同时满足全校半数师生的自习与研修问题。总之,我校新馆想尽一切办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全校师生的借阅需求,为读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为我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支撑作用。新馆必将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任志宇.依据读者阅读需求创新服务模式[J].情报学报,2007年增刊:297-299页.

[2]吴宗敏等.高校图书馆服务摸式创新[J].情报学报,2007年增刊:303-304页.

上一篇:浅谈语言习得和思维角度观察语言 下一篇:浅析线在中国画中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