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2-05-11 10:36:51

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血脂

随着人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脂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是指血脂水平高于正常范围,是患者机体内脂质代谢异常的表现,且该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阿托伐塔顶属于一种新型的β-羟-β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具有较高的降低三酰甘油、降胆固醇的作用,对高血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探讨了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于我部上级中心医院的96例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5.2±3.3)岁。观察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4.8±2.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排除有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排除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肌钙蛋白异常的患者,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库欣综合征患者,排除药物过敏体质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饮食、运动指导,加强有氧合理运动,指导患者使用低脂类食品。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辛伐他汀口服治疗,20mg/次,1次/d,睡前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10mg/次,1次/d,睡前口服。所有患者在此治疗期间不再采取其他降脂类药物治疗。

1.4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治疗前后的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统计患者治疗期间是否有肝区不适、肌肉疼痛、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

疗效指标方面,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TC降低超过20%,TG降低超过40%。HDL-C增高超过0.25mmol/L,LDL-C降低超过20%。有效:LDL-C、TC降低了10%~20%,TG降低了20%~40%,HDL-C增高0.10~0.25mmol/L。无效:未达到有效的水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以P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2例,显效率66.67%,治疗有效14例,有效率43.75%,治疗总有效46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26例,显效率54.17%,治疗有效13例,有效率27.08%,治疗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81.2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10.475,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

由表1可见,各组治疗后的TG、TC、LDL-C、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胃肠不适,1例肌肉疼痛,1例肝区不适,不良反应总发生3例,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有1例胃肠不适,1例肝区不适,总发生2例,总发生率为4.1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2=0.438,P>0.05)。

3.讨论

高血脂症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病之一,与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有管,如长时间食用高糖、高盐、高脂类食物,或长期缺乏锻炼等,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LDL-C及TC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脂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脂质含量,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通过对HDL-C抑制金属离子介导的LDL-C的氧化修饰,具有摄取、贮存、转运、清除过氧化脂的效果。其次还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以对患者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的一种,属于调脂作用强中的一种,有相关研究报道表示[1],阿托伐他汀对HMG-CoA还原抑制作用的50%抑制浓度(IC50)为73nmol/L,普伐他汀2650nmol/L,采用40mg/d辛伐他汀可以使血降甲基二羟戊酸浓度减少49%、80mg/d阿托伐他汀可以使血降甲基二羟戊酸浓度减少59%,也有其他的临床研究表示使用阿托伐他汀对患者的降胆固醇效应要强于辛伐他汀[2]。从阿托伐他汀此种药物来看,该药物属于新型的一种人工合成HMG-CoA还原抑制剂,其具有一个氮杂环、一个苯环,药物进入机体后,不需代谢就拥有生物活性,且阿托伐他汀的分子量也比其他多数他汀类药物的分子量更大,因此,阿托伐他汀见效快,具有更强的降脂效果,且持续时间长。不少报道表示,阿托伐他汀能够对患者的内源性胆固醇合成有抑制作用,可以显著的使患者TG水平得到降低,可以减少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能够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能够使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逆转。其次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患者血中LDL-C,可以使患者的小斑块内脂核得到有效缩小,可增加内皮细胞,减少斑块表面张力,加固斑块纤维毛,对于稳定斑块有较好作用。而高血脂症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对于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脂患者,阿托伐他汀可以考虑使用。

从辛伐他汀此种药物来看,该药物属于由洛伐他汀衍生的一种半合成化合物,属无活性的内酯,口服辛伐他汀,药物需要通过患者的肝脏转变为有活性的开放酸形式,药物发挥作用要慢于阿托伐他汀,但毒副作用并未与阿托伐他汀有显著差异[3~4]。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各项指标优于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喻明书.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4):371-373

[2] 吉凤,徐小林.三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效果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28):50-52

[3] 陈秀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脂合并稳定型心绞痛及无症状性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9):849-851.

[4] 戢妍丽.阿托伐他汀在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6018-6019,6022.

上一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口服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用... 下一篇:脊髓髓内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及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