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探析

时间:2022-10-14 03:38:19

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探析

【摘要】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易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如立项、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都会造成造价管理工作的波动,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施工全过程中加强对造价的控制管理。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全过程中造价控制应主要的要点,并提出相应实施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主要就是在投资决策、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阶段来进行,将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并随时做好对存在偏差的纠正工作,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工程项目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所具有的效益,最终将竣工结算控制在预算额度之内[1]。进行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前,必须要认清影响工程造价提高的原因,进而才能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预决算工作可以说是建筑企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部分。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传统的预决算政策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需求,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可行性研究、工程质量造成损失以及设计保守等现象在发生后,企业才会对预决算工作进行纠正改变,这种方式的运行对于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项比较严重的损失。以建筑工程建设特点来说,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不同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内容也就不同,企业想要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要加强对全过程每一个阶段项目的控制管理。建筑过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项目决策与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过程,需要纵观全局,并结合实际需求来确定造价控制改进措施。

二、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分析

1.筹资费用过高

部分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时,因为投资方自由资金不足,使得工程建设施工所需资金大部分都由金融机构贷款获取。建设期贷款利息作为投资费用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工程造价。尤其是随着经济市场的改革,近几年贷款利率在不断上调,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方的建设成本。

2.工程设计增加成本

在工程设计阶段,因为首先选择新型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是原材料,这样与传统施工环节相比造价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设计概算超过工程投资预算。另外,设计直接影响于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如果设计环节出现一点问题,将会对后期施工造成影响。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物已经建设完成,但是发现结构物受力不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导致整个已经建设完毕的部分被作废,质量事故的发生增加了工程预算。

3.地质勘查不充分影响造价

在工程设计阶段开始前,没有对地质进行详细的勘查,工程的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建筑结构物重力与地基承载力不符,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溶洞或者文物,造成工程被迫中断并更改地址等,都会抬高工程造价。另外,地质情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后期建设以及使用质量,如果勘查过程中存在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给投资方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4.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管理不善

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如果是选择用最底标中标的方法来确定中标单位时,就会存在几个单位联合起来通过违规操作进行围标,恶意抬高中标价格[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造价的原因更多,比如施工过程中天气恶劣造成施工材料、设备甚至是已建成部分损毁。另外,施工原材料价格的增加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策略分析

1.投资阶段

建筑工程项目决策投资阶段对造价的控制涉及到多个行业,业务量比较大,具体操作要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高超的专业能力,包括市场分析专家、经济专家、土木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财会人员以及造价工程是等具有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第二,加强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资料的管理,保证其自身所具备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以此来保证造价的准确定和客观性。

2.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限额设计的方式。所谓的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以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以工程初步概算为基础来进行施工图的具体设计。同时,对于工程中所包括的各专业设计,必须要在满足工程所具功能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加强对控制技术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的变更管理,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的次数,保证施工方案的设计能够在总投资限额内[3]。限额设计方法逐渐成为国际范围内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方式,是做好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

3.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可以选择在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加强对图纸的审核管理,合理确定标底,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在正式编制招投标文件前,造价咨询机构应该组织设计单位、投标单位以及建设等相关单位对工程施工图进行审查确定。如果图纸中存在内部结构不详、相互矛盾等问题应尽快解决,避免将问题带到施工中,不但影响施工质量同时还会增加造价。另外,造价控制人员必须要结合施工图纸、现行规范、现场因素等作为确定标底的依据,将标底确定在概算和预算范围内。另一方面,协助业主确定标底。对于经过多方工程参与单位的审定,将其确定为工程的预期价格。在进行工程评标时,业主不能够一味的压低标价。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的压低价格,施工单位会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更多资金弥补,为行贿受贿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4.施工阶段

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加强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阶段,主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做好施工项目经济核算工作,即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物化活动以及活化劳动消耗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加强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管理,争取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二,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理控制。通过成本分析方法找出计划与实际成本之间出现差距的原因,并选择行之有效的方式解决此问题。第三,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合同是保证施工单位利益的重要依据,更是控制造价的重要基础。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造价纠纷问题,以合同来进行解决。

5.竣工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管理:第一,确定工程量。工程量的确定是竣工结算审核中最重要、细致并且繁琐的一项工作,以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以及施工现场为依据,严格按照定额规定进行审核,避免因工程量的变化造成造价的浮动。第二,审查定额套用。通过审查确定各分项工程单价是否与定额单价相符合,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等所包含的的内容是否与估价表一致。第三,确定取费标准是否合理。对工程建设中各项取费标准及西宁审查,确定其是否符合费用定额以及施工期间有关工程造价相关规定。

结束语:

建筑工程行业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造价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所有环节的把握,纵观全局做好每一项造价工作,促进企业获取到更好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田冬梅.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技术因素及分析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0,(03):15-16

[2] 邵中利,朱永华.浅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9):45-46

[3] 马旭平,王雅洁,赵惠芬.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5):21-22

上一篇:浅析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 下一篇:试述市政道路监理对施工质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