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图书管理科学化问题初探

时间:2022-05-11 08:35:12

新时期下图书管理科学化问题初探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基层图书馆的情况问题,力求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下优化其管理方式,促进图书馆科学有序的发展,并在理论上提出了改进其管理效率的方法,从而增强基层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提高图书馆运营效率,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化

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积淀,信息的发展,无一不与图书馆息息相关。作为文化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之一的图书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多元,已经从特定群体扩展到几乎覆盖社会上所有阶层群体,其收藏信息资源的格式也从书籍向书籍及相应的数码资料转变。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图书馆新的发展趋势和相应科学的管理理念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发展,知识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以及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挑战。

1.新时期图书管理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

1.1传统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资源有效供给力度不足。图书摆放混乱和图书流通秩序混乱是图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两大通病。图书摆放无序既耗费读者时间和精力寻找,同时也考验着图书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有效性,两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分析起来:一方面是由于各级图书馆的书籍数目十分庞大,整理起来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困难。其次是由于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图书管理方法,不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图书有序地摆放。第三是各级图书馆人员编制有限,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图书流通是图书馆的重要环节,流通的快慢标志着图书馆的价值所在。现在规模小的图书馆大多靠人工完成借还登记手续,尤其是县一级图书馆,更不用说县以下的基层图书管理室了。这对于图书丢失查询、时段查询以及图书动向查询十分不利,以至于在进行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时,由于种种原因,借阅时的登记出现错误或是归还后图书出现损坏时,却找不到相应人员赔偿的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图书流通秩序不畅,对于规模大的图书馆来说也是一大潜在隐患。由于人流量相对较大,若是图书管理水平不能与一级图书馆藏书规模相匹配,则很容易发生借阅秩序混乱的情况,从而间接给图书馆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1.2图书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度较低,现代化图书管理未能普及。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在今天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中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与办公现代化也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图书馆资源丰富,工作繁琐,如果能够充分有效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潜力将会使图书馆的工作变得轻松。但是目前图书馆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只有在重点高校或者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才有实现网络化管理,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图书馆还没有实现网络化的应用,信息化技术配合度较低。这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3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信息技术的掌握不熟练,工作效率偏低。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需要有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图书馆要想实现科学化管理就需要有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以免对图书馆的丰富的馆藏资源造成损失。但是很多图书馆尤其是县级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本身定编就那么十几个人,本来人手就偏少,且文化程度都不高,专业学科知识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牢固,致使精通专业的人员极度缺乏。这与当前广大读者热切的预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多数图书馆管理员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还存在着一定的盲区,对于图书管理的学科知识、科学分类、规范流通环节都不太熟悉,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和自主学习才能弥补和防止图书管理科学化过程中出现的短板效应。

2.实现当前图书管理水平科学化的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基层图书馆管理自动化水平普遍低下,管理人性化不足,专业性也有一定的欠缺。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基本为条块分割,缺乏宏观规划及调控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急速转型,科技成为了当今的第一生产力。为了让基层图书馆有更好的发展,满足广大读者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急切渴求。作为生活指引、科技发展、学术研究、历史存档及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图书馆,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大发展的要求。

2.1提高管理方式与信息技术契合度,积极推进图书馆管理自动化。

2.1.1要提高各级图书管理系统的成熟度。通过建立稳定的开发团队,或购买统一软件提高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简化各级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在整体层面上优化基层图书馆的管理效能。

2.1.2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优化资源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类别科目对图书资源进行分类,对交叉科目可进行备份分类,尽可能让同一个类别的资源包含更多信息量。要积极推进图书文献的全文数据收录和多媒体资料信息库的建立,将更多的硬件资源整合成电子资源,并加强网络互联功能,最终建立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2.1.3要整合各类图书馆的管理系统。通过设立图书馆管理中心部门来对各个区域的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并与其所有属下图书馆进行信息交换,减小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

2.2以读者为本,提高图书馆管理人性化水平。

2.2.1要推进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因此各级图书馆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充分保障社会公民公平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充分保障员工的个人权利得到满足,尽可能让广大读者在图书馆享受到最全面优质的服务。基层图书馆要定期对服务对象的意见进行调研,并定期反馈到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中去,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动态调控过程。

2.2.2要增加读者个性定制服务。现在的读者对信息资源的自主选择性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要求,增加读者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信息获取需求,图书馆才能更好的完成其社会职能。当然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对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定期统计工作,知道该地区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指导图书馆资源的发展方向,建设成有侧重、专业性强的图书馆。

2.2.3要推进图书馆免费服务。新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应该向免费服务回归。图书馆是提供资源的地方,其发展方向应该向免费服务前进。作为图书馆本身,应该在现有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公开提供免费资源,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样化的免费图书信息资源。当然,免费服务必须建立在政府强大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上。各地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全力支持基层图书馆的运行和服务成本,通过资金和资源支持积极推进图书馆免费服务的实施,让更多读者享受到免费的信息资源。

2.3“外引内联”,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的科学性

2.3.1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一方面要把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方式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优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结构和工作机制,争取政府对图书馆人事管理方面改革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图书馆内部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资金投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做到内外部的环境优化,才能为图书馆吸收高素质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待遇,以吸引优秀人才的加人,建设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梯队。

2.3.2合理规划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优秀和科学的人才梯队是保证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图书馆其工作人员的结构必须是体力结构和智力结构的有机组合体。基层图书馆应着重考虑的是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及素质结构等。应该着眼于长远目标进行规划,实事求是地根据已有的人员结构情况和近期发展趋势来制定招聘图书馆管理人员计划,真正做到优化结构、合理配置人员。

2.3.3引入适当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各级图书馆管理整体中存在的良性个体竞争是发展的动力。要通过积极引入竞争上岗等措施,提高图书馆员工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应在工作中增加激励机制来调动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要给予员工以足够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把现代管理理念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样通过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从本质上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图书馆服务的工作热情和团队凝聚力。

2.3.4倡导民主管理。图书馆的民主管理应强调沟通与平等。因为不同岗位的员工所负责的职能有所不同,其专业性也有不同。因此,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领导者应该与下属一道讨论解决方法,鼓励员工勇于独立处理问题,不要因理念的偏差而责怪员工。要营造良好的民主气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令每个图书管理工作者的长处都能得到正常发挥。领导者要适时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刘勐,彭冀晔,胡文静.基于综合监控的图书馆战略规划执行力研究 [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1).

[2]张兰芳.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析[J].晋图学刊,2006,(01).

[3]王晓光.试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J].黑河学刊,2006,(02).

[4]陈丽华.浅论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 ).

[5]蒋菊霞.事业单位图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3(09).

[6]郭晓洁.论新时代图书馆的管理科学[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0(17).

[7]秦宝丽.关于图书馆信息系统设计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4).

上一篇:浅议语文单元教学 下一篇:解读镜头中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