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护肤品市场

时间:2022-05-11 07:39:16

全球护肤品市场

亚洲

亚太地区是2001年全球最值得关注的市场,而日本又是亚太区的核心,它的护肤品人均消费保持世界第一。

回顾1999-2000年这个地区的稳步增长,2001年对美元汇率的下降,护肤品的销售额下跌。恶劣的经济条件和市场饱和也进一步阻碍了日本那些重要地区的增长,同时制造商和零售商为维持市场份额都经历了残酷的价格战。尽管如此,受面部产品和妇女中盛行的基本面部护肤品需求的推动,2001年按日圆计在日本还是有一定的增长。同时所有高价新产品由于科技含量引人注目,也促进了销售。

抗衰老是护肤品的动力

面部产品是最大也是增长最快的护肤品类。抗衰老和滋养成分比传统的保湿剂在价格方面更有号召力,因而也是销售的增长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抗衰老和滋养皮肤的需求也增加了,传统的面部保湿剂由于制造商投入的减少销售明显降低。这种现象部分被附加特殊功效的新产品所弥补,尤其是诉求呈现“鲜活”、“透亮”肤色的新品。

在日本和亚太其它地区,美白产品一直是面部产品销售的主要动力源之一,一些大品牌的美白产品的成功也基于这一点。

含水果和植物提取物等天然原料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它们也是面部产品增长的原因。消费者认为原料对健康有益,因而拒绝人工合成的产品。

中国

华北和东北地区是领先的市场

护肤品最大的地区是华北和东北,2001年的销售额有28.67亿人民币,占全国销售额的26.3%。包括北京在内的这部分地区职业女性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护肤品的销售。她们了解产品也懂得保护皮肤的重要意义。满足各收入阶层的护肤品应有尽有,而且有独立收入的女性也能在适宜的地方购买高档产品,因此为吸引消费者制造商采取了低价的高档产品策略。

此外干燥气候也对护肤品的消费起了促进作用。与西北地区一样,华北和东北地区使用面部保湿产品以防止因气候原因损失过多水分, 使护肤品成了必需品,尤其是冬季、早春和晚秋。90年代,这一地区的暴风天气越来越频繁,更加速了保湿产品销售额的上扬,总体上占去了两地区护肤品的3/4。

华东

金融中心上海位于中国的东部,这里经济发展和社会化速度更快,就业的女性更多,因而使用护肤品的基数扩大了。华东犹如东北,随着女性购买力的提高,护肤品的销售暴涨。她们愿意更仔细地关心自己的肌肤,并且相信美容的关键是拥有良好的皮肤。她们随时都愿意花钱购买高质量的护肤品,这使那些高档产品销售增长。保湿产品的销售也得益于此。大多数高档护肤品在百货店都设有专柜,消费者可以从专柜营业员那里得到专业建议和服务。

2001年华东地区护肤品销售了24.42亿元人民币,比2000年的增加了14.9%以上,排名在华北和东北之后,成为第三大市场。大批的本土和跨国企业都有护肤品牌。积极的广告和促销引导了消费需求,一些诉求适合亚洲人皮肤的本土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偏爱。玉兰油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妮维雅、雅芳、羽西和美加净。

华中地区的产品渗透力高

华中地区护肤品2001年的增长率是14.2%,略高于全国平均值。面部护肤品销售额为11.97亿人民币,占护肤品的93%以上。由于多种多样的抗衰老和修护功能的科技配方技术令该类别业绩突出。为促销所采取的价格,鼓励了城乡妇女使用面部护理品。而华中地区的大多数妇女每天至少要用一次面部护理品,所以它的市场渗透力高。相反由于了解有限,身体护理用品渗透水平低。护手霜随季节而变,只有冬季才用来柔软滋养手。面膜由于使用太费时,城市都不普及。品牌排名为玉兰油、雅芳、大宝、旁氏和羽西。

华南面部保湿是必需品

由于面部保湿品融入了抗衰老、美白和防晒功能,所以华南大部分妇女将保湿品作为护肤的必需。对白皙肤色的喜爱使含美白功能的保湿产品在全国都最受欢迎,同时也成为护肤品销售的主力。南方潮湿的气候也使油分少的保湿产品畅销。

滋养和抗衰老产品自问世以来迅速得到消费者认同,消费群主要是有能力支付高价的中年职业妇女。2001年销售额达1.56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21.4%.

华南人邻近香港,对产品更为见多识广,因而华南的清洁用品销售量总是最高。除了膏霜、泡沫皂和肥皂以外,还有洁面乳液和收缩水作卸妆用。但市场上却鲜见洁面巾,其销量也低。

收缩水和面膜的销售也稳步提高。这个消费群是那些特别关爱自己皮肤且愿意花钱的年轻女性。2001年的销售额分别是2950万和4860万。

与华中地区不同的是华南人使用身体护理品,湿热的气候使人们冲凉频繁。市场上有很多品牌方便了消费者挑选。这类产品占护肤品类的份额为9.7%,价值1.77亿元人民币。但手用护理品占的份额比较小,只有3980元人民币。大多数人有专用护手霜,另有一些人用面部保湿产品替代。

西南青年正在迈进

中国发展最慢的西南地区2001年护肤品销售仅117万元人民币(是北部和东北地区总和的41%)。大部分地区、四川和云南的山区护肤品的销量很少,而这些地区的平原地带,全年温湿度适宜,护肤品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护肤品的销售集中在拉萨、成都这样的中心城市。受收入限制,大多数消费者只能购买保湿的产品,所以本土品牌产品的销售占上风。成都和重庆的中年妇女喜欢抗衰老的产品。

护肤品其它品类的销售由城市年轻的消费群引导。大多数的年轻妇女比较了解产品的发展情况,总是支持新产品的销售。她们的生活方式比年长者更时尚,是身体护理品最大消费群,更愿意用专有的清洁产品而不是肥皂洗脸。

成都和重庆的市场被国外的品牌统治。玉兰油、羽西、欧珀莱、雅芳和旁氏是这两地位居前列的品牌。总体上大宝、小护士这些低价优质的本土产品在西南地区业绩辉煌。

几乎所有的农村消费者都用低价的大众产品,大约只有30%的人消费高档品牌。高档产品的价格大约高出大众产品数倍。随着高档产品的降价以及增加科技含量的大众产品的提价,二者之间的界线模糊了。

中国护肤品市场预测

更加注重个人形象,是未来护肤品的主要推动力。年轻女性仍将继续追求剔透的肤色。

受政府倡导绿色消费的影响,含维生素和天然草本原料的产品将更受欢迎,由此产生的新技术也会发展。

洗面产品代替香皂将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针对不同肤质的产品也将细分化。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特殊功效及抗衰老产品仍是关注的热点。全球变暖和西北干燥的气候,将引发华北和西北地区保湿产品的大量需求。

法国

不平衡的增长

2002年各种护肤品由于市场饱和程度不同其总体增长差异显著。一方面,虽然有某种程度的饱和,但精华素/抗衰老之类产品显示了强劲的好势头,擦洗剂也继续提高了其渗透力。另一方面,得益于仍然很低的市场渗透力、研发和销售的大力推行,手护理品尤其是身体护理品的销售额有所上扬。

价值增长继续表现不俗

护肤品2002年的销售额为22.906亿欧元,比2001年提高了6.9%(按现值计,下同。译者注)。销售额是靠精益求精的产品、抗衰老配方进一步的渗透、擦洗剂的流行、身体护理品的动力,以及芳香疗法某种程度的贡献、以自然成分为基础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来推动的。

身体护理品的上佳表现

2002年除基数低的擦洗剂有25%的增长之外,身体护理品增长表现最好,增长16.5%,达5.074亿欧元。制造商认为,这种良好表现是大众市场产品激增与2001年年底和2002年其他护肤类知名品牌进口造成的。再加上大量的广告投入,在法国仍然很低渗透度的身体护理品,购买推动力有了增强。除了数量增长之外,由于考虑了增加美感、抗衰老等使配方进一步完善,销售额也得到提高。

抗衰老产品日益占据先机

2002年的营养素/抗衰老产品的销售额增长6.4%,继续增长势头强劲。由于大众市场品牌的冲击力和不断完善,使得市场渗透力进一步提高。制造商将年龄进一步细化,并特别强调更年轻消费者用的成熟肤用产品和健身的产品。抗衰老产品在其他类的产品(如身体护理品和清洁剂)的进一步扩展,也有助其需求的不断提升。

擦洗剂继续强劲增长

擦洗剂自1998年4月由Diadermine推出以来一路走红,2002年的销售额达到4750万欧元。此外,与它们较之一般液体清洁剂价格高,因此有助于提升销售额,2001年增长35%,2002年增长25%。为了提高附加值,制造商不断投放针对不同皮肤类型的改良擦洗剂,如经过纯化或牛奶基质新配方(Demak'up au lait démaquillant)。配方的改良持续冲击一般清洁剂的销售额,后者2002年的增长仅1.7%。

另一方面,德芙2001年推出的干式擦洗剂在2002年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德芙2002年的价值份额下降了1.8个百分点就说明了这一点。行业专家强调,同干式擦洗剂特别受欢迎的美国比较起来,在法国用水来卸妆的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从而遏制了这种洁肤品在法国的渗透潜力。

美国

由于大多数产品市场饱和而增长缓慢护肤品2002年的增长4.1%,比2001年的4.7%有所下降。经历了1998年12.2%的增长率以后,护肤品的销售额年年下降。2002年与2001年一样,面部保湿剂销售额的增速放慢。由于市场饱和,护肤品中销售量最大的产品,面部保湿剂的销售额从2001年的0.9%增长率减缓到2002年的0.3%。面部清洁擦洗剂呈现饱和的迹象,2001年销售额增长169%,2002年仅仅增加36%。清洁剂(液体/霜膏//条块)销售额下降约2%,进一步影响了护肤品的增长。

2002年营养素/抗衰老产品几乎增长16%,继续凸现其积极影响。消费者对减少面部和身体上年龄痕迹的兴趣仍然主宰着美国的护肤品。美国人对宣称能改善皮肤而又没有什么刺激性的“天然”产品以及承诺能提供清洁外附加值的面部清洁擦洗剂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用Botox和抗衰老剂使自己看起来更年轻

2002年4月美国FDA批准Botox在眉宇间使用成为2002年重大新闻。对年轻化外表感兴趣的消费者认为Botox是最新的时髦事物。

Botox聚会――塔珀韦尔聚会(一种用小礼品吸引家庭主妇参加的聚会,由口才极佳的人员推销塔珀塑料制品之类的日用品――译注)的一个变种――在纽约和洛杉矶之类的有时尚意识的城市风靡一时。在10分钟的时间里,由一名医生将一种药物(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皮下以放松和暂时麻痹面部肌肉(非外科手术),从而产生一种在眉宇之间平滑的面容。费用在300~1000美元之间,效果可持续4个月。

早在1989年Botox就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肌肉痉挛或抽搐,包括眼睑痉挛。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整形外科医生开始使用Botox治疗抬头纹、眉心纹和鱼尾纹。

即使在FDA正式批准以前,Botox手术(和使用类似药物Myobloc的手术)是外科医生使用的发展最迅速的整容技术。在2001年大约有160万例Botox手术,而在1997年为65 000例。根据MSNBCD的统计,单独用于美容的Botox的营业额达到1亿美元。

在批准之后,Botox的生产者Allergan公司制作了电视和平面广告推销Botox。媒体对Botox和这些广告的关注又引发了对抗衰老护肤品的更大兴趣。一家制造商DDF ( Doctor's Dermatologic Formula)又开发了一种使用缩氨酸的抗衰老剂DDF Faux-Tox,供害怕Botox的麻痹作用的消费者使用。媒体对Botox的广泛宣传提高了美国人对追求更年轻外表的兴趣。2002年营养素/抗衰老产品的销售额提高了15.6%,而2001年是8.6%。美国人继续关注那些宣称能减少脸上岁月痕迹的产品。

玉兰油全效多维保湿霜2000年成功投放大众市场,对护肤品的销售额有重要的影响。它以19.99美元的零售价打破了大众护肤品的价格壁垒,从而大大地提高了2000年的销售额。鉴于玉兰油的成功,许多大众护肤品的制造商在2001年和2002年向市场投放了新的抗衰老剂。

新的大众产品中有许多也采取了15.99~19.99美元的高价位,支持了2001年和2002年的销售额增长。营养素/抗衰老产品2002年的销售额也受益于超高档(50美元以上)抗衰老剂和精华素的继续流行。

二战后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中老年人希望更有弹性的皮肤

二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已经50多岁,他们对使他们皮肤更有弹性产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许多成年人关注减少皱纹,但是在他们40岁以后更关注皮肤松弛的问题。为了解决消费者关心的皮肤松弛问题并说服他们改用本厂的产品,一些制造商在2001年和2002年将大量诉称能使皮肤有弹性的产品投放市场,包括欧莱雅的SPF15成人精美防松弛超级补水日霜、Neutrogena的显效紧肤晚霜和Clarins的抗衰老紧肤全效双重精华素。

尽管不是非处方药,这些产品中有许多在瓶子和产品广告中都有听起来很科学的诉求。制造商彼此都设法超越对方的产品诉求。

强生公司的Roc Protient Actif Pur Daily Firming Treatment诉称能以酪氨酸(一种氨基酸)和DMAE (二甲基氨基乙醇,一种紧肤剂)在 8个星期内使皮肤有弹性和绷紧,而兰蔻的Renergie Lift Contour Skin Firming and Contouring Complex (使用其专有的紧肤化合物)声称这种产品在为期3周的消费者试验中使八成的妇女“感觉到她们的皮肤改善和收紧”了。

年轻的妇女也需要抗衰老剂

美国不仅40岁以上的妇女引领对抗衰老/营养素的需求,二十几岁的年轻妇女也购买抗衰老剂来试图预防老化。不仅这些妇女频繁浏览有关抗衰老品的广告和文章,制造商也已经开始把用来吸引30多岁妇女的产品推向市场。

对这些产品的部分需求起因于老年美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在几十年前人们的寿命较短,妇女到了50或60岁就可能“放纵自己”和暴露她的皱纹,而今天不管是使用抗衰老剂、胶原注射还是整形外科手术,人们期盼美国的中产阶级妇女到了50多岁看起来还是端庄美丽。

在广告中使用年长的漂亮妇女,如劳伦・赫顿(Lauren Hutton )和西比尔・谢泼德(Cybil Sheperd)会鼓励年长的妇女保持仪容。因此,妇女在她们30多岁的时候就有设法预防变老的迹象。

销售人员也在设法用他们的抗衰老产品吸引一批较年轻的基本消费群。如强生公司Neutrogena品牌的健康皮肤防皱霜就是以较年轻的妇女为对象的,这种防皱霜由于采用无油形式而正在吸引20多岁的妇女。另外,这种防皱霜适用于祛斑配方中,使得妇女可以同时减少皱纹和祛除粉刺。许多年轻妇女很熟悉这个品牌,因为它的除痘产品很有效,并且在它的广告中使用年轻的女演员珍妮弗・洛夫-休伊特。

通过引进新的抗衰老剂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2002年Neutrogena的销售额实现了55.1%增长,使它的护肤品总份额提高了0.3个百分点,达到5.6%。

消费者转向医生皮肤护理系列

鉴于美国人相信护肤品的技术诉称、处方药,护肤品的最新趋势是皮肤科医生创制的产品系列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些产品采用最简易的包装和诸如DDF生物分子眼部紧肤精华素之类的学术名称,似乎再次保证了买得起它们的人不用处方就能买到最有效的产品。

有一种名为DDF Faux-Tox产品,它减少皱纹的功效几乎与Botox药物注射一样好。该产品的先驱之一尼古拉斯・佩里科内医生,NV佩里科内MD化妆品的创始人,通过他最畅销的书《皱纹治疗》已经成功地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α-硫辛酸这类抗氧化剂的优点。勃兰特医生称他的同名系列护肤品是“处方的功效而非处方”。

除了一系列的护肤品之外,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皮肤科医生霍华德・穆拉德还开发了用于补充维生素的“穆拉德青春素”(Murad Youth Builder)。据称葡萄糖酸胺和络合氨基酸能通过预防皮肤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损失来保持皮肤的弹性。

也希望身体强壮

美国人希望用技术上先进的配方使自己强壮和减少岁月的痕迹,不仅限于面部使用的抗衰老/营养素。渐渐衰老的二战后婴儿潮期间出生者及其他消费者群体也为制造商在2001年和2002年推出的各种身体护理品所吸引。这些产品的推出使身体护理品增长了2%。制造商明白面部产品的间接效益促进了销售额,因而抓住身体护理品的发展机遇。

含带有强身剂、维生素、芦荟叶汁和α-醇酸之类成分的身体护理新品增强了治疗的效果,迎合了美国消费者解决皮肤上岁月痕迹的全身的需要。这些产品中大多数被认为是“强身”的产品,象妮维雅含有Q10的身体用紧肤液。

有的产品甚至声称能减少皮下脂肪团,强生公司的Roc Retinol Actif Pur 防赘肉护肤品,据说8周内明显减少皮下脂肪。这些增值润肤液和防赘肉产品,价格常常是单纯身体护理品的两倍以上。

受宝洁公司标价19.99美元的抗衰老玉兰油全效多维保湿霜成功的鼓舞,包括宝洁公司和Pfizer公司的Lubriderm在内的大众护肤品制造商2001年投放了大量诉称抗衰老的高价位身体护理品。

玉兰油又推出两种身体和手用显效抗衰老保湿霜来扩充它的玉兰油全效抗衰老产品。令人遗憾的是它的全效系列抗衰老产品没有弥补面部保湿霜销售额的下降,因此,玉兰油的护肤品份额从2001年的6.2%下降到2002年的5.9%。

Limited Brands公司Bath & Body Works的份额2002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为护肤品的3%。Bath & Body Works对有浓郁香味的润肤液方面的实力没有起什么作用,因为在这一年里消费者需要的是诉称使皮肤紧绷的身体护理品。同样地,联合利华集团的Vaseline Intensive Care品牌也从2001年的2.7%下降到2002年2.4%,因为在这个品牌系列中缺少使皮肤紧绷的润肤液。

由于消费者对抗衰老身体护理品的兴趣和新产品的投放,手护理品2002年的销售额有接近3%的增加。尽管护手霜被认为可能是过剩的,因为一般的润肤液提供了更高价格的护手霜的大部分效能,但是消费者仍然对手护理感兴趣。许多手护理品的制造商利用了一种抗衰老的说法,强调手因为暴露于环境中而首先显示岁月的痕迹。

Pfizer公司和宝洁公司2001年都投放了防衰老护手霜。在随后的一年,强生公司和联合利华分别推出了Neutrogena显效年轻化护手霜SPF 20和Vaseline Intensive Care手保健精华素。护手霜受到欢迎部分是因为它们提供了额外的保湿效果、较少油腻的感觉、防晒或诉称能调理指甲和表皮。

保湿剂市场饱和

面部保湿剂的销售额在2001年增加0.9%以后2002年仅增长0.3%。与作为一个较新品类的抗衰老/营养素区别在于,保湿剂是最老的护肤品之一。美国人口的老化已经对抗衰老/营养素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相对减少了对面部保湿剂的需求。

与过去采用清液形式的抗衰老/营养素不同,今天的抗衰老剂中有许多包含保湿的成分,因此不再需要使用另外的保湿剂。此外,大众和高档产品制造商的广告宣传倾向于更多地集中在高价位的抗衰老产品上,而不在面部保湿剂上。

然而在面部保湿剂这一类中,某些产品类型的表现优于其他。2002年眼霜和带色彩的日用保湿剂的销售额有所提高。妇女购买更多的眼霜来减少和预防精细的眼部部位周围的岁月痕迹。带色彩的日用保湿剂吸引了有时代意识的妇女,她们欣赏这种产品三个特点:保湿、完全覆盖和防晒。

不愿用粉底的妇女以及青少年喜欢用带色彩的保湿剂,因为这些产品既能覆盖又有颜色,同时看起来很自然。由于产品淡雅,带色彩的保湿剂为希望看起来更优雅的妇女提供了一种节省时间的办法――不必担心颜色混杂又无需另外的步骤,因为大多数妇女总是要使用保湿剂的。

然而不带色彩的日用保湿剂的销售额在2002年有所下降。2001年和2002年几种新的保湿剂的投放阻止了不带色彩的日用保湿剂销售额的更加急剧的下降。为了提高销售额,至少是防止这个已经饱和的产品种类进一步衰落,制造商已经采用一种“兵分两路”的办法。曾经用过的一个方法是推出诉称有光泽或肤色均匀的保湿剂。

在一定程度上受雅丝兰黛的Prescriptives光反射润肤水和散粉魔幻系列(用来为面部增加光泽而又没有添加太多颜色的彩妆品)流行的鼓舞,制造商设法在面部保湿剂领域引起轰动。例如强生公司的Aveeno日用亮肤保湿霜SPF15,据称可使皮肤“更加紧绷,更加容光焕发”。

高档产品中雅丝兰黛向市场投放了LightSource变换保湿霜SPF15,它使用微晶技术“把光变成实际的活力而产生令人惊异的鲜亮”。除了光亮以外,制造商也转向据称可促使肤色更加均匀和淡化黑斑的保湿剂。强生公司的Neutrogena显效均匀保湿霜SPF15,据称可以淡化黑斑和均匀肤色。提高面部保湿剂销售额的第二个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洁面液和收缩水――是推出以青少年和年轻妇女为对象的护肤品。以这个群体为对象的少数护肤品制造商,传统上一直是为这部分消费者提供控制粉刺的产品(清洁剂和干燥剂,例如过氧化苯甲酰)。

最近包括高档产品在内的更多制造商,已决定占领这个市场,因为这个群体规模巨大并且有高额的可支配收入。大众产品一端,欧莱雅在为20多岁的妇女投放欧莱雅Plénitude HydraFresh系列以后仅仅两年,又推出了欧莱雅Pure Zone系列,对象是年龄为15~29岁的妇女。

雅丝兰黛的化妆品品牌Jane有它自己以青少年为对象的Jane Goodskin护肤品品牌。甚至LVMH的克里斯汀・迪奥――一个与优雅的年长妇女同义的品牌――2001年也推出一个适合20多岁妇女的品牌。它的Dior Iod是一个基于矿物质的系列,用来自海洋的水。

与果酸相比,消费者更喜欢“天然”

尽管果酸是面部护肤品的常规原料,2001年至2002年间已经不怎么受欢迎,消费者已经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视黄醇(一种维生素A化合物)。尽管果酸和视黄醇都能有效地减少脸上的皱纹,但是也会刺激皮肤。由于技术的进步已经推出了一些效力与果酸和视黄醇相当但刺激性较小或没有刺激性的活性成分。

在大众产品中,巴斯夫的妮维雅是在1999年秋向市场投放的第一批无果酸或视黄醇的抗衰老剂。妮维亚Visage的Q10防皱霜声称其活性成分辅酶Q10优于其他的抗衰老成分,因为这种产品使用“皮肤自身的辅酶Q10”来产生效果。2002年公司改良了它的妮维雅Visage Q10系列的配方,使其包含第二种抗衰老成分辅酶维生素H (也是在皮肤中天然形成的)。2001年和2002年市场上推出了大量的无果酸或视黄醇的产品,其中包括雅丝兰黛的Origins A 完美世界白茶护肤霜、露华浓公司的Almay激动素(激动素是一种保持切花在花瓶水中活力的化学药品)和雅丝兰黛的Perfectionist 除皱水。

除了果酸和视黄醇可能的刺激副作用之外,行业资料也指出美国人对护肤品中的化学制品越来越小心。尽管美国人想要显得健康而年轻,但是他们希望安全地实现这个愿望。消费者越来越了解变应性、皮肤敏感性和室内空气质量,除了化妆品和盥洗品之外,美国人已经表现出对健康食品和无毒家用清洁剂越来越大的兴趣。同样地,消费者希望护肤品既有功效又是安全的。另外,植物提取物、蜂蜜和牛奶之类“天然”成分占据了一种心理上的优势,因为这些“天然的”成分与舒适和“家常烹饪”相联系。

雅丝兰黛的Origins品牌是这种“天然”定位的受益者之一。Origins在2002年的护肤品价值份额提高了0.1个百分点,达到1.3%。

雅丝兰黛 2002年护肤品的销售额以16.4%的份额占据领先地位,但是下降了0.1个百分点。领先的品牌倩碧,在Clinique Total Turnaround和Clinique Advanced Stop Signs之类新产品的支持下,其份额仍然稳固地保持在6.8%。第四位的品牌雅丝兰黛 2002年的总份额下降了0.2个百分点,为6.3%。

对手欧莱雅集团稳居第二位, 2002年的护肤品份额为10.3%,比2001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它的荣誉产品兰蔻的份额从6.2%提高到6.3%。在抗衰老剂和面部保湿剂方面的新产品投放使兰蔻提高了销售额和份额。同样,这家公司的大众品牌欧莱雅Plénitude也有0.4个百分点的份额增加,达到2.5%。第三位的制造商强生公司2002年的份额提高到7.9%。这一提高大部分是由Neutrogena和Aveeno品牌的销售额增加推动的。在其2001年5月投放市场的Neutrogena 显效紧肤晚霜的支持下2002年Neutrogena增长超过10%。在这种晚霜中使用了缩氨酸铜,2002年在一种面部保湿剂和身体护理品中也推广使用了这一成分。Aveeno产品的销售额提高超过19%,因为它在2001年2月投放的含有大豆提出物的Aveeno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一个领先的护肤品品牌雅芳2002年的总份额提高了0.2个百分点,达到6.5%。雅芳Anew Pure 02 SPF 15 Oxygenating Youth Complex和雅芳Anew Biologie + SPF Skin Optimizer (一种含有石榴、葡萄籽和佛罗伦萨鸢尾根的无果酸产品)之类新产品的投放支持了这个品牌。

消费者对“天然”成分的需求超过了抗衰老剂,许多青少年和年轻妇女用护肤品都崇尚“天然”为特色。欧莱雅为15到29岁妇女提供的Pure Zone系列中的DermaCalm Complex含有海洋植物,LVMH的Urban Defense Skincare在其Zen清洁和解毒混合物中使用了绿茶、维生素A、C和E、海藻提取物和春黄菊。

面膜(2002年提高1.6%)增长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它们加入了“天然”成分。在提供一种家庭SPA体验的同时,今天的面膜听起来和食品差不多――使用了番木瓜和南瓜之类的成分。面膜是从用来干爽油性皮肤的简单的粘土面膜发展来的,有助于剥除死皮(用番木瓜)、令皮肤鲜亮(葡萄籽和桑树根)和有弹性(欧洲越橘和维生素C)。

擦洗剂增长36%

擦洗剂在2001年销售额增长169%以后,2002年增长为36%。2002年的销售额增长放慢是由于擦洗剂开始趋于市场饱和,不再能支持从1998年以来因为新奇而呈现的三位数增长。1998年下半年,联合利华集团投放了旁氏清洁卸妆巾,花王公司接着在1999年初推出碧柔洁面巾。然而直到宝洁公司2000年6月投放玉兰油日用面巾,同时发起花费数百万美元的促销活动,面部清洁擦洗剂才成为一种主流产品。

玉兰油日用面巾是一项技术创新,是一种由水激活的干燥的双面织物。玉兰油声称这一种产品可以完成四项功能:清洁、卸妆、去死皮和紧肤。醒目的广告说明,每天使用价格为30片一盒6.99美元的玉兰油日用面巾,可与在美容院做一次65美元的面部护理相比。玉兰油日用面巾在喜欢去死皮的美国妇女中有许多狂热的爱好者。

宝洁公司利用玉兰油日用面巾获得了成功,2001年又向市场投放了它的面部清洁擦洗剂的抗衰老版本――玉兰油全效清洁面巾。其他的制造商如联合利华集团也推出了具有超过清洁特点的新的面部清洁擦洗剂。玉兰油全效清洁面巾和联合利华集团的旁氏抗衰老清洁巾都自称能在清洁皮肤的同时把抗衰老成分贮留在皮肤上。

2002年出现了诉称抑制粉刺的清洁擦洗剂--Neutrogena无油净粉刺清洁巾和St Ives用于油性或易生粉刺皮肤的瑞士配方杏子剥落死皮日用清洁巾。与1997年一鸣惊人后不久就开始下滑的毛孔收缩剂相反,人们相信面部清洁擦洗剂将会有更广泛、更忠诚的用户群,因为擦洗剂比毛孔收缩剂使用更方便也更少痛苦。尽管雅丝兰黛和MAC和stila系列都包括擦洗剂,然而擦洗剂与毛孔收缩剂一样,主要是一种大众产品。

液体/霜膏//条块清洁剂的销售额都在下降

由于竞争性产品面部清洁擦洗剂的强劲增长,液体/霜膏//条块清洁剂在2002年的销售额再次下降。液体清洁剂因缺少产品创新而蒙受影响,销售额2002年下降了差不多2%,总额为11亿美元。自1997年花王公司的碧柔品牌推出毛孔收缩剂(含在液体清洁剂内)以来,液体/霜膏//条块清洁剂一直没有能吸引消费者的改进产品。

液体清洁剂现在是一个产品饱和的领域。在调查初期,因为制造商成功地说服消费者从肥皂(被断言会使皮肤干燥)转向使用液体/霜膏/清洁剂,然而现在消费者的兴趣集中在去死皮和/或在清洁的同时使抗衰老成分贮留在皮肤上的面部清洁擦洗剂上。

在液体清洁剂这一类中,面部和身体用的去死皮剂一直受到欢迎。妇女使用的去死皮剂既能使她们的皮肤呈现健康的光泽又能为在皮肤上使用自我美黑剂做好准备。这些年来配方已经变得更加柔和,允许更频繁的使用并且刺激性更小。

身体去死皮剂的销售额继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需要事先使死皮剥落的自我美黑剂使用的增加。由盐(为了擦洗)与芳香油(为了保湿)组成的Origins擦盐在1996年下半年问世以后迅速成为最畅销的商品,产生了大量的模仿产品。

糖擦剂是身体去死皮剂的最新发展,据说它比盐擦剂的磨蚀力小。虽然用丝瓜瓤擦洗会产生类似的效果,但是美国人发现使用身体去死皮剂是一种更奢侈、更惬意的体验。

收缩水继续衰落收缩水的销售额在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下降0.8%和1%以后,2002年又下降了2.3%。收缩水表现不佳有三个原因。第一缺少创新意味着没有吸引新用户的空间;其次使用收缩水是件麻烦事。今天的消费者需要多功能产品,而收缩水不属此类。虽然每个高档护肤品系列都包含收缩水,但是一些大众护肤品系列不包含收缩水或者提供清洁剂/收缩水二合一产品;最后,许多人认为使用收缩水是不必要的或者是有害的。

妇女时尚杂志中的许多文章已经建议,使用收缩水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步骤;还有一些推荐购买不含酒精的收缩水以防止皮肤干燥。

上一篇:时尚秋潮 第10期 下一篇: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化妆品销售月度监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