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性耳鸣60例心理护理

时间:2022-05-11 04:24:25

自觉性耳鸣60例心理护理

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自觉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为自觉性耳鸣的患者(治疗组)与60例无耳鸣健康的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并采用症状自评表进行测评。结果:通过两组测评对比,治疗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自觉性耳鸣 心理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5年5月~2007年6月收治诊断为无听力障碍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7~60岁,平均45岁。耳鸣患者病程2个月~4年。患者曾用扩张血管剂、能量合剂等药物治疗,用药时间0.5~6个月,纯音听阈测试均在正常范围。

心理健康测评方法:将60例无听力障碍的患者与60例无耳鸣症状的健康人进行对比。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无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采用症状自评表进行测试,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并自我评价。把症状自评表项目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其他等5个因子。将此5个因子分别计分,将耳鸣患者的因子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出有显著性意义的症状因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所有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防御能力:心理护理不但能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与心理压力,而且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耐心倾听和理解患者的情感与想法,帮助患者找到焦虑的原因,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情绪低落、易激动、急躁等不良个性,鼓励护、患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转移患者因听力变化而带来的负面情绪。

提高护士素质,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护理自觉性耳鸣患者,护士必须要具备业务熟练、沉着准确、反应敏捷、动作娴熟的素质,要有丰富的心理专业知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每个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还要注意室温调节。因自觉性耳鸣患者有烦躁、焦虑情绪,心理方面也发生明显改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及室内环境,都非常敏感甚至恐惧,因此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及疗效,并向患者介绍医生、护士的治疗与护理水平,尽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以消除其思想顾虑。

结果

采用症状自评表分析耳鸣患者的症状因子分,并将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自觉性耳鸣患者的主要心理障碍表现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其他(睡眠障碍)等5个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自觉性耳鸣病因较为复杂,临床上很难作出正确的病变部位的诊断,心理因素也是造成耳鸣的原因[1]。在不同的人群中,耳鸣的发病率为13%~18%,严重耳鸣达到0.4%~2.8%[2]。耳鸣病因复杂,由于自觉性耳鸣在临床上缺乏外部的体征,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自觉性耳鸣患者一般休息不好,烦闷、头昏、精神不集中,很多患者产生不安和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障碍,还有的患者出现恐怖感。这种情况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而加重耳鸣,耳鸣则又加重心理的障碍等恶性循环。针对无听力的自觉性耳鸣患者,应注意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总之,护士要与耳鸣患者密切合作,采用药物和心理护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尽快摆脱耳鸣带来的苦恼。

参考文献

1 王洪田,周颖,翟所强,等.耳鸣心理学问题.临床耳鼻咽喉杂志,2003,17:14-15.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19-1231.

上一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护理 下一篇:加强静脉穿刺技能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