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工程中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

时间:2022-05-11 03:03:05

浅谈高层建筑工程中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

【摘要】我国的预应力技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着,随着我国的科技的发展而不断的突破和创新。预应力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较之其他的施工技术有了更高的规范。本文是从南京移动通信综合楼的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巧出发,总结了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要点和施工措施,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预应力施工技术,施工要点,技术总结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高层建筑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解决混凝土的裂缝和承压不够等缺陷问题。因此在我国的高层建筑物中,预应力工程的建筑施工就成了很多企业应用的典范,很多预应力的施工技术已经在建筑施工中占据主导的地位。我们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决定采用预应力的施工技术,下文就是南京移动通信综合楼的预应力的工程施工分析。

二、工程概括

本工程(南京移动通信综合楼)建筑面积69889㎡,地下三层,主楼地上30层(128.1米),裙楼地上5层(25.9米),主楼A-C/7-9轴为预应力梁,600*1500mm,梁跨度为17.4米。裙楼L-N/7-10轴,600*1300mm,梁跨度为17.4米,采用预应力的工程施工技术,如下是该工程的建筑分析。

三、高层建筑工程中预应力工程常见问题分析

1.预应力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预应力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或滑丝现象,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质量。通常张拉中发生断丝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预应力筋力学性能不合格,表面锈蚀或存在其它导致截面减的缺陷。

(二)锚具夹片硬度过高,齿高也过大,稍有偏控就造成刻痕过深较易发生断丝现象。

(三)钢锚垫板喇叭筒较细且较长,端部也较锋利,连接稍有不顺则张拉时就可能造成预应力筋损坏,而铸钢制垫板喇叭筒则较粗短,端部与孔道用内插式连接,故应尽量选用铸钢锚垫板。

(四)锚板喇叭筒、锚板、锚环及千斤顶不同心,造成偏拉,受力不均。

(五)张拉过程控制不严,张拉力过大而导致断丝。

2.高层建筑工程中预应力工程解决措施:

(一)在张拉端逐根使3束钢线松弛,取出预应力筋的锚具,将3束钢绞线全部报废;

(二)在固定端将钢绞线锚固范围的混凝土凿除面积约400mm×1000mm,深约150mm;

(三)采用钢绞线电焊对接方法,使报废的钢绞线被拉出波纹管的同时,新换的钢绞线能顺利穿入波纹管并留长lm;

(四)重新安装锚固端后,在固定端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五)在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值75%后重新张拉。

四、高层建筑工程中预应力工程要求:

1.质量要求分析。

对质量进行有效分析,就要从预应力的建设细节出发,将固定端的柱筋与整体的建筑结构相协调,在进行全面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找到梁面、底筋弯折效果与锚具的最佳位置配合一项,从交叉口方面入手,真正将现行的科技进行有效施用;在进行控制力度与位置的变换过程中,加强对全面的支撑与拉伸事项研究力度,争取将内部建筑结构与外部建设环境相适应起来,把握对大环境的认识,在对墙体与地面、顶层进行双向支撑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更好的建筑效果进行有效呈现,真正将作用力与主体的稳固建设稳固效果进行结合,促使全面的建筑结构能够在全面的建设施工环境中呈现出来。

2.结构内部的预应力控制研究。

将结构内部的预应力效果呈现出来,就要将内部的材料建设、施工设备的运用效果进行提升,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督检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主动出击,把墙体、梁面等比较隐蔽的地方的预应力建设基础进行有效提升,在拉伸与巩固的建设基础上,使整体性的建设力度进行有效提升。

3.建筑整体结构的预应力建设要求研究。

对预应力筋下料、预应力筋机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建筑整体的结构进行系统建设标准的实施,而不是只看一个方面,得此失彼,在进行长期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将钢绞线、施工机器、混凝土等在建筑结构的响应位置进行作业,在全面实施建设过程中,利用灵活的思路与全面正确的建设标准,对内部的建设事项进行全面探查,趋吉避害,发现有施工困难的环节,要进行及时反应,并且应该将创新的解决方案进行及时呈现。

五、预应力施工工艺

1.原材料质量控制。预应力筋是预应力分项工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预应力筋进场时,要求厂家提品合格证外,还应提供反映预应力筋主要性能的初步检验报告,两者也可合并提供,但主要项目,内容应基本齐全。

2.钢绞线下料、制作。预应力钢绞线束在下料前为了减少钢绞线的构造变形和应力松弛损失,需经预拉。预拉应力值采用钢绞线抗拉强度的85%,预拉速度不宜过陕,拉至规定应力后,应保持s一10rr血,然后放松。钢绞线下料前应在切割口两侧50mm处用铁丝绑扎,切割后应将割口焊牢,以免钢绞线松散。

3.预应力筋孔道铺设。波纹管搁置在支架钢筋上定位,支架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根据梁宽制作,严格按照预应力钢筋的坐标焊接在预应力梁箍筋上,支架钢筋间距lm。波纹管铺设完毕用铁丝将其与支架钢筋绑扎,保证预应力筋孔道流畅,同时也可以保证波纹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产生浮移。根波纹管间用加大一号的波纹管螺旋连接,并用胶带封裹。

4.预应力筋安装。预应力筋穿束采用人工单根穿束。穿束端采用胶布或其他软布包缠好,以减少穿束过程预应力筋对波纹管造成破损现象的发生,预应力筋穿束过程中及完毕后,应对波纹管破损情况进行检查,如有破损应立即用防水胶带包缠。

5.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穿束完毕后,检查和调整敷设的各种管线的位置、规格和数量,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士浇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振动棒不要直接接触波纹管。张拉端及梁柱节点等重点部位宜采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密实,以免出现蜂窝造成张拉时发生事故。

由于预先给混凝土梁施加了预压力Np,使混凝土梁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下缘的拉应力完全被预压应力所抵消,可以避免裂缝出现,混凝土梁始终全截面参加工作。

必须针对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应力状态来施加预应力。施加的预压应力Np不仅与荷载(或者说弯矩)的大小有关,且与Ny的作用位置(即偏心距e的大小)有关。预应力混凝土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图2

6.预应力筋张拉机具设备及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校验

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张拉设备的标定期限不应超过半年。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反常时或在千斤顶检修中,应重新标定。

7.预应力筋下料、制作固定端锚具

预应力筋切割成工程所需长度。下料完毕后,即制作固定端锚具,加工好后运到工地现场。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等于钢绞线在结构内的长度、张拉端预留长度及下料误差三者之和。下好料的成品钢绞线不能有死弯及磨伤;下好料的钢绞线应按长度分类堆放;预应力筋下料完毕,及时检查其规格尺寸和数量。

8.应力曲线放线

预应力筋(波纹管)在梁中按设计要求的曲线布置,曲线形状由反弯点及最低点、最高点等几个特征点控制,通常在梁非预应力钢盘(箍筋)上面出预应力筋详细的放线图,每间隔1.0-1.5m左右设一个控制点。放线应由专人放线,并及时进行复核检查。

9.固定架的焊接

预应力筋在各控制点处由固定架支承,普通钢筋绑扎成型后,以波纹管管底标高,按设计要求的预应力曲线矢高在控制点处箍筋上划线,将支架焊接在梁箍筋上,间距1000m。为防止在浇筋混凝土时变位,固位架必须有足够的支承力,直径不小于10mm,为保证固定架位置的准确,宜由焊工及放线人员一起进行焊接固定架。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有严格的施工要求,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一定会给该工程的施工带来质量上的保证,同时施工人员的全程监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相信在我国的科学家的不断的研究探索下,我国的预应力工程技术会有更大的创新,相信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建设更加的符合大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曾广勇.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

[2] 甘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的应用[J].2013.3

[3] 张谦.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及压浆施工控制要点浅谈[J].2013.4

[4] 张巧仕. 浅谈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技术[J]. 技术与市场 , 2012 .6

上一篇:高等级公路桥梁的桥型设计探讨 下一篇:土木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