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中晚期肺腺癌多西紫杉醇单药化疗的近期疗效

时间:2022-05-11 02:00:55

老年中晚期肺腺癌多西紫杉醇单药化疗的近期疗效

【摘要】 目的 对采用多西紫杉醇对患有肺腺癌的中晚期老年患者进行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肺腺癌的中晚期老年确诊患者病例86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A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进行化疗;B组采用培美曲赛二钠进行化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肺腺癌;中晚期老年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

Aged middle-late lung adenocarcinoma single drug docetaxel chemotherapy recent curative effect

TangYucheng YangMailing

【Abstract】 Objective using docetaxel, for people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middle-lat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c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for comparison analysis. Random method in December 2006 to December 2009 the three years, in our hospital clinic of people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middle-lat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ases 86 cases, it will b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A and B, on average every group of 43 cases. A group of the docetaxel, the chemotherapy; The beauty culture group B song sodium two chemotherapy. 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better than group B patient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Bone marrow is so these patients in chemotherapy inhibit the main side effects, the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atients for white blood cells, hemoglobin, thrombocytopenia,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such as hair loss. Conclusion the docetaxel, for people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middle-lat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c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is very clear, side effects, relatively light can maximize the eas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future,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t to us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middle-late lung adenocarcinoma elderly patients, docetaxel chemotherapy curative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09-02

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患肺癌的患者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相关文献报道[1],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肺癌患者的死亡率上了46.5%,已成为了对人们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另据报道[2],患有非小细胞癌的患者以老年人群居多,且大多数在来院就诊时,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对于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应该是化疗。为了对采用多西紫杉醇对患有肺腺癌的中晚期老年患者进行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更有效地治疗,使其治疗的毒副作用能够降到最小,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依据和方法,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随机抽取在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肺腺癌的中晚期老年确诊患者病例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多西紫杉醇和培美曲赛二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肺腺癌的中晚期老年确诊患者病例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51例;患者年龄在61至89岁之间,平均年龄71.6岁;患者病程在1至38个月不等,平均病程9.4个月;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临床检查确诊。

1.2方法:随机抽取在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肺腺癌的中晚期老年确诊患者病例86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A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进行化疗;B组采用培美曲赛二钠进行化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3操作:A组:按照80mg/m2的比例静脉注射多西紫杉醇1小时,在接受化疗的前一天口服地塞米松,每天两次,坚持3天,整个治疗坚持三个星期;B组:按照80mg/m2的比例静脉注射培美曲赛二钠1小时,在接受化疗的前一天口服地塞米松,每天两次,坚持3天,整个治疗坚持三个星期。

1.4疗效划定[3]。CR: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全部缓解;PR: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缓解;SD: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好转但也没有恶化;PD: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好转,甚至有加重和恶化的迹象。

1.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在CT引导下进行肺部活体检验这项技术被首次提出是在1976年,此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该技术的操作诊断成功率和准确率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被临床诊断广泛应用。由于采用CT扫描的方法对肺部进行检查,可以使肺部周边的病灶分辨率明显调高,使在CT的引导下进行的肺部活体检验的操作更加简单、更加方便、更加安全、更加可靠,且可以将患者的死亡率降到最低,因此,临床可以采用该方法对患有肺腺癌的患者进行诊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诊断不及时不准确而造成的延误治疗[4]。

对患有肺腺癌的老年中晚期患者采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与支持治疗相比,可以使患者生存率明显提升,使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由于老年患者群体的特殊性,化疗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毒副反应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这是很多患者不愿接受化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临床医学界一致认为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是对患有肺腺癌的患者进行治疗最有效的化疗方案,但是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发现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通常会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5]。多西紫杉醇是半合成紫杉醇类抗肿瘤药,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和阻止微管解聚,导致形成稳定非功能性微管束,从而对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值产生抑制效果,是治疗肺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多西紫杉醇进行化疗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培美曲赛二钠进行化疗的患者。骨髓抑制是该类患者在化疗后的主要毒副作用,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脱发等。

综上所述,采用多西紫杉醇对患有肺腺癌的中晚期老年患者进行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十分明显,毒副作用相对较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军武.医学数字成像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67

[2] 胡荫崧,肖建雄,刘诗虎,等.肺癌经皮细针穿利活检阴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8(7):967-968

[3] 张木根,陈艺坛,李华良,等.经皮肺细针穿刺改良法在周围型部肿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肺癌杂志,2005,8(4):347-348

[4] 张玉玺,吴景忠.造影剂之CT检测和临床意义.河南医科大学报,2011,26:216

[5] 张星,何国祥.纵隔肿瘤影像学特点的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0(10): 907-909

[6] 郭盛仁, 沈均康, 陆之安, 等.巨大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16(10):597-599

作者单位:421001 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一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 下一篇:现代敷料在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