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的实现与管理

时间:2022-05-10 07:19:50

浅谈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的实现与管理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变电站正在向无人值守方向快速迈进。由于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费是一瞬间完成的连续过程,因此,电力生产环节要保证24小时连续的监视和控制,才可以保证电力的生产和消费正常,无人值守变电站能够极大的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本文就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基本要求,系统设备技术要求以及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 无人值守 管理 运行

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冲击下,当前变电站发展的主流逐渐向着无人值守化发展。这种模式的出现,解决了以往旧模式依靠特定人员对其操纵建设,以及人员和配置开支需求大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变电站管理程序的规范化,管理质量的升级化,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方面,有着重大意义。结合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控制理论、器仪器表、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的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对变电站的日常运行景象检测、优化、控制、调度等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力自动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作为一种新的变电站运行管理方式,应该遵循“安全、高效、环保”的原则,采用技术成熟、结构合理、可靠性高的变电设备。同时,应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具备完善的防火、防盗等措施。其次,应在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应适当简化接线方式。其保护设备应选择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可靠、运行效率高、性能稳定的微机型产品,满足国际国内标准、设备标准化企业标准和有关规程规定要求,并应具备信息远传功能。最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应满足无人值守的运行要求;通信配置应能支撑无人值守站各分系统对通信的需要,原则上至调度和监控中心的通信配置应满足双通道的要求。交直流电源设备应根据无人值守站的实际地理和交通条件考虑适当提高配置,应配置相应的视频安防、消防、环境监测等功能,并应能够实现远方监视和控制。

2 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的实现

2.1 设备的选取与验收

无人站设备相比传统值守变电站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在设备选取上应充分考虑操作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在保证电网良好运行的基础上,选取设计完善、工艺优良、运行效果优异的产品。如选取断路器,应具备“远方”“就地”操作功能;选取隔离开关,应具备手动、电动操作功能。设备选取后,经试验合格,安装调试,并验收。无人站设备的运行状态需根据辅助触点传输至主控室、监控中心,细微的安装差异可能造成误发报警信号,因此,把好验收关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一环。

2.2 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主要由系统显示屏、事故预警服务器以及事故预警终端组成,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事故预警终端主要职责就是处理各种数据,在采集、判断之后将处理结果发送到变电站的监控中心。服务器主要是对事故预警终端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在一次的处理,并记录报警的时间以及类型。预警系统的各种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换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通信。预警系统的功能较多,除了基本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以及检测功能之外,还具备各种通信功能、预警功能、报警功能。其采集的信息量也较为全面,除了基本的火警、水警、烟警、盗警,甚至是动物侵入以及电缆的温度也能实时监测到,并将信息量传送到控制中心。

2.3 运行监控系统

变电站作为改变电压的场所,需要对发电厂的电能进行高低压的转换,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相应的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安装在室内外和安装在高压室、主控室的摄像机,摄像机的主要任务是对变压器和开关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此外,监控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电力设备相应位置的温度探测器,它的任务是对设备的运行温度进行检测,通过软件对数据的处理来实现数据的对比。监控系统的又一重要设备是相关的报警设备,它的任务是实现事故的自动报警机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和判断,提高事故的处理速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4 软件管理平台系统

变电站经过各配电室监控系统实现对设备实时运行情况的监控,系统把监控数据及信号经过网络向总控室传输,总控室通过管理软件平台处理数据并指令。变电站管理软件平台系统主要有无人值守服务器、监控与网络终端,总控室人员对关键问题进行控制,实现对于变电站运行全过程的控制。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整体的运用,实现对变电站的监测与传输以及数据处理自动化。

3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3.1 系统设备存在问题

所谓无人值守也就是变电站应用无人值守的运程综合监控系统,这种系统在很早前就被引入,但是在设计与检修以及安装上均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设计的监控系统缺乏了人性化,操作人员基本都是通过有关变位于指示信号实施综合判断。甚至一些生产远程设备的厂家为追求经济利益,程序根本小进行检验检测,有一些指示灯或报警装置小能够正常使用,对正常运行产生威肋。

3.2 系统运行可靠性差

虽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采用的主要设备都接近国际水平,但因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装置并非独立的,只有后台软件和监控的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等系统都能正常、稳定运行,整个系统才能平稳运行。但远动系统却常会出现信号中断、信号差错等情况,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让值班人员产生了怀疑。另外,变电站投入运行以后,自动化设备检修后的验收也非常小容易,以上这些都是阻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

3.3 对无人值守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重视不够

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模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变电站运行安全性能,因此一些电力企业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就放松了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对其安全运行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在人员安排、资源配备、安全检查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导致安全使得的发生。

4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4.1完善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设备专责制、值班制以及交接班制度。其中,岗位责任制度需要明确变电运行中的各个岗位的职责,并要求相关人员在岗时严格的准手,做到分工明确;设备专责制度值得是,对变电运行中的所有设备都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巡查、维修以及养护,并负责设备运行中产生相关数据信息的记录工作;变电运行的值班制度与交接班制度,明确规定值班人员的值班时间,避免连续值班产生疲劳。并且要求交接班准时,保证前后衔接合理,交接班时需要完成相关的手续。

4.2 切实做好设备巡视工作

为了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首先就必须加强对其的巡视工作的开展,并在巡视时及时地找出存在安全隐患和异常的电力设备,及时地找出其出现故障的原因,并针对故障的原因,及时地对其进行修复和处理,并严格按照报废制度及时地将老旧设备淘汰并更换。其次就是及时的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等日常巡视计划,并将巡视人员的职责落到实处,确保计划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紧密结合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及时的开展专项检查和特巡工作,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温度变化较大,变电站各种设备在运行中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难以安全高效的运行,所以必须加强对其的安全检查力度,才能最大化的确保其安全高效的运行。

4.3 变电站设备维护

变电站无人值守把变电站的总控室管理工作人员及具体操作人员进行隔离,双方无法实现有效沟通,同时,总控室操作人员对整体系统运行方式不够熟悉。变电站的管理人员应按时组织控制室操作人员来进行设备检修与维护,降低由于设备的损坏而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操作人员应对自己职责范围的设备做好维修管理,按时上报,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只有当监控与通信两大系统工作正常进行,总控室才可以在进行数据正确分析的基础上保证指令正确发出。

4.4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首先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变电站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广大用户的利益,因此,变电站的工作人员要增强职业责任感,不但要全面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无人值守远程监测系统情况,熟练掌握数据传输技术。而且工作人员要注意交接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若接班人员还没到来时,不可擅自离岗,保证变电站整个系统都能正常运行。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可以提前制订整个季度的工作计划。要严格进行倒闸操作,调度人员根据相关法规,先拟出操作命令票的相关内容,待模拟操作正确后,方可向站端值班人员下达操作命令,完成操作后相关操作人员要向上面汇报。

5 结语

综上所述,无人值守变电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无论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客观条件,还是能够提高变电站管理效率、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观条件,都已形成一个成熟的发展氛围。而随着这个良好氛围的继续扩散和不断巩固,我们似乎可以预见,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未来,将在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及电力自动化的应用中,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陈志军,周革胜,欧阳路军,姚建民.500kV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J]. 继电器,2007,18:61-64.

[2]蔡世平,李威.基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特性的运行相关要素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8:4-5.

[3]吴玉红.浅析如何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J].电子技术,2009,05:68.

[4]吴晓晖.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5]袁伟滨.东莞供电局集控中心运行值班模式的分析和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4.

上一篇:基于Cortex―M3控制的全自动芯片制作系统 下一篇:《数据结构》说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