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创新

时间:2022-05-10 04:15:16

微信时代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创新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给广大高校班主任工作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微信作为一款手机聊天软件,以其能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尤其是知识水平较高、喜欢赶潮流的大学生用户。据调查,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微信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群聚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它应用在高校班级的管理和师生的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好微信这种新兴事物,对于我们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动态、进行班主任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微信的发展特点

百度百科对微信的定义是“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的软件。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1]。

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一款通信软件,自从2011年1月21日第一个版本以来,到2013年1月15日,微信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3亿[2]。其使用群体主要是集中在18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微信用户群体的年轻化、传播内容的及时性、应用方式的多元化等特点,正契合了当代“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视野广阔等特点,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平台。

二、高校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微信的必要性。

鉴于大学生活的分散化和个体化,传统的信息传达通常采用班主任到学生干部,再到学生的模式。但根据信息传递的规律可以知道,这样不仅会使得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降低,而且速度会明显变慢,更为关键的是班主任对第二环节无法控制,无法保证信息的传递率。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班级和院系等,建立一个学校的账户,然后由班主任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对那些思想上有问题的学生,发现后及时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这个微信账户,通过微信上的联系方式和学生进行交谈,将传统面对面谈话的方式,变成文字和语音等方式,这样既能够完成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内容,新鲜的教学方式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必然性。

大学生是互联网的重要依赖者,同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人群。微信之所以迅速捕获了大学生用户,首先是因为较低的成本契合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其次最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服务与大学生的需求相契合。微信的快速发展符合当代高校大学生展示自我、彰显个性和对自由表达的紧迫需要,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舆论平台。当前大学校内外现实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都会迅速通过这一平台在广大师生中引发持续注意和讨论。

3.社会环境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工作方式与时俱进。

随着微信这样一种崭新的即时通讯工具在高校中的普及,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渐多、种类各异、层次不一,班主任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难度加大。班主任要主动转变工作模式,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改变去适应不同时代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了解学生所想所为,跟学生做到信息对称,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4.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分析。

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管理相结合,把管理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班主任如果被自身眼界和工作习惯左右,不愿尝试新鲜的网络工具,则不仅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基本的信息素养,不了解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甚至进而对班主任的能力产生质疑,降低其教育过程中的威信[3]。

三、微信对于班主任工作是把“双刃剑”

对于高校班主任工作而言,微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作用,又有坏的影响,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1.微信的积极作用。

其一,微信打破了常规的聊天模式,实现了音频信息与视频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的快捷传播,相比传统呆板的文字通信,信息传递更具人性化,更贴近生活,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通讯需求。虽然目前有QQ、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工具,但是因为电脑网络限制及即时性等问题,交流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手机端的“微信”则有效地避免了这些问题,只要师生有智能手机并加微信好友,双方就可以自由地交流沟通,从课程学习到宿舍生活,从学术科研到实践实习,教师都可以有效地给予许多“良言”。

其二,微信的消息即时提醒服务,使得讯息接受快捷方便,若用户在线,则能够快速接收信息并及时反馈,若用户未登录,也可进行离线消息的接收。步入信息时代,众多高校着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但仅仅将课本或者讲义上的内容移植到网络,略显呆板,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而微信可以给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条很好的渠道。

其三,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是一种聊天软件,支持多人(最高40人,100人和200人)的群聊。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样开放的沟通环境中,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大学生还可以借助微信传播个人信息,展示个人形象,并且通过朋友圈向朋友们分享自己生活和身边的点点滴滴,向外界推广自己,树立正确的公共自我形象。

2.微信的消极影响。

其一,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地点、时间不受限制,易沉迷其中。调查显示,29.96%的大学生在晚上熄灯后仍然玩微信,对大学生的休息造成影响,22.38%的大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微信,对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造成影响。有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现实中交际能力不强,沉迷于微信的社交娱乐功能,开始慢慢习惯于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进行交往,脱离现实社会群体,易形成孤僻性格。可见,在微信的使用中,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二,不良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更为便利。在微信的虚拟环境中,网友基本以虚拟的身份出现,网络也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约束,可以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交融,微信的使用对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一定冲击。现代大学生普遍比较关注社会热点和时政新闻,在面对热点话题时,正面的观点通过传播能得到强化,负面的情绪亦能得到放大。对于辨别是非能力弱的大学生来说,若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不良思潮则可能会渗透进他们的心,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其三,微信中基于LBS功能而研发的“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在为陌生人之间提供一个快捷结识交流平台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利用微信搭讪附近的陌生人,通过网络聊天骗取信任后,伺机实施诈骗与抢劫。微信的诈骗通常是获取对方的信任,然后与网友见面。大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单纯,大学生本身的判断能力较弱,相处后很容易对网友产生信任,逐渐放松警惕。

四、微信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高校班主任承担着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校班主任要能够积极接受新出现的事物,为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引导作用。

1.转变班主任工作模式。

随着微信这样一种崭新的即时通讯工具在高校中的普及,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渐多、种类各异、层次不一,班主任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难度加大。班主任要主动转变工作模式,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建立学院和班主任的微信公众号,将其发展成“广播台”和“宣传站”。可以通知活动、会议的时间地点,公告,也可以进行各种温馨提示和节日祝福,使其成为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站。

2.通过对话与交流,发挥师生正能量。

微信这一交流媒体,让师生交流零距离。通过微信的对话与交流,让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老师和老师的交流成了最有效的及时交流,师生相互之间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面对问题和困惑,解决学习和生活难题。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可以建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贫困生等分类好友微信群,利用“群聊”功能,对大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展开讨论。班主任积极引导,学生热烈参与,帮助解决一些大学生的实际困惑。

3.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需要道德情感进行辅助。

在网络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对道德意识起主导作用。所以,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情感,使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环境下能够自觉管理自己。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网络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判别是非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认清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做到网上交友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五、结语

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关键产物,微信已经成为现阶段人际关系紧密化的工具之一,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凸显。班主任必须改进工作方式,提高使用微信这种即时通讯工具的技能,对推进新形势下的高校班主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任何一项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在带来巨大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有副作用。微信就是这样一种软件,要发挥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微信引领的沟通新模式会使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活力和正能量[4]。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信[EB/OL]. 2013-01-16.

[3]鲁睿.微信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研究[J].当代经济,2013(17).

[4]马毓笛.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模式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第12卷(23).

本文是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微信时代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创新》研究成果。

上一篇:关注文本表达,提高口语能力 下一篇:中职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