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思考

时间:2022-05-10 12:35:42

对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思考

摘 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减排逐渐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其中建筑的节能街拍是我国节能减排工程中重要的一项,虽然我国的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已经逐步推广,但是仍旧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工作推广难度大,监管不完善、成本过高等问题,如何更好的在建筑的节能减排中做出贡献,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建筑;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U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一、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对我国的整个节能减排的过程来说,建筑节能减排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建材的生产、开采、运输、建筑、建筑的使用、拆除等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建筑的本身,由于我国的建筑节能减排推行时间较晚,现行的建筑全过程多是粗放型,对节能环保的工作重视不够,一个建筑项目从开始到完成投入使用其过程不仅消耗大量资源,也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在此种情况下,建筑的节能减排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污染问题。经过快速的经济工业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节能减排已经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一种基本战略思想、国家在各行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我国能耗总量居于世界第二,其中建筑、交通、工业是最大的三大耗能大户,我国建筑科技和建筑节能减排的投入过少,对节能减排不重视,这种情况是明显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我国建筑节能减排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再一方面我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十分严重,整个华北、东北地区常年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已经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此产生的医疗健康压力、交通运输限行、工业企业限产等问题更为严重其中北方空气污染的PM2.5中较为严重的是由于冬季烧煤集中供暖大量燃烧的燃煤有关,这就要求必须改进建筑物本身的保暖性能、这就要求建筑在设计时就要从结构入手考虑建筑的节能减排性,外墙的保暖性等,在此产业中新型建筑材料、保暖外墙、保暖门窗等能够产生庞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催生的相关产业可以提供大量工作岗位,提高社会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减排是一个真正利国利民的工程。

二、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现状

(一)建筑业规模庞大。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截比到2020年底,预计我国房屋建筑面积会新增最少250亿平方米。大部分的中国人口都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形复杂多样,可以说涵盖了现有的所有的土地类型,虽然土地类型并不一致,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村民的建房设计并不合理,没有正规的前期规划:农村建筑布局杂乱无章,存在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的情况: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

(二)耗能大能效低。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特殊时期,建筑能耗过大,而能效却无法达到标准。新建建筑和原有建筑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直接关系到我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建筑能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建筑节能体系不完善。大量能源消耗导致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国家建设部等部门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某些省市也针对本地能源现状和建筑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目前的节能规范己经基本上完善和严谨,但是由于现在也只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初期阶段,节能减排的体系无法全面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业,现行的节能技术体系并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高能源消耗,节能技术需要随高速经济发展同步快速更新技术,以达到更高的节能减排量。

三、建筑节能减排的注意事项

(一)政策上。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先后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多个法律法规文件,随之还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我国建筑节能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在执行建筑节能过程的不同层面、不同阶段均会出现不利于节能的诸多问题。因此,建立强制与激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灵活的建筑节能管理机制,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利用政府的引导、约束和调控作用,确保节能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意识上。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在设计、施工、监理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位多层次培训建筑节能技术人才,为建筑节能开展提供技术保证;再次加快技术革新,形成完善的节能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通过对建筑围护结构体系、保温节能体系、门窗体系及节能产品等进行技术创新,为建筑节能的推行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保证。

(三)施工上。建筑材料的采购次序,进场时间和库存等问题即是经济问题又是节能减排问题,建筑材料体积和自重都很大,反复的来回搬运能明显的提高能耗,设计人员应该在图纸会审时就注意建筑用材的节能和环境问题、施工方应该设计适当的进场次序,建材堆放合理,避免二次运输,合理装运防止出现不够或者过多的问题同时注意折损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运输,进而做到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就地取材,尽量使用400公里内能够生产和提供的建筑材料,过远的大量运输明显增加建筑的碳总排放量,在施工的每个过程中渗入节能减排的理念。

(四)绿化上。绿化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建筑设计时,尤其是小区的整体设计,学校、行政机关的整体设计中,好的绿化设计能够起到改善微气候,调节冷热、改善热岛效应等重要节能环保作用,合理的绿化还能明显降低噪音、降低小区空气污染,阻挡外界污染等,同时还能调节碳氧平衡、减轻排水压力防止城市内涝等。所以要在设计初期充分考虑到绿化的作用,通过绿化的安排更好的保证建筑的节能减排,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节能减排建筑设计上要针对不同地理区域选择不同的设计策略,首先以政府政策为主导,通过大力的宣传推进,充分利用地理要素和材料、绿化等因素进行建筑的设计施工,聪儿保障建筑节能减排的最大化,不断总结经验吸收先进技术,更好的丰富和完善节能减排建筑的技术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佐军,赵西君.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J].江淮论坛,2014,(2):5-9.

[2]余侃华,张中华.建筑节能减排的国际实践经验与启示[J].建筑技术,2012,43(3):266-269.

[3]贾春瓜.煤矿建筑节能减排安全措施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

[4]张喜荣.关于建筑节能减排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上一篇:建筑节能与建筑成本的思考 下一篇:一种协同除尘的脱硝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