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时间:2022-05-10 12:29:26

高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我们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太重视,所以“双基”培养往往成了习题的演练、字词句篇的抄写背诵,把学习搞得很枯燥,学生厌学、学习负担过重都与此有关系。新课标下我们应该让学生生活得愉快,充满好奇心,有丰富的兴趣。对数学教育来说,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对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学生对数学具有浓厚的兴趣比获得多少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然而,我们不少学生感到的却是数学的枯燥与乏味,少数人还会因此而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失去兴趣。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1、数学基础较差。良好的数学基础对进一步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据我们调查得知:有83%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同学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数学学习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数学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基础当然重要。学数学如同盖楼房一样,强调扎扎实实的根基,特别是一步一个脚印。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或者一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失去信心,难以坚持下去。学生也就认为自己已经对数学一窍不通了,自然也就慢慢的失去兴趣了。

2、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一部分同学只有在上数学课时或考试前会去学习数学,很少利用课外时间去学数学,完成作业的情况较差,这也说明同学们对数学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去学习的,缺乏自身的主动性,典型的“要我学”,而非“我要学”。

3、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失去了求知的渴望,视学习为负担。

4、缺乏自信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同学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中学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情况而产生心理负担。如:有的学生抱怨课程多,作业量大,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 缺乏“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气与自信。

二、培养数学兴趣的方法和措施

1、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要让学生多交流,教师也要参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应让学生在平等的气氛中发表和交流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教师要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常言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将会极大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扮演主动参与的角色,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树立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给学生创设机会,培养自主探求积极思考,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良好学习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了条件。

教学时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未成熟的意见不要过早地干涉和暗示,因为创新正是在不断尝试、不断纠正错误中逐渐形成的,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如果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教学时小心翼翼,时时暗示,把学生思维框在一个小圈子里,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表面上看,问题是学生自己解决的,但没有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无法体验探索过程,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个人的智慧和潜能,在同学交流互动中提供相互沟通、碰撞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中感知数学无尽的魅力,体验无穷的乐趣。

总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也不仅仅是为了训练思维,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兴趣。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它是保证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数学,善待数学,学好数学,为我们的未来铺垫出美好的道路。

上一篇:浅谈思想政治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激发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