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金非货币化与黄金的货币地位

时间:2022-05-10 10:38:53

论黄金非货币化与黄金的货币地位

摘要:自黄金非货币化后黄金货币功能受到质疑,部分央行抛售黄金。但是,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信用货币基础之上,一旦信用货币出现问题,将会给世界经济或与信用货币关联度高的国家带来风险。因此,持有黄金可以降低信用货币的信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在黄金非货币化环境下黄金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货币地位。

关键词:黄金;黄金非货币化;黄金货币地位

中图分类号:F83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1-0065-04

197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法律程序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后,黄金不再是主要的国际货币,部分央行调整了黄金储备在其总储备中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中遇到政治动荡、经济金融危机的时候,又离不开黄金的作用。这次美国发生金融风暴,实际上暴露了美元的信用危机,美元币值有进一步贬值趋势。在这种国际货币体制运行中,不论国家还是个人增持适度规模黄金是非常必要的。

一、黄金非货币化后部分央行调整黄金储备的情况及原因

在黄金非货币化期间,部分央行调整了黄金储备在总储备中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加拿大、比利时、奥地利、荷兰、英国等国央行大幅度减持黄金储备(见表1)。其中加拿大把600多吨储备黄金近乎抛尽;比利时减少黄金储备接近4/5;瑞士、奥地利、荷兰、英国抛售了1/2黄金储备。这些国家为何大量减持黄金储备,他们减持黄金储备的动机是什么根据资料显示,各国央行售金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WGC)网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数据

一种是以南非、加拿大为代表的产金大国,认为黄金非货币化,保存大量黄金是不经济的,黄金既不生息。还要支付保管费用。因此,它们减持黄金储备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如果需要黄金,再增加黄金储备也是举手之劳。

另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主要是顺应黄金非货币化的历史潮流,抛出不可生息的黄金,换取可生息的外汇资产。1999年5月7日英国财政部宣布,为实现平衡政府财政的目的,英国对外汇储备作了结构性调整,几年内英格兰银行出售了415吨黄金储备换取外汇,并投资海外债券市场,从而使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得到提高。

再有一种是参加欧洲联盟的国家,它们是黄金储备减持的主要力量。1979年成立的欧洲货币体系,要求各成员国提交20%黄金,创设欧洲货币基金,使其成为共同体的储备资产。后来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系统法》的规定,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向欧洲中央银行转移的国际储备资产是由他们各自在欧洲中央银行的资本所占的份额决定的,其中15%以黄金的形式转移,85%以由美元和日元组成的外汇形式转移。2008年6月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国家黄金储备分别是3417吨、2562吨、2451吨和1100吨,各占外汇储备66.3%、59.4%、68.1%和39.8%。(见表3)。根据这个规定。这些国家黄金储备将大幅度减持,欧盟减持黄金仅仅是调整储备结构,并不意味着黄金退出国际储备资产领域。

在黄金非货币化的环境下,大多数央行并未大规模减持黄金储备(见表3),世界各国央行仍保留着近3万吨的黄金储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自黄金非货币化后,央行售金数量确实在逐年增加。从表2看到,由于各国央行的售金数量逐年增加,从1987年到至2007年售金总量7748吨。但以2007年储金总量与1987年相比,却发现央行储备总量仅减少602吨。这说明这些央行售金有相当部分被其他国家央行所吸纳。这个现象在表3中已得到证实,比如波兰、印度、中国、俄罗斯等国,在最近几年内黄金储备都有所增加。可见黄金的货币作用在全球范围内仍有着相当的地位。另外,央行售金促使黄金更加具有流动性,改变了黄金大量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状况,一部分黄金流向了亚洲地区,使黄金储备区域分布合理化。

综上所述,金融机构售金会使人们心理受到冲击,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通过法律程序明确黄金非货币化后。金融机构售金的负面效应更是可想而知。但是,目前世界上还找不到更权威的国际货币可以替代黄金,因此,黄金货币地位仍然存在。这与黄金作为价值实体,它的信用与偿付能力密切相关,任何其他资产都无法与其比拟。

二、黄金非货币化后黄金的货币地位依然存在

自黄金非货币化后黄金的货币地位依然存在。现在黄金的货币功能主要是储备功能、融资功能、支付功能和投资避险功能。

首先,黄金仍然是国际储备资产。表3显示,至2008年6月,各国央行仍储备大量黄金,总量达到2.9万吨。其中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黄金储备总量占世界总量的70%。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1998年德国、法国、意大利分别增持黄金841吨、637吨和519吨,这说明大多数国家还是非常认可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尤其在国际局势动荡、发生金融危机时,增持黄金是各国央行的首选。因为黄金与信用货币相比,黄金不是任何国家的负债,持有黄金不受任何国家、地域限制。随时可以兑换成任何货币或转购急需物资。黄金的这些特点,促使各国央行长期储备大量黄金。

其次,黄金具有融资功能。黄金融资功能历来受到各国中央银行的青睐,为各国政府在国际融资活动中充当了重要工具。在黄金非货币化条件下,人们对黄金货币作用表示疑义,而在实际经济交往中,用黄金作抵押,用黄金偿还债务的事例依旧屡见不鲜。1991年,印度国大党执政期间,为了取得国外的贷款,把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抵押给国际金融机构。由于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印度的外贸发展迅速,1994年末印度储备银行已拥有19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黄金储备为38.3亿美元(310吨),占国家总储备的19.6%。1994年12月14日,印度财政部宣布印度已收回1991年抵押在国外的全部黄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政府为了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发动民众,收集民间黄金250吨,并兑换成外汇,用于弥补贸易赤字,从而缓解了金融危机对韩国经济的冲击。这足以说明,当一个国家发生经济、金融危机需要在海外融资时,黄金是最好的抵押品,是世界公认的偿付手段,一旦债务国不能如期偿还债务,债权国有权把黄金兑换成任何货币。因此,用黄金作抵押、用黄金兑换外汇,能解决国际收支中的问题,真正体现了黄金的融资作用。

再次,黄金仍然发挥着支付功能。国际清算银行至今仍将黄金列入可接受的国际清算工具。比如,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无法用其他办法(如借款等)解决的时候。便会动用黄金予以清偿,这就解释了各国央行为什么储备大量黄金的目的。黄金的国际支付职能,各国都愿意接受。而用其他国际信用货币清偿外

债,如果遇到某种信用货币持续贬值,债权国就会对某种信用货币表示不接受甚至不认可。而黄金是一种突破地域限制和时空阻隔的国际公认的资产,加上其具有广泛的流通性和易变现性,在信用货币受到质疑的情况下,便毫无异议地成了最后的支付手段。

最后,黄金具有投资避险功能。黄金非货币化后国际黄金市场迅速发展,赋予了黄金新的金融属性――黄金投资价值。黄金投资价值不仅体现在黄金具有保值功能,而且体现在黄金具有规避风险的功能。从黄金规避风险功能分析,黄金与美元同为国际货币,但是它们之间的价值关系,从长期分析存在负相关性,这就为各国央行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投资工具。同时,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黄金成为各国信用货币避险的工具。说明黄金分散风险的功能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格相对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它的保值功能具有降低非系统风险的作用。在政治、经济动荡时期,黄金又成为面临危机国家的避风港,所以,黄金是一种重要的规避风险的投资工具。

鉴于黄金在特殊情况下发挥的货币作用,我们要引起重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信用货币基础之上,一旦信用货币出现问题,将会给世界经济或与信用货币关联度高的国家带来风险,因此,适当增持黄金非常必要。

三、从美国金融危机看增持黄金的重要性

2007年4月,美国发生次债危机,这次危机像多米诺骨牌效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金融危机如排山倒海,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各国政府不计成本拯救金融,即使金融危机趋于缓和,但是,这些信用货币的币值受到稀释,从而遭到信用危机。而黄金储备是规避信用货币的信用风险、规避汇率风险和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重要储备资产。

(一)黄金储备能规避信用货币的信用风险

国际外汇储备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这些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发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资信度。债权国持有信用货币,本质上只是拥有一纸债权,这种债权最终能否实现,受制于负债国家的信用和偿付能力。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伊朗发生冲突,美国就冻结了伊朗在美国的美元资产,接着美国又冻结了伊拉克在美国的美元资产。此外,东欧国家为了保证美元资产的安全,把美元资产转移到美国管辖范围之外的区域,于是产生了“欧洲美元市场”。可见。拥有信用货币,要承担负债国的国家风险、偿付风险。如果以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黄金不代表任何国籍,不受任何国家制约。2001年,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曾在美国国会有关会议上强调指出:“黄金仍然代表着最后的支付手段。德国在战时就只用黄金购买物资。在某些时候,纸币是没有人肯接受的。但是黄金在任何时候都行得通,它是最后支付手段,增强了货币的稳定性,是货币的最后价值所在,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都保有黄金的原因。”

(二)黄金储备能规避汇率风险

美元是国际储备资产,又是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因此,在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常常占主要比重。一旦美元贬值,会使这些国家的储备资产严重缩水。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主宰了国际货币地位,期间美元币值先后经历了五个转折时期:②从1972――1978年,美元处于弱势货币;1979――1985年,处于强势货币;1986――1995年,又处于弱势货币;1996――2001年,转为强势货币;2002年到现在又处于弱势货币。在美元主导国际货币37年的背景下,仅13年是强势美元,近2/3时间是弱势美元。2008年美国正经历着历史上罕见的金融风暴,导致严重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我们从美国债务状况看出(见表4),美元币值与美元信用均趋向于衰退。根据美国国会的报告,2006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上升到81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时,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创纪录的6.2%,2000―2006年累计赤字达到3.99万亿美元。不仅如此,布什政府于2000年执政以来,一方面减税,另一方面扩大公共支出,尤其军费开支大幅飙升,导致财政状况持续恶化,2002―2006年美国累计财政赤字达到1.51万亿美元。据美国国会预算局估计,在今后的10年里,美国的财政赤字总额将达到2.58万亿美元,每年的赤字额均超过2000亿美元。再加上金融危机政府救市资金8500亿美元,使美国财政赤字无限放大。美元贬值无法控制。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庞大的双赤字,美国政府采取放任美元贬值的政策,从而把美国国内的风险和压力转移给了其他国家,美元储备越多损失越大。

20世纪80年代,日本储备大量美元。从那时起日本中央银行承担了干预汇市的重任。因为日本属于外需拉动型经济,美元贬值将增加日本外贸的出口困难,同时给储备资产带来损失。为了保障本国的经济利益,每当美元贬值时,日本央行就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入美元和卖出日元,通过吸纳美元来支撑美元价位。但是,干预是以持有更大量的美元为代价的,如果干预效果不佳,美元更大幅度地继续下滑,日本央行就要持有更大量的美元,并遭受更大的贬值损失。每每在这个时候,中央银行处于进退两难。因此,持有一定比例的黄金储备,就可以减少因汇率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三)黄金储备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需要

黄金储备也是为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我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国家间利益冲突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这些都足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总之,我国持有一定规模黄金储备有以下好处:一是在国际储备结构中,黄金在外汇资产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可以降低信用货币的信用风险。黄金不是任何人的负债,黄金具有内在价值,所以黄金的安全性、信用度超过任何信用货币。二是黄金具有更广泛的认同度,尤其在非常时期,黄金的流动性、变现性高于其它信用货币。三是黄金储备也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和信用保障。由此可见,在黄金非货币化环境下黄金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货币地位,在美国金融危机平缓后,黄金的作用将进一步体现。

上一篇:金融体系过度依赖批发融资的风险和反思 下一篇:基于征信视角的金融机构借款人管理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