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5-10 08:04:56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的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文分析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特点,并对当前《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若干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6-3984-02

Discuss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to the Cour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SHI Ya-qing, WANG Mei-juan

(Institute of Science, PLA Univ. of Sci. & Tech., Nanjing 211101, China)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s a course which integrates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and unifies the knowledge and the skill. It plays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speciality. The author h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course in this article, and has discussed the existe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course, and has proposed some educational reform measures about the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discussion

1984年美国RCA公司的普林斯顿实验室组织了包括计算机、广播电视和数字技术三个方面的40余名专家,经过4年的研究,于1987年在国际第二届CD-ROM年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这项技术后来为Intel 所收购,并定名为DVI (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 [1] 。多媒体(Multimedia,由Multiple Media组合而成) 技术由此诞生。

多媒体技术是继印刷术、无线电、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之后的又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它加快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丰富了人类信息的交流形式,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和管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信号的功能,它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电视的真实感加在一起,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的概念,给计算机带来了新的活力[2]。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形式的信息随处可见,了解、掌握和使用多媒体技术成为很多岗位的新要求,也成为一种学生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相较与普通学科来说,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在计算机大量普及的情况下,多媒体技术相应的产品在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其产生的原理和程序对于学生来说却知之甚少,《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开设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校开设了选修课《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该课程是针对多媒体技术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其教学目的是掌握多媒体技术相关知识和有关多媒体信息加工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会使用它去解决生活、工作及学习中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的课程,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又要求掌握各种多媒体对象的获取和处理方法,能够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内容涉及到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技术,丰富多彩,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所涉及的软件与学生以前学习的软件界面相差较大,相对较难;而且书中涉及到的软件过多,学生容易忘记,短时间不易掌握;因此,该课程难学难教。

2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三个大的方面,原理是基础,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是提高。但是我们在现实教学中往往过多的重视基础概念、基本原理,采用原始的“满堂灌”教学手法,而对本应重视的软硬件应用,往往因为教学条件限制等等客观因素或教师自身主观原因而忽略。使得学生不能将书本与现有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出现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而不能充分的利用所学知识来促进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学生积极性不高。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在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 偏重原理,忽略实践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重技能、讲艺术、看智慧的专业课程。从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原则,而现在的教学大纲中,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占2比1,甚至更少,理论课时设置得太多,实践课时少,无法满足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 课件僵硬,禁锢思维

该课程的教学一般习惯“以教师和电脑为中心”,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但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对课件的过分依赖也给课程的教学质量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多媒体应用软件的教学中,课件只能进行演示,学生不能动手操作,缺乏教与学的互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实际上这是代替学生思考,强化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加深了课堂的封闭性,从而进一步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3) 时间难协调,效果难保证

随着兴办教育,大学快速发展,学生数量剧增,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本课程是一门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跨专业跨班,在周一至周五的时间内,很难协调安排统一的授课时间。而选择在周末上课,到课率差,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同时,因选修的学生人数较多,不能保证有效的实验时间。即使有实验时间与机房,教师也难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就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达不到开设选修课的目的。

3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理工科学生的特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理工科学生的善于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以应用教学为主,抓住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针对目前我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在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结合教学大纲,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出以教学内容的整合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配合,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教学体系,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1) 规范教材

教材的规范选用主要选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和有适合21世纪多媒体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业教材。教材要理论联系实际,应与当前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新技术密切联系,要有超前意识。教材要根据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行业专家反馈而编成,保证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性、规范性和行业适应性。

2) 修订教学大纲,注重教学文件

教学大纲对于课程的教学具有导向性,因此要改革《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教学大纲的修订是势在必行的。结合课程特点,先对该课程进行全面的能力结构分析,再围绕单项和综合能力形成所需要的知识和所应达到的要求来编写教学大纲[3]。同样,不注重教学文件的完善会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我校已经完成《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全套教学文件的制定工作,包括教学大纲、实施计划、课堂设计、教案、实验指导手册。这些教学文件的系统化制定对监控教学过程、督查教学质量、把握教学效果等带来新的思路。

3) 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对知识性较强的章节可以采用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再附之以知识问答、习题演练,利用多媒体信息的多种形式充分展示学习内容;对内容浅显、易于理解的章节可提出要点,安排学生自学;对应用性较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加强理解的内容,可以提供软硬件条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上机实验操作。

4) 灵活教学方法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有深远的作用。如案例展示法,该方法通常使用在注重概念讲授的部分,因其涉及的知识点和概念众多,且易混淆,比如图形和图像、视频和动画,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在讲透基本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基础上可以穿插案例展示加深理解。比如在讲解图形和图像的区别时,可以展示内容相同的两种格式的文件,比较其大小,以及放大后是否产生锯齿型失真。教师起引导作用,“授之以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概括出正确的答案,最后由教师总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如果有不同的解法,可以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的优缺点。还有讨论式教学,将课程中一些实践性强、技术发展快而学生又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内容独立出来,并将其划分为许多具体的子课题,课前作为作业布置给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小专题,自己去查资料准备,自己来讲,然后由其他同学提问并展开讨论,老师则根据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点评。比如MP3文件格式揭秘,视频文件格式及其转换、流媒体技术等[4]。

5) 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课程中的上机实验安排要合理有特点。实验目的要明确,要加强综合运用,提倡自主设计相关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制作有特色的作品,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热情,每次都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写下所用的技巧和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同时杜绝了抄袭。

6) 改革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可分为平时成绩考核(40%)和考试成绩考核(6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考核可以通过学生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抽查、综合设计情况几个方面来进行考核.考试采用机试,采用理论和实践各占一半的考核方式,采用相应考试软件配合进行.以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为基础,完成的多媒体作品和期末上机考试为依据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5-6]。

4 结束语

在近几年的《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尝试用新理论、新方法来改良课程教学,优化教学手段。这些措施经验证是行之有效的,对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Luther C.Digital video in the PC environment[M].2nd Ed,New York:Mc Graw Hill,1992.

[2] 刘光然,杨虹,陈建珍,等.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 李扬波,谌湘倩.浅谈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0(3).

[4] 范永全,蒋良劲.《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3):1650-1651.

[5] 曹晓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研究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7(6):212-213.

[6] 华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2006(12):114-115.

上一篇:Mathematica在信息安全类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