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工程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10 06:29:31

价值工程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选,往往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本文运用价值工程基本思想,立足于地基处理方案设计阶段,试图找出地基处理最优方法,从而做到保证地基处理方案可靠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地基处理造价。

关键词:湿陷性,地基处理,价值工程,方案优选

Abstract: the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treatment scheme optimization, often takes into account many factors.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ideas of value engineering, i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scheme design stage, and tried to find out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optimal method, thus do guarantee foundations treatment scheme is reliable premise can maximum limit reducing foundation treatment cost.

Keywords: wet fall sex, foundation treatment, value engineering, plan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 TU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与土的自重压力下引起的湿陷变形,是一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变形,对建筑物危害性大。建筑物下部的湿陷性黄土根据工程特性,需要全部或部分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换填法、强夯法、挤密桩法、浸水法,使剩余湿陷量满足规范要求。

地基虽然不是建筑本身的一部分,但它在建筑中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危,而且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造价。对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供选择的方案比较多,其造价相差也较大。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时,应分别从地质水文,以及加固效果、材料消耗、施工机具、场地条件、工程进度要求、环境影响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因此建立一个综合的方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笔者根据多年的设计工作实践经验,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举一实际工程说明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优化设计方案的方法,做到技术先进、造价合理。

2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2.1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是通过分析产品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力求以最低的产品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项有组织的活动。价值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活动,通过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综合评价,使之以较低的总成本去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发展至今,价值工程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样在我们建筑工程领域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设计是追求技术和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可以有效地选择出最优设计方案,从而能很好地控制造价、提升设计水准。

价值工程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功能、费用的分析和评价,最终以降低研究对象的全寿命期费用,提升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为目标。价值工程可用公式表示为:F=V/C

式中:V 为价值;F 为功能;C为成本费用。

从式中可以看出,研究对象的价值与研究对象的功能成正比例关系,与研究对象的成本成反比例关系,其是以功能为中心的工作,同时提高研究对象价值。应用价值工程措施有:1)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2)提高功能,同时保持产品成本不变;3)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4)成本略有增加,同时功能大幅度提高;5)功能略有下降,同时成本大幅度降低。可见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就是说在项目设计时,对产品进行方案分析的同时,还要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必要功能和实现必要功能的最低成本方案。

2.2 价值工程分析方法

价值工程最本质的特征是着眼于提高产品的价值功能,兼顾功能和成本两个方面。价值工程不仅致力于降低成本,而且致力于产品功能的提高。同一设计项目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方案的比选就可运用价值工程进行,从所有可选方案中选用最满意的方案。其具体过程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对设计内容进行功能定义和评价。关于功能的分类,按作用大小和重视程度,功能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按性质,功能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等;按要求,功能可分为必要功能和多余功能。在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确定后,就可进行相应的功能定义和评价。

(2)提供设计可用方案。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设计要求,提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多种方案,作为评价对象。

(3)设计方案优选。对各种可选方案,采用特定的方法比如排除法、 经验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5].

(4)设计方案评价。

价值工程分析的核心是确定工程项目应用价值工程的对象和需要分析的问题,剔除设计内容中无必要的功能,对项目实体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同时从功能和成本两方面来进行评价,从中优选最佳方案。可见价值工程有助于拓宽现有工程项目方案比选的思路,增强方案评选的科学性。对于地基处理来说,通过价值工程思路进行方案比选,可防止片面强调安全留有过多富余量的倾向,通过方案反复比较,找到各自适合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3.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用原则

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原则上是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对环境污染小、又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很多,各种处理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可能有两重或多重的功效,一个工程也可能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基处理方法。所以如何科学地选择出最优的地基处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条件复杂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在选用处理方法要综合考虑以下内容:(1)上部结构的要求,建筑物的重要性;(2)基础类型、布置和埋深及基底压力;(3)地形及地质成因、地基成层状况,湿陷性土层厚度、不均匀性和分布范围,地下水情况及地基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4)对场地环境的影响,如振动、噪音,邻近建筑物周围地基是否会产生附加沉降,施工工期长短、施工难易程度等;(5)地基处理方法在当地是否成熟;(6)施工周期长短。

4 工程应用实例

4.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西安市北郊某高层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2.1万m2。其中包括一层地下车库,6级人防及临街商业,住宅主体16层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附带商业采用两层框架结构。场地平坦,地貌单元属渭河一级阶地。地表下自上而下的地层结构为:

①素填土:主由粘性土组成,土质松散。局部地段为杂填土。

②黄土状土:褐黄色,具大孔隙,含钙质结核。具有湿陷性,可塑状态,厚度8.80~13.80m。

③粉质粘土:黄褐~灰褐色,虫孔发育,具有可塑状态。

④粉砂:灰色,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级配较差,中密状态。

⑤中粗砂:灰色,石英-长石质,混粒结构,含少量圆砾,级配较好,饱和,密实状态。该场地的②层黄土状土试样>0.015,拟建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上一篇:基于Virtools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量控制方法 下一篇: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的误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