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职责转变

时间:2022-05-09 11:33:31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职责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06-0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应怎样转换,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成为许多教师的困惑。甚至不少教师以为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过多地介入,就有"干预"之嫌,有的学校还明确规定出教师在课堂上最多只能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剩下的必须全部交给学生。我想,这样的理解和做法未免有些过于机械和绝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排斥教师的说与做,关键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怎么说、怎么做的问题。那么,教师的应尽职责是什么呢?

1.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

许多人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一提到诱发学习动机,马上会想到精致的课件或精彩的导入,认为唤起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靠学生喜欢的内容来吸引他们。固然,这是一些可行的办法,但笔者认为,要激起学生真正的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欲望,使他们产生发自内心的思索、研究的动机,更重要地来自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思索、研究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更重要地来源于学生在阅读中对问题的发现,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同时能够做到创设条件保证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得到满足。因此,教师在导入时不应刻意设计多少花样,而应该直接切入实质性内容,更应注重的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2.和盘托出教学设计,凸显活动的目的性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每组织一项活动时,教师要精心制定更为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要求,要在活动开始时进行详细地说明。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学生把握活动目的,增强其主体意识,同时保证每一项活动更加有效和更具针对性。

教师的这种行为源于对加强活动目的性和针对性指导的重视。这就要求学生活用学校图书馆,活用电脑网络,对于自己感到有疑问的问题,寻找有关的图书资料或网络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时,常常出现学生大段大段地引用资料的现象。单纯地抄写、引用,虽然可适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经过真正的积极思考,而是为完成任务应付。为让学生积极动脑,切实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教师要先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目标,首先是针对自己感到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查阅,这一要求的提出,迫使学生在阅读中必须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其次要在查阅的资料中进行梳理、提炼,无论是在语言能力方面,还是在思考能力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了查阅资料的活动不流于形式而更加有效。教师重视每一活动的目的性,会使其在实施新课程中避免一些活动的盲目性和形式化倾向。

3.引导点拨学生思维,使讨论焦点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频繁的活动就是要随时随地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无论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或发表个人见解时,还是学生们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时,教师要始终以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其中,以他(她)个人的经验和经历,丰富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在暗中适时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话题的走向,使讨论更加焦点化。

4.勇于挑战创新,为学生做好示范

曾在学生周记上看到这样一首歌谣: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这首歌谣表达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情绪。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一切以课本为准,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课本上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不迷信教师,教材,乃至专家。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主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其二,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5.充分关注差异,适时给予特殊帮助

课堂上,作业中,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是教师关注学生差异的一个表现。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应着眼于学生的性格、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愿望、思考能力等方面,及时把握学生总体情况,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适时给予激励和帮助。

6.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是以程式化和满堂灌为特征的逐段串讲。为了从根本上排除这种呆板、机械、费时、低效,扼杀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让学生多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营造宽松活跃的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吸取知识。

6.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主导,教与学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课堂上允许学生不按老师的意愿随意提问,随意发表意见,形成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学习。

6.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以境诱人,以情感人,激起学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伊始或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激趣导学;或设置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奋中参与学习。

6.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地听教师讲课,一跃变为课堂的主人。要放手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通过人人动脑、动口、动手,读懂文章,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善思考、能做事。

上一篇:创设优良课堂教学环境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浅议多媒体和信息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