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时间:2022-05-09 08:46:03

心脏性猝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向高脂肪,高热量转变,加之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心脏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心脏性猝死也随之上升。心脏性猝死的病人中有心血管病史者占75.68%。1992年由美国心脏学会(AHT)针对心脏性猝死提出了“生存链”这一现场急救新概念,即早期通路、早期除颤、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生命支持,得到急救专业机构的重视和社会支持。2009年1月于2009年12月间我科成功抢救了8例猝死病人,对其中6例既往有心脏病史的病人采用了“生存链”式抢救程序抢救,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心脏性猝死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9岁―82岁,平均年龄65岁。原发病:急性心肌梗死(AMI)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1例,急性全心衰(HP)1例。本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后30min~2h内发生猝死。

2 急救措施

病人入院后在诊治的过程中发生8例心脏性猝死病人,护士均为“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立即心肺复苏术,即CPR。按“生存链”抢救程序进行抢救。

2.1 早期心肺复苏:护士发现病人猝死,8例均立即给予心前区叩击1次―2次,对其中2例无效时又重复1次―2次,仍无效时改用胸外按压术,即使病人仰卧,背部垫以硬板,头后仰且不高于心脏水平,托起下颌,抬高下肢,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下压4―5,按压与人工吹气交替进行,比例单人为15:1,双人为5:2。吹气时注意一手捏紧病人鼻孔,另一手抬举病人下颌,术者的口完全包拢病人的口用力吹气。例病人平均抢救30min。

2.2 早期除颤:早期除颤将会明显提高心脏性猝死的成活率。在做胸外按压的同时,将病人前胸衣扣敞开,将除颤部位的皮肤用酒精去脂擦红,将除颤仪电极板均匀涂上导电糊,在医生指导下充电300Ws,给予除颤。除颤时将电极板贴紧病人皮肤,使电极与病人保持良好接触,用2拇指同时按键放电。

2.3 正确生命支持

2.3.1 开放静脉通路,备好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呼吸兴奋药、升压药等抢救用药。

2.3.2 协助医生气管插管,调节呼吸机各参数。

2.3.3 持续吸氧,氧气流量3L/min―4L/min。

2.3.4 头戴冰帽,降低其耗氧量,保护脑组织。

3 护理

3.1 加强有效循环的监护:复苏初期循环系统功能不稳定,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对其中两例血压极不稳定者给予血压监测。通过对8例心脏性猝死病人严密的监护,维持了有效心率,纠正了心律失常,维持了有效血压。

3.2 保护呼吸道通畅:在8例病人中,有6例上了呼吸机。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正常呼吸功能,防止并发症: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遵医嘱及时调节呼吸机各参数;气管插管病人保持气道通畅防治肺部感染。复苏早期病人咳嗽无力,给予每1h拍背1次,每半小时吸痰1次,将既往吸痰时在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稀释分泌物,影响氧合作用又增加感染危险性的操作常规,改为超声雾化吸入20ml―30ml注射用水内加庆大霉素、 ―糜蛋白酶,使分泌物稀释、分解、易吸出。

3.3 对症护理:对8例病人每两个小时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5例留置尿管病人每日冲洗膀胱、更换尿袋。头戴冰帽的4例病人,给予了按摩耳廓、枕骨等部位,预防了并发症发生。

3.4 心理护理:病人复苏意识清醒后,由于疾病及不良心理反应致心理负担过重,予以耐心的解释及功慰,帮助其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将各种监测仪器的报警音量降低,减少了病人躯体置于仪器与导管包围之中的恐惧。

4 体会

通过把原来抢救时先通知医生,等医生到来再抢救的工作程序改为同时的主动抢救,提高了抢救的速度。

4.1 心肌缺血30min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脑内血流中断6min即造成不可逆的中枢神经损伤,因此采取了“生存链”式抢救程序,将原来抢救中护士处于被动的局面转为主动抢救的参与者,避免了抢救中由于时间流逝、过程的中断、措施的不当,使可以挽救的生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而丧失,提高了抢救的速度及质量。

4.2 在抢救8例心脏性猝死的病人中,通过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维持有效心电监护,防止了复苏后心脏再次停跳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胡锡衷.心源性猝死的一些进展(续)[J].福建医药杂志,2000,22(5):102.

[2] 谢志泉,黄翠瑶.猝死的临床特征[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1):1140.

[3] 李凡,莫耀男,马淑玲,等.118例猝死的统计分析[J].洛阳医专学报,2001,19(1):36―38.

[4] 陶宗华.心性猝死抢救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苏医生,1999,25(2):127.

[5] 翟惠春,徐绍春.874例院外猝死临床分析与急救干预[J].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14~16.

上一篇:规范护理行为控制院内感染 下一篇:浅谈护患沟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