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时间:2022-05-09 07:11:28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摘 要:本文根据当地冬小麦越冬期苗情和当前气候特点,提出管理措施前移,因地、因苗、因墒分类开展小麦管理。

关键词:冬小麦;春季;管理

立春已过,大地回暖,冬小麦早春管理将进入关键时期。因此应针对冬前降温早,低温极值低,冬小麦个体弱,群体小等不利因素,因地、因苗、因墒分类开展春季管理确保小麦丰收。

1 各类麦田都要做好顶凌耙耱,镇压锄划

随着气温升高,土壤逐渐消融,进入顶凌耙耱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麦田耙耱或中耕锄划,可形成虚土层,不仅可以保墒增温,促进麦苗稳健生长,还可去除枯叶、清除杂草,为后期管理争得主动。耙耱要轻重适度,既要耙平耱细,又不能伤根伤蘖;中耕划锄也要划细、划匀、划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同时镇压应与中耕划锄结合进行,一般应先压后锄,以达到上虚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效果,促进冬小麦早发快长。

2 旱地麦田做好抗旱保墒提墒,稳壮促长

本年度,旱地多以壮苗为主,对晚播或复播弱苗田或底肥施用不足的脱肥麦田,除做好耙耱、中耕锄划保墒增温外,遇到降雨应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尿素5 kg,促进生长。

我县春季风大,沙尘暴严重,若地膜覆盖不严,就达不到保墒的目的。因此,地膜覆盖麦田,做好查膜护膜工作,一旦发现覆盖不严的地膜要立即压土护膜,并配合中耕锄划,减少膜间蒸发,去除杂草。

3 水地麦田因墒因苗,科学确定浇水追肥时期

对浇灌蒙头水或冬水的一类麦田,主要是做好拔节肥水管理。这类麦田一般越冬前亩总茎数已达到在60~80万,主茎叶龄5叶到5叶1心,单株分蘖2个以上,次生根5~6条。早春管理是适当控制春季无效分蘖,确保个体稳健生长,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期,且灌水量应增加到每亩60方,并亩追施尿素10 kg,提高成穗率,稳定穗粒数。

对冬前已浇水的二类麦田,主要是做好起身期肥水管理。这类麦田一般亩总茎数40~60万,叶龄4叶一心~5叶,单株分蘖1~2个,次生根3~4条,应在起身期进行一次浇水,并亩施尿素5~7.5 kg,促小蘖赶大蘖,提高成穗数,将增加成穗数作为高产主攻目标。

对亩总茎数不足40万的三类麦田,主要是强化返青期管理。这类麦田苗龄较小,主茎叶龄4叶以下,单株分蘖0~1个,次生根0~2条。早春管理应根据墒情,抓好返青期管理,以促为主。对冬前已浇水且0~40 cm土壤含水量高于14 %的田块,主要做好返青期耙耱或中耕锄划,以提温保墒,促进早发,增加早春分蘖,构建合理群体,增加成穗数;对冬前未浇水或0~40 cm土壤含水量低于14%的田块,应在返青期前夜冻昼消时浇水,配合浇水追施尿素5~7.5 kg,以增加土壤墒情,平抑地温,且墒情适宜时耙耱或锄划,促进生长,以避免返青期浇水,使地温回升缓慢,不利于麦苗早发快长。同时在拔节期再次浇水,并追施尿素5kg,以增加成穗数,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

4 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早春冻害预防

针对今年气候特点,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遇到大幅降温,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具体预防措施有,大幅降温之前灌水,增加近地层空气中水汽,调节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或是叶面撒施草木灰或熏烟等措施。

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即便遭受早春冻害也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因此,降温发生后应及时调查冻害发生的情况和程度,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对仅少部分叶片受冻麦田可采取中耕锄划,提高地温,促进发育,一般对产量影响较小,甚至无影响;对叶片受冻严重,但墒情较好麦田可采取中耕锄划,配合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补救;墒情较差麦田,应采取浇水并亩追施5 kg尿素,促进叶片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对分蘖受冻死亡的麦田,应立即浇水并亩追施7.5 kg尿素和2.5 kg二铵,以增加分蘖,使小蘖赶大蘖、提高成穗率,增加亩穗数,较少损失。

5 做好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

近期气温回升快,且持续偏高,易引发病虫草害的发生。因此,应抓住返青期到起身期这一化除时期,对麦田进行一次彻底化学除草,以减少争肥争水争光。其中,以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75 %巨星干悬浮剂、10 %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或72 %的2,4-D丁酯乳油; 节节麦可用3 %世玛油悬浮剂或3.6 %阔世玛水分散剂;野燕麦可用6.9 %骠马乳剂。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使用时期应在返青期至起身期前,日平均气温5℃以上的晴天进行,拔节后禁止化除,只能进行人工拔除。

按照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的原则综合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可每亩用20 %粉锈宁乳剂50 g,或15 %可湿性粉剂75 g,兑水60~70 kg,在发病始期喷雾防治。也可用20 %裕丰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小麦全蚀病,可每亩用20 %粉锈宁乳油100 g,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 g,兑水50~80 kg,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顺垄喷浇;防治麦蚜,可每亩用50 %辟蚜雾可湿性粉剂6 g,兑水50~60 kg喷雾;防治麦蜘蛛,可每亩用40 %氧化乐果25 mL,或20 %三氯杀螨醇每亩50 mL,对水30~40 kg喷雾防治,可兼治灰飞虱,预防丛矮病。小麦吸浆虫防治要严把蛹期和成虫期两个关键环节,4月中下旬组织吸浆虫普查,准确监测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确定蛹化时间,在蛹化盛期(4月中下旬),每亩用辛硫磷乳油或甲基乙硫磷乳油加细土制成毒土或3 %甲基乙硫磷颗粒剂2~2.5 kg拌细土20~25 kg,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适当浇水。成虫期(小麦抽穗扬花期),用辛硫磷乳油或菊酯类杀虫剂傍晚喷雾防治;或结合一喷三防进行综合防治。

上一篇:简述道路绿化植物小冠花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北方地区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