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总结

时间:2022-08-27 01:06:40

北方地区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总结

摘 要:本文总结了山东省沂蒙山区南茶北引的实践与经验,提出了北方地区茶园建园、越冬保护、适密适矮区田栽培、果茶间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北方地区;茶园;栽培;越冬防护

临沂市俗称沂蒙山区,1959年开始进行“南茶北引”,目前茶园面积已发展到3067 hm2,茶叶总产量1260 t,产值达5亿元,茶叶生产已成为全市具有相当规模的特色产业,并探索总结了一整套北方地区茶园高产优质高效裁培管理技术

1 北方地区茶园的制约因素

1.1干旱低温冻害 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园地选址不当或越冬防护管理技术措施不力,易发生干旱或冻害。据调查,临沂市每年有近30 %的茶园因越冬防护措施不力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旱害或冻害,减产达20 %~30 %。

1.2土壤肥力低 据对高、中、低产3种类型茶园土壤肥力调查,低产茶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P、K含量分别为高产园的61.9 %、62.8 %、41.9 %、77 % (表1),树势较弱,生长量较小,茶蓬的枝条稀疏,产量较低,仅为高产园的27.4 %;或为中产园的48 %。

1.3密度不合理 现有的老茶园,多采用稀植栽培方式,加之冻害影响,茶园缺株断垄,土地利用率低、产量低、效益差。

1.4良种化水平低 现有的茶园及近几年新发展的茶园,主要以群体种为主。近年来虽然选育引进了一些无性系茶树良种,但由于生态、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推广面较窄。据调查,群体种建园,株间差异大,萌芽不一致,芽头大小不整齐,从而影响了产量与质量。

2 北方地区茶园管理关键技术

2.1茶园选址与营建

2.1.1选址与整地 茶树喜酸、喜温、喜湿,怕冻、怕旱,新建茶园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有浇水条件的偏酸性土壤,要求土壤pH值4.5~6.5;山区坡度要在25°以下,土壤厚度不低于60 cm,地下水位在100 cm以下。平原地建园,搞好拟建茶园水、田、路的规划设计,深翻改土,增施基肥。坡度建园,应修筑梯田并全面深翻60~80 cm,同时分层施入基肥,一般每666.7 m2施土杂肥3000~4000 kg、磷钾肥60~80 kg。

2.1.2无性系良种植苗建园 选用抗寒性强的无性系良种,根据栽植规格挖宽30 cm、深40 cm的种植沟,每墩栽植3~4株茶苗,栽后浇足水并覆膜保墒。采用无性系良种建园,第二年即可采摘,与播种建园相比,提早投产3~4 a,且茶叶质量好、价值高。目前,抗旱性较强的茶树良种有龙井43、舒茶早、信阳10号、安徽7号、浙农113、福鼎大毫、白毫早等。

2.1.3播种建园 易产生冻害,不适宜栽植无性系良种的地块,可采用“低沟浅种”的方法,选用经过本地驯化的优质群体种建园。种植沟低于地面15cm左右,双行种植,每穴播种5~6粒,出苗后选留健壮苗3~4株。

2.2加强越冬保护

2.2.1建立茶园防风林带 茶园建立防风林带是北方茶树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据调查测定,防风林带可使茶园内的风速降低31 %~39 %,冬季提高气温0.5 ℃~1.7 ℃,夏季降低2.2 ℃~3.1 ℃,空气相对湿度增加5 %~12 %。设置防风林带,要和道路、排灌系统相结合,林带宽3~5行,间距50~60 cm,树种选用黑松、侧柏混交效果最好。

2.2.2园地覆草 茶园地面覆草具有保水、调节土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抑制杂草生长等多种作用,是提高茶园肥力、增强抗寒抗旱能力的有效技术措施。据调查,茶园覆草20 cm,0~20 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量可提高3%~4 %,3月份5~10 cm土层地温可提高1.4 ℃,在最寒冷的l月份,覆草园无冻土层,而裸地冻土层深5~10 cm。茶园覆草一般于春末夏初进行,厚度20 cm左右,每2~3年进行1次。

2.2.3土肥水管理 茶园进行科学的深翻、施肥、浇水及修剪、采摘等管理,可有效减少茶树冻害。茶园施肥,基肥一般结合深翻进行,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前期以N、P速效肥为主,后期以P、K肥为主,前促后控;根据墒情及时浇水,特别是越冬前一定要灌足越冬水;茶叶采摘,应采取春季留鱼叶多采,夏季适采,晚秋少采,留叶养树过冬。

2.3适密适矮区田栽培 茶树适密适矮栽培,不但有利于越冬防寒,而且投产早、产量高,即使遇上特大冻害,经台刈后也能迅速恢复产量。实践证明,稀植茶园,5~6年才能形成较高的产量,而采用密植的茶园,3年即可形成较高的产量。适密适矮区田栽培是临沂地区南茶北引成功的一项关键技术。

2.4茶果间作 茶树为浅根性灌木树种,喜温、喜湿、喜酸性土壤,板栗、核桃等深根性乔木果树,栽培要求树冠通风透光。实行茶果间作,夏季可以遮荫,冬季可以降低园内风速,可起到调温增湿作用,而且充分利用了地上、地下空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茶果复合种植模式。栗、茶间作模式调查表明,间作园(茶树10龄,栗树7龄、密度43株/亩)与纯茶园相比,风速降低30 %~40 %,冬季气温提高1.1℃,夏季气温降低2.3 ℃,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2 % ~14 %;经济收入,间作园每666.7 m2产茶42.8 kg,产栗76.2 kg,茶叶产值2428元,板栗产值472.4元,每亩总产值达2900.4元,而纯茶园每亩仅产茶26.5 kg,产值1160元,经济效益提高150 %。

上一篇: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下一篇:稻田杂草防除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