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时间:2022-05-09 06:55:56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指出“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代替了以前《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的内涵不仅丰富了,而且有了具体的指引方法。因此,如何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达到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效果,是品德与社会课力求突破的方面。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上《需要帮助吗》,她开头是一番感人肺腑的导语,然后进入重头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出,表演残疾人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最后学生评议谁演得好,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都“动”起来了,时不时哄堂大笑。角色表演无可非议,但把残疾人演成了笑料,与课程目标显然相差千里,未免使之庸俗化。如此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怎能不让人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困惑?

事例告诉我们,有时教师虽然在表面上重视了过程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但实际上重视的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只做表面文章,追求表面的形式,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离新课程的要求越来越远。

众所周知,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不只是从学校学习才开始,在他们进入学校前以及正在进行的社会中,正从各方面接受不同的影响。学校教育只是提供更多的机会,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因此,情境创设要能反映真实而非虚幻的生活,符合生活逻辑。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新颖、刺激、表现力强的直观情境设计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的情境既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又要体现其发展性。创设的情境应当是连接新旧知识的媒介,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情境设计的道德认知冲突要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

教学中,要注重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是生活事实的再现,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中正在发生的事件、问题、任务设计教学情境活动。学生一开始就是情境中的一员,事件和问题与他们息息相关,对于事件或问题,他们存在疑问,想知道原因,或者想去参与解决。教师利用真实的事件或问题开展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理解他们要掌握的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例如,学校本学期准备创建节约型学校,要求学生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但是有很多学生不能严格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校园里的所有垃圾箱仍然是各类垃圾混杂,使得原来已经实现垃圾分类的学生又回到原来的不分类的状况。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事件,展开以“保护环境,创建节约型学校”为主题的活动,在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如何让全校学生都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关垃圾的危害、垃圾回收利用、垃圾分类方法等知识;同时通过开展调查研究,不仅学会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节约和环保问题艰难性、复杂性的认识,促使他们探究和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环保方法,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另外,“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国家为什么屡禁不止?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课堂上可以回避这个问题,生活中是不能回避这个问题的。要真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具有实践能力,教师就必须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面对,以这个问题为线索,让学生认识并体会保护环境任重而道远,并通过讨论和探究,创造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灵活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模拟情境即人为情境,模拟呈现在其他时间或其他地方或其他人身上发生过的事件、故事,一般由学生直接参与模拟,分担不同的角色。以角色扮演为例,有效的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可以建构为:确定模拟的情境问题、探究事件――分析角色、选择扮演者――确定表演程序――布置观众观察任务――开始表演,注意情感、态度与主题――评论角色――总结或表演修改后的角色。上述模式从收集资料、选演员、编剧、导演、设计场景到最后的表演、评价、总结,都凸现出学生的活动,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和探究的精神。它的有效性表现在对问题的设置上。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思索、尝试、释疑解惑,充分体现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原则。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利用真实的事件、问题展开教学。因为这种情境是最自然的,学生能够直接投入到现实生活中,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形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多让学生表达心声,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难题、困惑;一方面教师自己要了解与儿童有关的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为此要多看报、多听新闻,增强自己对社会发展的敏感性,这样才能选择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材料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要根据主题、目标、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而这三种方式在具体教学中的界限不必划分得太细,一节课中有时可以运用两种方式。比如,教师先设置一个虚拟情境,引出学生对自身经验的联想,提出自己实际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学就可以围绕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学习,这就是由虚拟情境转为实际的真实情境。不过,在一节课中要尽量以某一种情境为主,需要时配以另一种情境。而一个主题因包含多个学习活动、多节课,因此一个主题的教学可以包含多种情境创设方式。

上一篇:高效课堂中语文教师的任务:把教材备厚,把教材... 下一篇:用赏识打开学生习作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