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三 共建“一带一路”

时间:2022-05-09 06:31:13

专题二十三 共建“一带一路”

[热点材料]

2013年9月5日,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同时,“一带一路”不涉及政治、安全等领域,依赖“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 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说:我们要大力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中国和中亚国家都处在关键发展阶段,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都提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

2.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说:加强贸易畅通。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各方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加强贸易畅通。

3. 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说: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说:当前,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2.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说:我们愿同各国在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加强互信、深化合作,合力打击“”、贩毒、跨国有组织犯罪,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3.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说: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绝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4. 国际组织的作用。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说:欧亚地区已经建立起多个区域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地跨欧亚、南亚、西亚,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5. 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说: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加强道路联通。我们愿同各方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三、从文化生活分析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说:为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青年交流,中国将在未来10年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1万名孔子学院师生赴华研修。希望你们能够利用上述奖学金到中国学习交流。

2.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941年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待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的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乐《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欢迎。

3.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说:哈萨克斯坦这片土地,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东西方的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4. 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说: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说: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顾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的亲切。

2.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3.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上世纪的50年代初,一位在中国新疆工作的中国小伙儿认识了在当地医院工作的美国的姑娘瓦莲金娜,两个人真心的相爱并结婚生子。后来,由于政治时局等方面的原因,瓦莲金娜回国了,当时他们的儿子才6岁。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不断的寻找自己的母亲,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始终没有音讯。2009年,儿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瓦莲金娜,他的母亲就住在阿拉木图。这一年,儿子61岁,瓦莲金娜80岁。后来,儿子来到阿拉木图看望母亲,还把母亲接到中国去旅游。这迟到了半个世纪的幸福,是中哈人民友好的有力见证。

4.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说:加强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上述领域的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必须加强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5. 事物发展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20多年来,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把中国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6. 量变质变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要求我们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说:我们所在的阿斯塔纳市,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发展成为一座美丽现代化城市,就是哈萨克斯坦人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书写的一个优美的诗篇。在这里,我看到了哈萨克斯坦人民勤劳、智慧的奋斗,也看到了哈萨克斯坦人民充满光明的未来。

7.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其视为外交优先方向。

8. 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青年时代是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增进本领的黄金时代。我相信,从这里走出的莘莘学子,一定能成为哈萨克斯坦民族振兴的栋梁。

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说:哈萨克斯坦民族有一句谚语:“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领导下,政治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如果各国在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这意味着

①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②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③消除贸易摩擦④实现贸易一体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2.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说明

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务实合作领域更加广泛,既有经贸、金融、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制造业等传统领域,还拓展到航天、海上等新兴领域,可谓“上天”“入海”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段材料蕴含经济生活的道理是

A. 我国对印度尼西亚国家实行最惠国待遇

B. 在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

C.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 两国主导世界市场的发展

4. 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材料体现唯物论的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发展的实质

C.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材料说明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人们可以建立新的联系③事物在辩证否定中实现发展④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6. 印度尼西亚人民常讲:“金钱易得,朋友难求。”与这句话哲理相同的是

A. 轻财重义 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二、非选择题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指出: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各方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 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材料二:我们要大力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中国和中亚国家都处在关键发展阶段,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都提出了符合 本国国情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解读主席的论述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谈谈“我们要大力加强务实合作”的原因。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RH阴性血型这个在中国属于十分稀有的血型,被称为“熊猫血”,这种血型的病人很难找到血源,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正是这种血型,在中国海南大学读书期间,鲁斯兰自2009年起参加无偿献血,每年两次,为一些中国病人解除了病痛作出了贡献。当中国朋友称赞鲁斯兰的时,鲁斯兰说:“我觉得应该帮助别人,献血是我完全应该做的事情。”

材料二: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愿继续同东盟、同亚洲、同世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这句话的正确性。

(2)根据鲁斯兰的事迹,青年学生应当怎样提高自身的素养?

(3)从你对鲁斯兰事迹的感悟中,谈谈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答案

1. C 2. A 3. B 4. C 5. D 6. A

7.(1)①我国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利用有利因素,避开不利因素,加快发展。③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2)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合作提供良好的的条件;②多极化趋势,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的合作;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8.(1)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了:中国式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事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③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2)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②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③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3)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自觉遵守社会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责任编校 李平安

上一篇: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 下一篇:我的青春有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