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词汇有效教学

时间:2022-05-09 05:30:21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词汇有效教学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有效词汇教学的定义、创设情境进行词汇教学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创设具体情境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 词汇教学;有效性;情境创设

词汇教学贯穿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则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Harmer,1991)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进行有效交际。如何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问题,而由于我们所处的是非英语环境,有些学生不愿主动、自觉地用大量精力去记忆单词,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巧妙的教学方法,创设学生易学乐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词汇不是感到枯燥乏味,而是趣味盎然,从而使我们的词汇教学事半功倍。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个体和群体运动之中,随着个体参与到新的情境并在情境中进行协商,知识产生了。情境教学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实践共同体中,在行动中、在合作中、在互动中、在反思中协商和建构知识的意义。创设英语情境应遵循实效性、和谐性、启发性和多元性原则。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运用英语的情境。为了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更多地注重课堂教学英语词汇的把握,让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境中,从中学习到适度的词汇量。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部分老师的观念陈旧,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够恰当,以教师的绝对主导要求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地“Read after me”、“Repeat”、“Read again”,这种机械地不断重复单个单词的教法必定会使学生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我们教师就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语境习得语言词汇的方法,变枯燥为趣味,变机械操练为灵活运用,变重复单调为情境交流,那么我们的词汇教学也必是有效的,学生的词汇学习将会是另一番天地。那么我们该如何创设情境来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将联系教学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主题情境:让词汇教学体现整体性

词汇是有规律、成体系的,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整体性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词汇的读音、拼写、意义、构成、用法等各个方面,思考其纵横联系从而掌握词汇。但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发现,老师们为了创设情境辅助词汇教学,常常一个词汇一个情境,每个情境之间都是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一节课上下来,学生常常不知重点在何处,记忆单词也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统一主题下的情境创设,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围绕一条主线展开,这样,教学就不会松散凌乱,使整个环节完整具体。

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7 Where?一课时,需要学习关于房子的几个房间类单词,教师就可以以一个家的房子为主,带领学生逐步认识这个房子,逐一介绍各个房间,或者让学生自由选择想了解的房间,来展开词汇教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解读教材,了解语篇中涉及的话题以及应掌握的词汇,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合理安排词汇教学。

二、多样化呈现:让词汇教学体现趣味性

在设计好主题情境的背景下我们就要去考虑教学的趣味性,因为针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毕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常见的是实物教学和儿歌教学。

实物和图片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很多时候也是最有效的。学生在第一印象中接触的东西会牢牢地刻在脑海里,同时也实现了教学中意义先行的目的。比如三年级学习的球类、动物类、水果类等具体形象的单词,这一方式是最简单明了、可操作的。而在中年级的词汇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chant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单词,并逐渐由扶到放,让学生自编自说,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另外,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和利于操作。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让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如教学Colours一课,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随着轻柔的音乐,屏幕上出现了碧绿的原野、烂漫的山花、皑皑的白雪、蓬勃的红日、湛蓝的天空,孩子们躁动的心随着音乐和画面安静下来,情不自禁地融入了这美的境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How beautiful!How nice!教师随机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colours can you see?从而顺利地导入主题,展开单词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把各种美丽的色彩融入图片中,让学生自然地产生情感,投入课堂,学生由境入情,学习变得主动、积极。

三、语言操练:让词汇教学体现交际性

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境。”一个单词的学习一定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个单词,一定是与某一句型结合在一起学习的。而句子的学习又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因此,在教学词汇时,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结合生活实际,精心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话语中感知新词,并在交际过程中进行词汇的运用练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识记和灵活使用所学单词。

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一课B部分词汇时,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运用go on an outing,have a picnic, see a play, see a Beijing opera,考虑到这些词汇其实学生平时用的不多,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所以教师用自己的周末计划为主,让学生来谈论老师的周末计划,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也感觉可以计划去做这些事,所以在谈论自己的周末计划时也能用上这些词汇了。

四、拓展语言:让词汇教学体现应用性

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而不是储存。因此教学中要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尽可能鼓励学生积极实践运用,尽快将丰富的语言“输入”转化为轻松自然地语言“输出”,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意识。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词汇的产生、发展和运用,无不收自然、历史、社会形态的影响。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能表达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在词汇课的拓展部分,教师可以考虑渗透文化知识的教学,并将不同的学科进行整合。如在学习“Planning for the weekend”一课时,教师在课的末尾结合美国孩子的周末计划拓展了相应的词汇:look after the baby, make cakes,go to parties, do voluntary work, go to church,go to the secondary market,这些词汇的内容与美国孩子的周末生活紧密相关,又是中国孩子相对而言比较陌生的,所以趣味性较浓,教学在引起学生充分好奇心的同时有效渗透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把整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内容、背景、实践共同体、参与这四个要素的有机整合构成了教学情境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创设直观、问题、合作、探究、生活情境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关键在于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创设具体情境,实现词汇教学的整体性、趣味性、交际性、应用性,才能真正达到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雪梅 . 2007 . 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思考[J] .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邱琳 . 2009 . 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3]欧阳胜美/龚少英 . 2006.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 中小学教材教法.

[4]张捷. 2010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J] . 广西教育 .

[5]袁光环 . 2008.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J] .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6]黄芳 . 2007.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四个环节[J] .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7]泰益锋 / 蒋健妹 . 2007.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 小学教学设计.

[8]莫琼/罗蓉. 2009.范跃萍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英语教学情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上一篇:浅谈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 下一篇:初中物理如何实施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