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认知差异,优化课堂教学

时间:2022-05-09 03:53:51

巧用认知差异,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阅读、体验和再创造的活动。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审美特性、情感体验等必然存在着差异,在学习中反应有快慢差异,在认识上也有深浅之别。常有教师抱怨认知能力的差异使得课堂教学常常要瞻前顾后、顾此失彼,往往打乱教学节奏,影响教学效率。其实,学生认知差异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巧用认知差异,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巧用认知差异,激发探究热情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受重视。由于认知能力存在着差异,学生的探究必然存在着兴趣高低、进度快慢和程度深浅的差异,教师选择探究切入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尽量选择不同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进行探究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处在兴趣浓厚而又生动活泼的过程中。如《皇帝的新装》一文内容简单,情节清晰,学生熟悉内容后易产生阅读倦怠。利用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可以设置这样的探究点:文中刻画了几个骗子?这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但认知的深浅肯定是有差异的,不断探究就能逐渐明确:从最浅层次确定两个骗子,到较深层次认识到大臣、皇帝也是骗子,以至最终形成共识:两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皇帝自骗、百姓传骗――这是一个虚假的国度,举国上下因为自私而充斥着欺骗和谎言,作者用幽默而犀利的笔勾画的不只是两个骗子,而是一幅形形的“群骗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差异成了探究的内驱力,不断激励着学生去发现。

二、巧用认知差异,生成教学波澜

课堂中,学生因认知能力差异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契机生成教学波澜,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在碰撞中细读课文、深入探究。如对《故乡》中少年闰土形象的理解,我让同学们在自由阅读集中表现两少年对话的段落后,想象他们当时对话的情态。交流时,有学生认为,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应该是“津津乐道,很是炫耀”的样子。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闰土会炫耀吗?同学继续回答说:“现在我们要找时间花钱出去旅游,来到乡村,才能看到刺猬什么的,可是,闰土天天都享受着这么惬意的乡村生活,这个城里少爷什么都不知道,他当然炫耀啦。”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辩论开来,在碰撞中形成共识:闰土讲到的农村种种生活,在他看来也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平常生活,远没有城里的“没见过的东西”来得有趣,炫耀的成分是很淡的。在这里,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成了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势能”。

三、巧用认知差异,深化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怎样进行情感体验呢?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潜心进入文字中去涵泳,去体验。在情感体验中,教师要巧妙利用认知能力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咂出情味来。《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中在“我”决定走大路还是小路时对“分歧”有一段心理描写。学生在理解“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句时情感体验便产生了“枝节”。学生会给“我”冠以“大男子主义者”“外强中干”的称谓。然而通过教师的辨析、创设情境的触发,学生就能逐渐品味出妻子的贤淑、丈夫的谦和,以及夫妻间的互敬互爱。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一种浓浓的亲情便自然被品味出来。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给了全体学生深化情感体验的契机,使他们在顿悟和发现中体验到了文字中的情味。

学生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如果能了解、尊重,并巧妙利用学生的认知差异,不仅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更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了。而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整体效应,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大力去研究、去挖掘。

上一篇: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回眸与展望 下一篇:孙校长与《情智语文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