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发掘及构建

时间:2022-05-09 03:11:28

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发掘及构建

【摘要】体育教学不只要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和活动能力,还要让教师和学生作为自由的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他以自身为目的并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教学就是一种师生双方以自己的整体精神共同参与的游戏。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派生和发展而来的一个分支,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的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一种游戏。本文就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发掘及构建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体育游戏 教学价值 发掘 构建

1.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体育游戏是最早的体育教育手段,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从符号学的观点看,一个符号,它既包括能指,又包括所指,能指组成了表达方面,而所指组成了内容实质方面。如果将体育游戏作为一个符号来分析,“能指”是游戏的规则秩序,而内在的精神品格则与“所指”相关联。哪怕是单调的队列队形练习,我们也可把它编作游戏,让活动者在游戏中实现主体自由,从而使组织者和参与者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莫大享受。在我们看来,游戏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游戏的精神。那么,体育游戏的内在精神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1.1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性成熟期结束时,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开始减慢,甚至出现停滞和下降趋势,这时,如果体育课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难活跃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气氛。而游戏是自由的,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达到忘我的程度,全部身心融于其中,体验着自由、挑战、胜利带来的愉快,展示着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完全不用顾虑练习失败被人耻笑的滋味和被老师训斥的狼狈。在游戏中,学生与客体、他人、环境相互作用,借助于不断发展的语言中介,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操作与探索,满足着他们探求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可以说,游戏也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是学生获取社会经验的一种独特方式。在游戏中,学生要与同伴交流、协作,共同完成游戏,并严格遵守游戏规则,还要不断监督、评价同伴的游戏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地了解“我的”和“你的”之间的区别,不断地解除活动的自我中心,学会公正的评价伙伴和自己的行为举止,逐步形成对于周围环境的态度,逐渐建立了友谊、公正、负责的意见和观念。

1.2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萌发。游戏是一种自主、自由、能动、充满想象的主题性活动,游戏的这些品性正是创新意识、潜能得以滋生的土壤。古代的“蹴鞠游戏”就发展为当今风靡世界的足球运动。在游戏、特别是假象游戏之中,学生的想象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有,自由驰骋于假象现实之间。在这一游戏氛围中,易于在一些客体与观念之间形成一些独特的关系和联想,一旦遇到日后现实可能性的催生,就会有所创新。诸多体育项目,如篮球、跨栏、武术等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游戏,同样体育教学可以回复它的本来面目。

2.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的步骤。体育游戏如何具体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呢?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始发于调节课堂气氛,但让游戏作为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体育游戏必须从更多的层次进入课程,在这个课程构架中,是严肃的。锻炼和游戏成为统一进程的不同侧面,而这个统一的进程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1 一堂体育课的具体组织,必须确定体育游戏内容。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围绕游戏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活动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活动能力,起到趣味和锻炼的双重性。内容的选择还应考虑场地器材。在我国不同地方的体育设施匹配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但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制教具。如在掷手榴弹的比赛中,我们可用装沙的矿泉水瓶代替手榴弹;可以往易拉罐里装上石子当作哑铃等等。为了使游戏能顺利进行,对场地的设计还要考虑它的安全因素。游戏者在进行游戏过程中,他们的兴奋度高,动作速度快,一些设计不合理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伤害事故发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为此,场地应平坦、坚实、不滑,游戏场内不能有危险物件,地面的标志、界线要划得清楚分明,并且不易被擦掉,以便游戏者遵循规则和裁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要组织好游戏。科学的组织游戏活动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活动效果的关键。首先要把体育游戏的内容讲清楚,讲解的顺序一般是游戏的名称、目的、意义、过程和方法、规则和要求、评比的标准等,讲解之后可提问学生,以便使参加者都能明白。其次要做好体育游戏的组织领导工作,在游戏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参加者的积极性。教师对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做出补充说明,加以引导,使游戏正常而顺利地进行。教师还应观察、判断参加者体力变化情况,并调节好游戏的密度和运动量。当游戏的目的已达到,或规定的次数已经完成,游戏就应适时结束。

3.体育游戏课建设的关键问题。

3.1 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游戏教学的首要法则。没有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是不可能彼此对话,共同作为游戏者参与到游戏中去。为此,必须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从“人――人”关系上认识师生关系。教师要从外在与学生转向和情境共存,要放弃对制度权威和知识权威的持守、对教学计划的持守。这时,教师就不是在履行职业,而是成为一个享乐者,实现自己的价值。

3.2 转变教材观念。教材是知识和真理的载体,教学就是将这些真理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教学作为人的活动,必然有一定的计划。如教师要安排一学年、一学期、一节课的活动计划,没有计划的教学必然陷入混乱无序状态。当然也无法按预期目标完成教材内容。在这里,教师只是“教教科书”,教师围绕着教材转,教材为主人为副,而教师也成了传递知识的工具,学生则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如果超越了这种界限,那些接踵而来的训练,恰好是人受教育的初衷。

上一篇:论中学体育教学行为问题 下一篇:小场地如何上好体育课